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脫歐效應延燒 英國領先地位恐不保

房地產成交量、消費者信心下滑

王怡棻
user

王怡棻

2016-08-30

瀏覽數 47,700+

脫歐效應延燒 英國領先地位恐不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9月號雜誌 哈日新主張 風格就是商機

即便距離完全脫離歐盟還有至少兩年時間,英國人民已經感到山雨欲來風滿樓。

自從公投結果揭曉,短短兩個月內,英國房地產成交量銳減,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降幅。

企業對於招聘員工日趨保守,7月以來,擔任正職的人數持續下跌。

法蘭克福、盧森堡、巴黎等城市,已經紛紛向金融巨頭伸出橄欖枝,希望能取代倫敦,成為歐洲金融中心。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團都計劃將英國的上千職務,移轉到歐陸其他城市。

消費者與製造業信心指數雙雙下滑。民眾紛紛表示對家庭財務狀況與房地產價值感到憂心。

英國學界〉擔心補助斷糧 

然而感受最強烈的,莫過於英國學術界。公投結果揭曉不久,包括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英國國家學術院(British Academy)以及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等七大學術團體隨即發表公開信,呼籲政府彌補脫歐對學術界造成的重大影響。「脫歐將危及英國學術的領先地位!」信中警告。

自2009年至2016年,英國從歐盟得到超過80億英鎊的研究補助。

英國高等院校有15%的學者來自歐盟與其他國家,16%的科研經費來自歐盟。脫歐後,歐盟補助的研究經費恐將無以為繼,未來參與歐盟研究計畫的機會也將銳減。

一頭金髮的基斯.貝克(Keith Baker)博士,是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這所大學的經費大量仰賴歐盟的補助款,而貝克博士關於能源、永續建材的研究,也需要與歐洲其他大學的同事密切合作。

今年貝克花了數個月的時間寫了一份大型研究計畫,向歐洲區域發展基金(European Regional Development Fund, ERDF)提出補助申請,但公投的結果打亂了一切。

「6月29日我們收到一封信,寫著因為英國脫歐,申請期限被延後兩個月,」貝克焦慮地對《衛報》(The Guardian)表示,信上甚至指出,若研究團隊中有英國成員,未來會有新的規定必須遵循。

「現在的感覺非常恐怖,」貝克無奈表示,強烈的不確定感,讓許多英國研究人員都非常沮喪鬱悶。

他們擔心研究經費斷絕,可做的計畫銳減,憂慮脫歐會讓在英國工作的優秀研究人員,決定回到歐陸工作,「因為那兒的補助比較確定。」

脫歐不僅影響研究補助,也讓許多國際合作的課程受阻。索爾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Salford)商學院資深講師艾克希.韓茲(Aleksej Heinze)對此,感受格外深刻。

過去三年來,韓茲兩成時間都花在與四所歐洲大學共同規劃數位行銷碩士聯合課程。五所合作學校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到其中一所學校上課與實習。

這個計畫得到歐盟39萬英鎊的補助,索爾福德大學也已投入4萬7000英鎊。然而脫歐很可能讓英國學校失去抵免歐陸學校學分的資格。

「我原本希望課程在2017年9月開始,現在看來是無望了!」韓茲灰心地對《衛報》表示,自從確定英國脫歐後,其他四校已經對跨校聯合課程計畫失去興趣,不再關心索爾福德大學的參與,原本例行的討論會議也完全停擺。

韓茲表示,因為沒法把格局拉大到整個歐洲,未來只能把教課重點放在英國市場,「對學生而言,真的很可惜!」

年輕人〉難在歐洲找工作 

學術交流受限讓學者發愁,畢業後難在歐洲找工作,也讓英國年輕人憂心忡忡。

正在荷蘭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就讀的英國學生艾蜜莉.埃伍德(Emily Allwood)表示,出國讓她大開眼界,覺得處處是機會。「原本我想在布魯塞爾實習,在柏林找工作,但脫歐後變得非常困難,」她不諱言,簽證會是個大關卡。

歐洲的求學門檻變高,也是一個問題。英國大學學費動輒9000英鎊,歐洲許多學校只要1/5、甚至更低,因此不少英國學生選擇到歐洲讀書。但在英國人不再被視為「歐洲人」後,學費必然大幅上漲。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以馬斯垂克大學為例,目前英國學生一年只要付1600英鎊,脫歐後就會漲至8360英鎊,足足是原本的五倍。

出生於英國諾丁漢的卡倫迪普.迪格瓦(Karandeep Digva)當時就是因為學費與生活費的考量,選擇到波蘭讀書。

「在波蘭,只要40英鎊我就可以活一個禮拜,」迪格瓦對獨立電視公司(ITV plc)表示,在英國住宿一個月動輒要1000英鎊,但在波蘭只要100英鎊就可以住得非常好。

英國大學的招生組,也因為脫歐而焦慮不已。英國大學一年招收約24萬個國際學生,然而根據招生諮詢機構Hobsons的調查,英國脫歐後,已有高達1∕3的國際學生考慮不去英國留學,6%學生表示絕對不以英國為留學地點。

意外受惠〉非歐盟國學生 

位於威爾斯的亞伯里斯威斯大學 (Aberystwyth University)的入學資料更顯示,在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多達100位歐洲學生撤銷了入學申請。

「因為脫歐,英國大學進入了嚴重的不確定期,」Hobsons總經理傑若米.庫柏(Jeremy Cooper)一語道出了英國校長的心聲。

不過,對於非歐盟的國際學生而言,英國脫歐未嘗不是好事一樁。短期而言,英鎊大跌讓讀書的成本明顯降低。

更重要的是,在學費以及畢業後的機會上,非歐盟國學生與歐盟國學生可以平等競爭。

過去來自歐盟國家的學生沒有居留限制,畢業後留在英國工作極具優勢,相對也壓縮非歐盟國畢業生的機會。

英國在脫歐後,非歐盟國學生反而能與歐盟學生站在同一條起跑線。

此外,英國大學因為擔憂脫歐後招生不足,也紛紛祭出入學優惠。有學校以送球賽門票、iPad為入學誘因,有的提供團報優惠(找親戚一起入學,學費打折)。

金斯頓大學(Kingston University)、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主動調降碩士課程的學費,包括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等多所學院甚至開出「買一送一」(讀大學,研究所免費)的方案。

在英國高教最苦惱的此刻,或許也正是非歐盟國學生的最好時機。

英國脫歐後,效應已現。如何盡快穩定局勢,考驗著英國各行各業。

【兩年後英國將正式退出歐盟】 

●2016年6月23日 英國脫歐公投

●2016年10月 保守黨舉行黨代會,選出新黨魁

●2017年 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

●2017年5月 法國大選

●2017年9月 德國大選

●2017~2019年 與歐盟成員國進行退出歐盟談判

●2019年底(預計) 正式退出歐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