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四日,新華社發自北京的消息,報導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和總理李鵬分別會見美國前總統卡特的情形。兩位中國領導人都對卡特這位在任內推行人權外交的總統,談到人權問題。江澤民說:「對於中國來說,最重要的人權就是生存權。」李鵬說:「對一個民族來說,人權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權和國家的獨立權。」
國家的獨立權,事實上跟人權沒有什麼關係。許多不獨立的國家或地區,都比獨立了的國家更注重人權。比如殖民地的香港,與獨立的中國大陸,那裡更重人權呢?而在亞洲與非洲,已有許多事實證明,國家獨立以後,不僅沒有給人民帶來幸福,反而使他們墮入痛苦的深淵。所謂國家的獨立權,常常是只有暴政,何人權之有?
李鵬的癡人說夢,可以不去理會。但是無獨有偶地,他與江澤民都把「人權」界定為「首先」、「最重要」的是「生存權」。顯然,這是經過「統一意見」之後對「人權總統」的共同回答。
由於新華社沒有報導卡特的談話,於是第二天,即四月十五日,卡特就對外國駐北京記者談到了他與江澤民及李鵬怎樣談人權問題。他說:「我是這樣提到人權問題的,即它是一個整體,不僅僅保證生活必需品,儘管它顯然是重要的。但其他方面,如和平、宗教自由、集會自由和言論自由,同樣是重要的。」
他特別指出,「中國應准許更大程度的言論自由」。他敦促中共當局特赦所有「非暴力的持不同政見者」,他說,中美關係改善的關鍵,是中共做「一切可能做的事情,來結束對那些因自由表達思想而犯罪的人的懲罰」,到那時,我們會取消一切制裁他們(中國)的措施。」
養起來不等於人權
正值美國要再檢討是否繼續給中國大陸以貿易最惠國待遇之際,卡特的提議顯然是中共領導人應該考慮的。
中南海的老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干預內政。但世界各國的交往愈來愈密切,已構成一些共同的國際準則;中共要成為國際社會中的一員,就很難不顧這些準則。比如對人權的觀念,若只是強調「生存權」的話,那麼奴隸社會也是重「人權」的,畜養的黃牛也享到「人權」。「不自由,毋寧死」,不自由的人,儘管被「養起來」,又怎能算有「人權」呢?
被「養起來」從事奴隸勞動,在中國大陸最明目張膽、理直氣壯地實行的就是「勞改隊」,也就是利用囚犯工作。這在中國大陸,是規模極大的勞動力資源,是幾乎無價的、強迫的勞動。
而在美國,法律明文規定,禁止利用囚犯生產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在「亞洲觀察」發表了有關中共利用囚犯在出口工廠生產的詳情之後,已引起美國對於是否繼續給中國大陸貿易最惠國待遇的重新考慮。
美國「商業週刊」最近報導中共的監獄工廠的情形時,文末引述一位在「中國古拉格」工作達十九年、目前是史丹福大學學者的哈利.吳的話,他說:「由於鄧小平的鼓勵,許多勞改營都成了大企業。獄官現在整天的話題就是外匯。」
哈利.吳,原名是吳弘達,是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訪問學者。他花了十年時間搜集到一千個在大陸的勞改隊的名稱、地點、人數及生產內容,但他相信這只是中國大陸勞改隊總數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去年他有一篇文章發表在八月號的「九十年代」,就非常詳盡地介紹了有關「中國古拉格」的詳情。他在文章中說,「自五十年代開始,約有五千萬人曾以不同罪名被送進勞改隊,現仍有一千六百萬到二千萬人在勞改隊中。」
數據會說話
吳弘達還提出以下的一些數據:
一、一九八三年統計,勞改隊生產原煤一千二百多萬噸,糧食十多億斤,茶葉二千四百萬斤(占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一)。
二、江蘇省勞改隊一九八五年的總產值,是二億四千七百萬元人民幣。
三、山西省勞改隊的工業單位總產值,一九八五年是一億二千萬元人民幣。
四、廣東省勞改隊總產值,在一九八八年為一億五千多萬元人民幣,較上一年增長三0.七%。
去年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的聽證會上,有人作證時指出:法國人頭馬公司與中國大陸天津地區的一個勞改隊,合資設廠生產名為「皇朝」(Dynasty)的葡萄酒,這種酒已行銷全世界,並進入美國市場。
去年六月八日,人頭馬公司在巴黎聲明:它的香港分公司在完全不知情下,一九八0年在天津同大陸方面合資設立酒廠,每年生產一百萬瓶「皇朝」葡萄酒。法國公司得到中共通知,在一九八二年至八六年間供做酒用的葡萄是囚犯生產的,但目前已停止。
吳弘達報導,一種名為「玫瑰香」的紅葡萄,早在六十年代就由北京市公安局下屬的清河農場和團河農場的囚犯種植、生產、包裝,每年做為水果出口到香港、日本等地達八百萬斤。
中國大陸的茶葉,由囚犯種植及焙製的占全國茶葉生產的三分之一。著名的「英德紅茶」,就是廣東省英德縣的「新生聯合企業公司」下屬的英德茶場生產的。「新生」的名字已顯示它是一個勞改企業,這企業擁有警察及囚犯共三、四萬人之多,是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的勞改隊。
在工業方面,中國大陸勞改隊的實力也不容忽視。據吳弘達研究報導,大陸共有七十家汽車或汽車主要零件製造廠,其中十家是勞改企業,例如:山西省臨汾汽車製造廠(即山西省第三監獄),生產汾河牌卡車;湖南省重型卡車廠(即湖南省第二監獄),生產NH650重型卡車;凌原汽車製造公司(即遼寧省凌源勞改支隊),年產一萬輛凌河牌卡車。
據吳弘達研究報導,在五十年代時,勞改隊中有八、九成是「反革命分子」。近十年來勞改隊中的反革命政治犯少了,增多的是經濟犯和刑事犯。
但中共內部文件稱,仍有一0%的犯人是政治犯。而政治犯,也就是西方人所說的「良心犯」、「持不同政見者」。這一0%的人,可以說是卡特及國際人權分子所最感關心的。
無償的勞動力
「商業週刊」最近報導說,「曾經參加天安門示威行動的一些民運人士,目前可能已淪為生產外銷運動鞋的工人。事情的真相會令人倒抽一口冷氣。」
一九八九年十月十四日,中共司法部發表了一份「全國司法系統制止動亂平息暴亂先進單位名單」,共列有五十二個單位。
據吳弘達分析,其中有三十個是勞改隊。在北京地區的有北京第一勞改隊(清河農場),北京市天堂河勞改所。名單包括南至海南島的瓊海監獄,北至黑龍江的哈爾濱監獄,東至江蘇大遼山勞改所,西至雲南省第四十一勞改支隊。可見鎮壓運動遍及全國,人數也不是官方所稱的數百人。這一鎮壓,給全國各勞改隊增添了大量的勞動力。
若按照吳弘達的研究,現在有一千六百萬至二千萬人在勞改隊中,那麼這個「中國大陸的古拉格」就是極為可觀的勞力資源。
一九五四年五月二十四日,中共第一任公安部長羅瑞卿就公開說過:「從經濟方面看,這些暫不殺頭的反革命罪犯,也是一批勞動力--來源固定的財富。」
八十年代以前,許多已經刑滿的罪犯,往往也不可能出獄,原因之一,是要留住這批無償(或收入少得可憐)的勞動力。
一、兩千萬名囚犯,在監視下強迫勞動,每天工作十五小時(美國「商業週刊」),勞改隊承包許多出口產品的部分環節,為公安及司法部門掙來不少外匯。
為了充實這批勞改隊伍,中共會繼續在社會上實行從快、從重打擊刑事犯罪活動,也會把「制止動亂平息暴亂」的「鎮壓反革命」活動擴大化,不惜濫捕濫判,以維持它龐大的奴隸勞動隊伍。
與國際社會脫節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禁止監獄工廠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是迫使中共走向較重視國內人權的重要步驟。而中共當權者,把「生存權」視為「人權」,認為只要把人「養起來」,即使強迫進行奴隸勞動也是符合人權的觀念與作法,已完全與崇尚自由、人權的國際社會脫節。
美國是否繼續給予中共最惠國待遇,與這種人權的觀念與作法有關。
(李怡為「九十年代」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