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裝上聯網控制器, 機器就能「對話」

打造智能工廠〉數十萬種原料 也能輕鬆撿貨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6-04-28

瀏覽數 51,000+

裝上聯網控制器, 機器就能「對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5月號雜誌 請給我安全的家

工業4.0,這個德國人喊出三年的全球新顯學,儘管仍有許多人認為太玄虛,但對創業至今一直在協助客戶自動化生產的研華,可說是本業再進化。

研華大陸昆山分廠,就是一座生產工業電腦的智能工廠。在這裡,什麼都連網,數據無一不被蒐集,再進行大數據分析。

2002年建成的工廠,乍看外觀跟其他廠沒什麼不一樣,實地參觀後,才發現聰明處。

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副總經理黃瑞南、與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中國區總經理蔡奇男,對於廠內每一個智能化的設計,宛如介紹寶貝般仔細。

藉著條碼、數據採集器 控制流程

他們指出,工業電腦是所有電子生產線上零件數量最多的製程,原料高達數十萬種,如何讓撿貨人員在成千上萬的原料中迅速找到目標,是智能化的第一步。

方法是,將倉庫裡的原料分門別類擺放,有些零件非常小、寬不到一公分,甚至捲成一個個片盤,看起來像是電影播放室。每一個型號都有專屬的「電子身分證」,作業員只要刷一下條碼,料架上的LED燈立刻發亮,一目瞭然,無須東找西找。

進入生產車間,料盤中的零件及IC是自動透過生產設備黏貼在PCB板上。蔡奇男伸出手,指著機台下方有個額外加裝的特別設計,這是自製的數據採集器。就是這個體積小巧的裝置,擔任著智能工廠裡收集數據的要角。

採集器頂上一根突出的小天線,能即時將數據以無線傳輸訊號,連接後台的管理軟體,再傳到領班的手機,了解機台是否正常。

同樣也是自行開發的設備連網控制器,自帶Wi-Fi功能,則實現了機器互連,每一個機台都知道上一個機台做了什麼事。原本沒有交集的各個生產設備開始有了對話,降低可能的出錯,也是智慧生產的關鍵。

蔡奇南透露,目前連富士康、台積電都面臨設備連網的挑戰,而研華在五年前便已開始開發。

又如螺絲防漏鎖系統,也說明了研華在「控制」的專精。這套系統根據產品條碼,載入預設工位所需的螺絲數量,一定要跟標準生產程序匹配,才能進入下一工序,保證所有的螺絲都確實鎖到。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工廠其實只有三樣東西,人、設備、材料成品,」蔡奇男依次解釋,研華的智能生產系統,就全程掌握這三項,先掌握是誰製造的;然後是設備,機器是否正常運作、震動及溫度是否在正常範圍內。再者是材料與成品,掌握電子身分證、到達哪個工位了、由哪台機器生產、誰在崗位上、當下的生產數據等。

協同創新中心 讓客戶參與開發

距離昆山分廠約500公尺,一棟簇新優雅的高樓大廈,是研華特別成立的協同研發創新中心,可與客戶一起開發智能系統。

假使一位客戶想請研華開發特殊產品,只要入住協同研發創新中心附設的酒店,天天走路上班,就能與研華的團隊一同工作。

做好設計後,直接到距離五分鐘路程的研華工廠打樣,持續修正缺點,三個月後,便能帶著成品飛回自己的公司。

昆山智能工廠就像是一個聚寶盆,源源不斷誕生新的智能製造的解決方案。聰明的智能工廠,不僅讓研華自己的工廠升級,甚至能切割出一個個工業4.0的解決方案,賣給客戶。「研華以後不只賣工業電腦,還是客戶生產模式轉型的好幫手,」黃瑞南指出。

銷售智能工廠方案 兩岸皆有斬獲

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及台灣,研華在智能工廠方案的銷售皆有斬獲。一家台灣製鞋廠在縫紉機上安裝了研華的數據採集器,輕輕鬆鬆採集到生產數據。

再如螺絲防漏鎖系統,也已「打包」成一套包含電動鎖螺絲起子、控制器以及軟體的系統,賣給了電子五哥的其中一哥。

1983年成立的工業自動化部門,目前已是研華最賺錢的部門之一,年營業額在2015年成長10%,黃瑞南樂觀預估,未來成長將是兩位數。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