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凌晨3點多,台南市永康區的維冠大樓,在地動天搖幾秒後,砰然倒下!第一時間上百名救難人員湧入。
清晨時分,一位簡姓婦人抱著三歲女兒,連同先生緩緩地從瓦礫堆中爬出,娘家在台中市霧峰區的她,驚魂未定地說:「民國88年,我遇上921百年大震,嫁到台南,卻又遇到這50年一次的大地震!」
被安置到收容中心後,她鬆了一口氣,安撫著遲遲無法入睡的女兒,娓娓道來:「地震時,我們一家三口困在變形房內,右邊是天花板,左邊是彈簧床,一空氣中充滿濃濃的瓦斯味,我擔心,就算沒被壓死,也會被氣爆燒死!」
儘管,再一次的「大難不死」,堪稱是不幸中的大幸,但一想起未來,她瞬間愀然:「我以為遠離921那個傷心地後,再也不會碰到大地震,沒想到這次連家都沒了!」
2415人死於九二一 智利強震奪507命
當天,對於還在等著家人生還的家屬們,這接連兩次都能「絕地重生」的生還實例,成了最激勵人心的療藥,剎那間,全球媒體爭相報導,傳訟著這起生命鬥士的故事……。
但事後,一位多次深入災難現場的搜救人員,卻語帶嘆息地叨念,為什麼台灣人得在災難中輪迴,總是沒學到教訓,讓悲劇一再重演?
的確,過去30年來,自從韋恩風災造成68人死亡以來,至今每當颱風來襲,土石流災情仍會陸續傳出。而921地震至今,大批台灣老屋也沒有太多的耐震改善。
同樣飽受震災之苦的日本專家就在電視上討論維冠大樓,他們不可思議地說:「這樣的震度,日本大樓不會倒的!」這讓公共工程委員會前主委陳振川也忍不住重批:「這次我們真的丟臉丟到國際上了,台灣到底怎麼了?」
不僅如此,更教國人汗顏的是,台灣住宅的抗災品質,不但遠不及日本,恐怕還不如1萬8000公里外,所得只有台灣2/3(依2015年人均GDP,台灣為2.27萬美元,智利為1.45萬美元)的智利。
近500年,自人類有地震數據紀錄以來,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的智利就堪稱是世界上強震最多的國家。全球每年有21%的大震、史上前十大地震的其中三起,以及1960年發生史上最大的芮氏規模9.5強震,統統在智利。
但智利人卻總能從歷史學到教訓,讓受災慘況一次比一次減少!
以2010年來說,當年1月13日,一起規模7.0大震襲擊海地,不到兩個月,智利更發生規模8.8強震,相當於512個海地地震(芮式規模震度每差一級,地震威力相差32倍,以此計算)。然而,兩國卻交出截然不同的災害報告。
當時,海地估計,地震造成約30萬人死亡,但智利卻只有507人喪命。這起讓世人瞠目結舌的抗震奇蹟,連台灣都被狠狠比下去。
拿921地震相比,儘管地震威力也大概只有智利大震的1/181,當時卻造成了2415人死亡,1441人重傷,44338戶房屋全倒,災情遠遠超過智利。
智利擁有全球最多的地震學家及工程師
智利之所以成為「抗震強國」,讓百姓住得安心,正是因為懂得「痛定思痛」!
據了解,自1960年遭逢史上最強的9.5級地震,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流離失所後,智利就開始制定嚴格的建築防震標準,並徹底執行。
其中,智利政府明訂,所有的建築物都必須具備防震構造,只要不符條件的老舊建築,全部都得強制拆除。
此外,民宅建築全面捨棄木造結構,而改用輕型加固水泥結構。
時至今日,智利擁有全球最多的地震學家和工程師,而為了讓「家」成為最堅實的堡壘,每棟建築都不惜增加15%的成本來抗震,甚至還成了建築技術的輸出強國。
更重要的是,許多國家碰到天災,都會抱持著「家醜不可外揚」的想法,拒絕外援,但智利在政治上,縱使遠不及台灣開明,卻在災害防治方面,資訊公開透明,促其抗震技術不斷地精進。
另外,由於老是在對抗天災,智利人危機意識及防災教育十分充足。據說,幾乎每一個智利人都可以告訴你,地震時該怎麼避難、逃難?家裡哪個方位是最安全的?
反觀,自詡為科技島的台灣,空有較高的所得,卻仍然無法讓百姓免於「住的恐懼」,情何以堪?
「台灣沒有忽視天災的本錢、不能一直靠命大!」一談到台灣慢半拍的「住安(住宅安全)意識」,這次參與救災的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王定宇語重心長:「台灣再不做好準備,未來的災害恐怕更無情!」
台灣列最危險國家 沒本錢忽視天災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2015年,英國保險組織勞合社(Lloyd's)和劍橋大學合作,針對全球301個城市可能面對的18項災害(包括水災、地震等)進行風險調查,竟然發現,台北市是全球最脆弱的城市。
劍橋大學甚至預估,2015至2025年,台北可能承受的災損,高達1812億美元(約5.9兆台幣),遠高於排名第二的東京及第三名的首爾。
無獨有偶,2014年瑞士再保針對地震、暴風、暴風浪、海嘯與河水氾濫等五大天災風險進行評估也發現,台灣與中國、菲律賓、日本並列為全球四大危險國度。
其中單就颱風來襲,瑞士再保以損失的工作天為單位估算,結果台北都會區約當損失0.46個工作天,風險為全球第二高,台南及高雄都會區以損失0.38個工作天,排名第三。
若將地震、暴風、暴風浪、海嘯與河水氾濫五大風險加總,台北和台南高雄都會區分別是全球第六名及第九名。
另外,國際科學聯合會(ICSU)與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早已將台灣列為地震災害最危險地區,而中央氣象局統計,台灣每年平均發生2.3萬次地震,同時,一年會有一次災害性的地震。就有專家預言,地球進入「震動模式」,近來的地震可能只是「序曲」。
一旦如此,未來台灣人的居住安全,恐怕更是雪上加霜了。
光今年4月,厄瓜多在16日(台灣時間17日早上)發生芮氏規模7.8強震,造成至少233人死亡,588人受傷。日本熊本縣16日發生規模7.3強震,造成42死上千人受傷,緬甸13日發生規模7.2強震,阿富汗10日發生規模7.1地震,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一個月來多次發生規模7以上強震。
賄賂得了建築督察員,但無法賄賂地震
但從智利成功抗震的實例,對比台灣,不難發現,天災固然可怕,人謀不臧才是百姓「居不能安」的罪魁禍首!
幾乎所有專家更都同聲譴責,維冠根本是台灣黑心建築的經典縮影。的確,一翻開檢方的起訴書,荒腔走板令人咋舌。
首先,結構技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蔡榮根談到維冠倒塌就十分痛心:「一棟屋齡才22年的大樓,從規劃、設計、施工到使用管理,每一環節都犯了防震大忌!」
維冠老闆林明輝向合格的建築師借牌,而負責畫設計圖、監工的,卻又不是合格的建築師。另外,他也向合格營造廠借牌,卻自行營造。更離譜的是,興建時連工地主任、合格技師都沒有。等於整起工程,都是建商想怎樣就怎樣,一整個失序。
最膽大妄為的是,為了偷工減料及增加銷售面積,林明輝擅自減少梁柱配筋量,還將部分隔間牆全拆除,嚴重影響大樓的結構。
但離奇的是,這樣的興建過程,卻能層層通過政府檢驗,從政府手上拿到使用執照。
偏偏縱觀全台,要命的危樓,豈止維冠!令人不禁想問,台灣人時才能免於「住安恐懼」?
誠如英國地震學家穆森在其《地震與文明的糾纏》一書所言:「你可以賄賂建築督察員,但你無法賄賂地震!」
天災頻仍的台灣,不僅沒有忽視天災的本錢,任誰都沒有資格拿人命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