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四大問題!18縣市節電2%任務失敗

政策、人才、價格、資訊揭露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6-03-29

瀏覽數 39,000+

四大問題!18縣市節電2%任務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4月號雜誌 生技股是炒作,還是下一個明星?

去年底世界氣候高峰會在巴黎簽下萬眾矚目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後,全世界對抑制地球升溫算是有了基本共識。

回頭看台灣,隨著總統大選落幕,跟氣候及環境有關的諸多難題也總算可以脫離口水戰,進入實際執行階段。

但是台灣辦得到嗎?最近剛出爐的兩份報告,很有參考價值。

對議題不了解,更缺乏治理

首先,行政院在2015年4月端出「自己的電自己省:智慧節電計畫」,以一年內(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省下2%用電為目標,開放各縣市申請達30億元的補助,吸引18個縣市參與。

原本到去年11月,各縣市合計用電減少約1%,有14個縣市出現負成長,看似成效不差。沒想到最後卻翻盤。

根據最新的2月底資料,全民節電率僅剩不到0.5個百分點,參加計畫的18個縣市裡,真的省到電的僅5個縣市!

環顧這份成績單,以基隆市較同期減少1.88%用電的表現最好,實質省電量,則以新北市的1.3億度最多。

或許受年節返鄉與觀光人潮影響,南部三縣市(台南、高雄、屏東)耗電都大增逾4000萬度,台南更發生206震災,須投入大量搶救人力與設備,無暇顧及節電目標,屬非戰之罪。

雖然行政院的計畫走到3月底才結束,但此刻幾乎可以斷言,18縣市的節電2%挑戰任務,算是失敗了。

另一份報告,是由「能源轉型推動聯盟」公布的本島19縣市能源政策評比,由近20個民間環保團體聯合評審,按整體政策規劃、長久推動機制、如何捲動民間資源、對地方使用狀況掌握度等面向一一評分。

結果揭曉,行政資源較充沛的六都,統統擠入前九名,由新北市奪得榜首,位於國境尾端的屏東縣則拿下第二,非六都的宜蘭縣和南投縣,也堪稱這份評比的亮點。

不過,多達10個縣市被評為表現不佳的後段班,不僅對能源議題欠缺理解,更欠缺實質政策與治理作為。

問題1〉

政策延續力不足

   

從這兩份報告可清楚看見台灣驅動能源轉型的許多障礙。首先,是能源政策延續力不足。

以行政院節電計畫為例,儘管計算時程長達一年,但許多單位都抱怨,去年根本是倉促宣布,不少縣市將近年中才動手寫計畫,等核定完畢、開始推動時已快年底,完全錯過耗電最凶的夏季高峰期。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洪申瀚表示,除了節電效率,包括再生能源推動成果、單位耗能強度、能源公益性、與各種創新作為,也應綜合評估。

一位專家就批評,看完各縣市計畫,手法不外乎:辦宣導活動、發補助款、搞節能競賽,幾乎七、八成都長得一樣。還有人調侃,最能拉高節能績效的方法就是換LED路燈,「不過一旦換完,明年就沒輒了。」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加上,目前正值新舊政府交接,很多地方官員擔心,「這次發完30億元就沒了?」爾後上台的新政府,能否延續前朝補助?能源政策會不會又大轉向?沒人說得準。

一位地方首長建議,往後政府可仿照「空汙基金」,由中央統籌補助款,讓地方用今年的執行績效爭取來年的預算,等於每年都有推廣資源,「如果只放一次煙火,根本沒意義!」

問題2〉

缺人才與專責單位

此外,環團評比各地能源政策時,也發現許多政府長期面臨的難處。比方,很多縣市根本不清楚能源政策由誰負責,缺乏專業人才與主事單位,「有些縣市以為節能就是市長說的:『幾度才能開冷氣』!」

這樣的結果是地方推動措施常淪於純宣傳,或單純的消化預算,對真正的耗能大戶與有心投入綠能的專業機構,還是缺乏誘因與獎懲機制。

事實上,縣市政府大可繞過中央法令限制,透過自治條例或行政管理權,提高節能標準與再生能源。如台南市便要求800KW以上的用電大戶,須裝設10%以上的太陽光電。宜蘭縣則由政府帶頭開發地熱,並鼓勵民間企業加入。台北市更率先反映國內長期扭曲的能資源價格,以調高水價的動作帶動節水商機。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舉例,2015年底的巴黎氣候高峰會,便齊聚超過400個各國城市首長,展現「從地方包圍中央」的強大動能,證明能源議題,城市可以更主動。

問題3〉

低電價成轉型路障

如何才能加快台灣的能源轉型?對此,不少地方首長跟能源專家都異口同聲提到兩點:價格跟資訊透明!

長年來,台灣的低電價成為阻礙節能減碳與產業轉型的路障。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表的2014年主要國家電價調查,台灣住宅電價是全球第三低,工業用電則是第四低。

今年4月份,國內電價又要從平均每度2.81元降至2.54元,以9.5%締造史上最大跌幅。再這樣下去,很可能造就全世界最低電價的另類「台灣奇蹟」!

一位專家百思不解地說,「台灣有98%能源都靠進口,唯一的電力公司又快破產,低電價到底憑什麼?」

問題4〉

用電資訊不透明

一位地方首長忍不住大罵,過去一年為推廣節能忙得人仰馬翻,「現在電價一跌,一切努力又白費了。」另一名公務員更道出基層公僕的心聲,「中央不能一天到晚要大家節能,卻一直不給我們政策工具!」

最後,台電公司也應負起資訊揭露的責任,讓各地了解自己的用電特性與節能潛力。一位節能專案承辦者直說,「台電一定要把潘朵拉的盒子(用電資訊)打開,否則我們真的不知道從何下手。」

若不解決政策延續性、價格合理化等陳年問題,要打開台灣的能源死結,恐怕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