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讓診所媲美醫學中心

台北市.內兒科、肝膽腸胃科 吳錫賢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16-02-24

瀏覽數 46,200+

讓診所媲美醫學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3月號雜誌 小診所 大醫生100

一看招牌,就知道吳錫賢出自長庚體系。現今54歲的吳錫賢,醫學院畢業後一路在長庚醫院歷練,擔任過內科、肝膽腸胃科主治醫生。

添購重裝備 扎實理學檢查

1995年,才33歲的吳錫賢選擇自行開業,不管在醫院或診所,從醫以來,作風一向親和。

「你雨傘放後面喔?我還以為你帶把槍來啦!」儘管一個早上已看了將近60位病人,但醫師吳錫賢不忘與病人寒暄,讓他們再不舒服也能放輕鬆。

吳錫賢看診,通常連處方箋開了哪些藥、接下來需進行哪些療程,都向病人交代。有時,連吳錫賢的太太都忍不住催他快一點,就怕後面病人等太久。

為什麼他要叮嚀殷殷?「出來開業時,有個亦師亦友的同事提醒我要『疼惜病人』!」至今,這四個字仍放在吳錫賢心上。儘管診所與醫院的角色不同,但吳錫賢有個心願,就是希望在基礎醫療上,他的診所能跟上醫學中心的腳步,讓民眾不要生個小病就往醫院跑。

在20年前,吳錫賢不僅是少數出來開業的肝膽腸胃專科醫師,且診所採用「重裝備」。

舉凡超音波、胃鏡與大腸鏡等檢查設備一應俱全,而且配有當年罕見的彩色醫療影像系統,從電腦螢幕上就能清楚看到檢驗影像,例如大腸內的病灶。

吳錫賢嫻熟各種影像檢查。雖然在長庚醫院擔任主治醫師只有兩年,但恩師們鼎力支持,得以使用各種醫療設備,是早期少數能將內視鏡運用在臨床治療上的醫師。

長庚時期扎實的「理學檢查」訓練,吳錫賢受用至今。

什麼是理學檢查?「簡單說就是詳細的身體檢查,例如用手去觸診,經驗夠的醫師一摸,就知道問題出在哪!」吳錫賢觀察,現在很多醫師只是問診,很少進行理學檢查,可能錯估病情。

曾有病人因為發燒一週,吃了感冒藥都不見好,轉而來找吳錫賢。他發現病人體溫都維持在38度左右,沒有一直高燒,應該不是感冒。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吳錫賢請病人把衣服掀起來檢查,在身上發現一點一點的黑色結痂,判斷是「恙蟲」所咬。一問之下,發現病人近日曾到花東遊玩,證實果然是恙蟲引起。

不逞強 依症狀幫病人轉診

因吳錫賢方得以對症下藥的故事不少。20年前,一位葉先生曾因噁心、鬧肚子,其他醫生認為是感冒,讓他足足吃了兩個月的感冒藥都不見好。後來找上剛開業的吳錫賢,吳醫師一看病人的眼睛發黃,馬上驗血,發現如他所料是急性肝炎發作。

之後葉先生持續在吳錫賢診所追蹤,在九年前又被吳錫賢查出有肝腫瘤,是早期肝癌。「這腫瘤很小,是超音波能照到的最小顆,還好吳醫師有幫我找到!」原本葉先生想到孩子很小、還在讀國小,心理忐忑不安,但吳錫賢在轉介醫院治療之後,更幫他打氣加油:「熬到女兒結婚都沒問題。」

至今已撐過九年、復原狀況良好,持續讓吳錫賢追蹤治療的葉先生慶幸:「只要找對醫生,就沒什麼好擔心了。」

別看吳錫賢常在診間與病人談笑風生,其實他有嚴格的一面,是個會「罵人」的醫生。

「什麼叫做回去和家人商量?家人有判斷的專業嗎?醫生這樣講很不負責任耶。」採訪這天,吳錫賢接了通電話,忍不住說了重話,要電話那頭的人趕快去尋求醫界的第二意見。

原來打電話的朋友,聲帶長了白點,但他的醫生似乎沒說清楚病況,就要他回去與家人商量要不要開刀。

吳錫賢解釋,醫生若沒把握,應請病人另找醫師評估,不能語帶含糊,否則可能延誤病情。

「要讓病人有信心,並且感到安心,」遇到難症,吳錫賢的作法是,一旦判斷無法在診所處理,就會依其症狀幫病人轉診到合適的醫院與醫生,並給病人可以依循的具體建議與選擇。

近年來,吳錫賢也加入社區醫療群,不時與社群中的診所醫師進行交流。種種努力,就是為了站在第一線,持續地為民眾健康把關。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