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大學,除了去美國念書那幾年,我幾乎沒有離開過新北市新莊和泰山地區。
由於父親是機械加工廠的老闆,從小耳濡目染,國中畢業後,我選擇就讀明志工專的機械系。這裡是集體住校,每天要做晨操、跑步,晚上則有晚點名,無形中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我們有網球、羽球和田徑等比賽,越野賽跑更是畢業門檻,大家一起學習、相互幫忙,是很難得的經驗。
五專時期印象最深的是實習課程,稱作「三明治教學」,也就是兩個月的實習後,回校上課一學期,再去實習,所以沒有暑寒假。
五年裡,我實習兩年四個月,共去九個單位,包含台北的三峽、林口和高雄等地的公司。
在學校只能學到某個領域的知識,唯有在職場,才能看見全貌。實習時,我深刻理解組織的價值鏈運作,處理事情時,就能用宏觀角度來解決。
成為一個做好準備的人
五專時期,學到最多的就是堅持。有天半夜,宿舍熄燈了,許多人都已熟睡,但我跟我的好友還不想睡,他拿起手邊吉他,輕聲談了些曲子。我們聊了未來,他說:「我們要成為一個well-prepared(做好準備)的人。」
在那樣平靜的夜,我們鼓勵彼此,要保持好的學習狀態,未來面對選擇時,也記得選擇較困難的道路,唯有磨練過的人生,獲得的果實才是最甜。
我一直銘記在心。之後在長庚大學任教,有機會兼系主任、院長和學務長等,許多人勸我不要接,但我總是願意付出,因為我知道,這些學習都會是自己的。
現在我也以此期勉學生。當學生晨跑想偷懶時,我會告訴他們,如果每天多跑2000公尺,只要兩三個月,就能跑上好幾公里。日日的累積都會是成長,記得踩穩每個腳步,不要停下,朝目標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