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產業與環境經濟專業講師 王家興
高教市場最大的中國,民辦大學快速成長約400所,師資缺乏,紛紛將眼光轉向台灣。
距廣東市中心80公里的從化市溫泉鎮,鎮上的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有1萬8000多名學生,全校500位教師,竟有47位來自台灣,將近一成。
2015年暑假,南方學院來台灣參加多場校園徵才博覽會。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孫曼蘋也曾在校園布告欄看見徵人啟事,「條件滿高的!」助理教授至少要有一篇SSCI論文、兩篇被認可期刊的論文,前六個月試用期,每三年續聘一次。
台籍博士認真 是學生的男神、女神
2012年接任南方學院院長的喻世友接受《遠見》訪問時表示,董事會準備用台幣2800萬元,三年內聘用60位台灣老師。他認為台籍博士最容易融入當地,工作態度認真。「很多學生的『男神』『女神』老師,都是台灣人!」他笑著說。
但南方學院野心不限於台灣。上個月,喻世友剛好與學院顧問、前香港科技大學創校副校長吳家瑋去美國大學拜訪,接觸系主任級的華人學者,探詢去大陸服務的可能。以下是去年加入南方學院的台籍學者王家興的心聲:
在美國完成博士學位後,原本希望到國內大學任教,卻因家庭因素,最後轉去中國當台幹。但我無法忘情教職,2012年中國開放台籍人士取得教師證後,便辭掉工作、2015年9月加入南方學院。
中國本土博士起薪約12萬人民幣,正教授約17到19萬,但南方學院招募台籍教師的文件上,明白寫著「年薪20萬人民幣」「10萬安家費」「10萬研究啟動費」。對剛取得博士的人很有吸引力,已具有副教授或教授職稱的教師則待遇更高。
我認為中國教職有三大吸引力:
第一,禮遇台灣學者。台籍博士的住宿條件與待遇比其他人好很多,定期還有市區購物專車,並有人事室專員陪同。同行配偶也可一併安排校內工作,子女協助安排就近入學。第二,研究自由度高。校方尊重年輕學者的研究方向,不會覺得被「壓著」,對想冒險的人很有吸引力。
第三,中國崛起過程,在經濟,社會,人文等都有許多現象值得研究。全世界也對中國相當好奇,在中國做研究會比在外圍觀察更貼近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