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原先承諾返台後,若立法院邀請他,他願前往立法院進行完整說明。
但在11月13日立院黨團協商時,因在野黨不同意,提案遭到冷凍後,總統府當天旋即宣布舉辦國際記者會,由馬總統直接「向全民報告」,並接受媒體提問。這場記者會,是馬總統對此行成果的最終說明。
究竟在11月7日的「馬習會」上,馬總統達成哪些行前設定目標?有什麼意義?後續還有哪些努力事項?會後府方如何評估國際輿論與各界反應?
而面臨台灣社會對於馬習會中馬總統未提「各表」、沒有要求撤除飛彈的質疑聲浪,馬總統本人又怎麼說?以下是《遠見》整理精華摘要:
馬總統全文
從我出訪新加坡回來到現在已經六天了,我在行前記者會曾公開承諾,返國後只要立法院邀請,我非常願意到立法院說明這次馬習會的成果。
今天早上因為在野黨反對,我暫時無法到立法院去做國情報告。因此,我特別舉行這個記者會來向各位報告。
首先要說明馬習會的目標與意義。整體來講,原來我們設定馬習會的目標可以說大致上都達成了。我們分成國內、兩岸跟國際三個層次來說明。
美、陸、台共創三贏
第一,我們希望在國內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監督過程。第二,在兩岸之間建立領導人對等尊嚴的互動模式,第三,以零意外,鞏固與美方高層互信。兩岸共同向全世界傳遞和平訊息,獲得美、陸、台三贏的結果,這些是對台灣非常有幫助的發展。可以說,馬習會達到四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一項,這是兩岸領導人隔海分治66年來第一次的會談,讓全世界知道海峽兩岸領導人已經建立和平解決彼此爭端的機制,這對國際社會是極為正面的示範。
第二項,這是1992年兩岸達成九二共識23年來,兩岸領導人同時為九二共識背書,確認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關鍵的政治基礎。我在正式會談中也向習先生說明了九二共識的內容,就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其涵義可以口頭聲明的方式各自表達。這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我方表示內容完全不涉及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因為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所不容許的。
第三項,馬習會為兩岸搭建一座跨海大橋,讓雙方藉此建立領導人對等尊嚴的見面會談的新模式。這次是跨出第一步,讓未來的領導人可以遵循比照。
第四項,這是我方第一次在大陸領導人面前,正式提出大陸對台灣軍事部署及國際空間的相關問題,並要求大陸對此採取具體的善意行動。政府也會密切關注陸方後續做法,希望大陸能正視台灣民眾對安全跟尊嚴的關切。
兩岸和解就有外交紅利
再來,談談國際跟國內反應。
據外交部統計,到今天中午為止,國際媒體報導馬習會相關新聞累計將近1000篇。世界各國政府也都表示肯定支持。東協國家的印尼,前兩天甚至主動表達願意擔任下次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東道主或協調人。這也是我上任來一直強調的,只要兩岸和解,就會有外交紅利,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國內反應,根據陸委會今天公布的最新民調指出,支持馬習會的民眾超過六成(61.6%),不支持的只有26.1%。也有六成民眾認同我向習先生完整闡述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認同的只有23.3%。認同「一中各表」的「一中」就是中華民國的民眾,比例有60.7%,更是有史以來最高,不認同的只有26.6%。
第三,我要談到馬習會,過程透明,絕無黑箱。
我要再次強調,「馬習會」一經兩岸商定後,在11月3日晚上媒體曝光前,當天下午我個人就親自打電話給王(金平)院長,告訴他我已經要求行政院毛治國院長與總統府曾永權祕書長,率陸委會夏主委,在第二天的上午10點去拜訪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向他報告。
目前為止,我們一共召開三次記者會、兩次說明會,這種公開透明的程度,連近日來訪的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邵建隆(Matt Salmon)都肯定地說,我是以不可思議的透明公開(incredible transparency)方式與全球媒體及國內對話,是非常負責任的領導人。
願赴立院做國情報告
第四點,有關國情報告。
馬習會消息曝光的時候,民進黨眾所一詞,批評這是黑箱、傷害台灣民主,要求我立刻到立法院說明……所以剩下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國會監督。
我再次要強調,希望立法院盡快改變心意,讓我前往報告。未來,只要立法院改變心意,我隨時準備好去做國情報告。以上就是我簡單的說明,謝謝大家。
媒體問答摘要
媒體問(以下簡稱問):請問總統,根據公布文稿,你在新加坡閉門會晤中明確提到了中華民國憲法,一中各表跟隔海分治,但在野黨仍是不信。請問你要如何說服國人?
馬總統答(以下簡稱答):我們在會後數日立刻就上網公布會場的錄音逐字稿,這是非常非常不尋常的,許多外交官聽了都嚇一跳。但是我們認為,這樣的方式可以取信於大家。
我們最早規劃是在開場白時就說,但是開場白的時間比較短,同時雙方覺得在那個場合,一些可能會引起爭議的部分可以放到正式會談再說。
所以在正式會議當中,各位手上如果有這個文件的話,可以看得出來,我提到了中華民國,提到了憲法,甚至在前面還提到了國統會,國統會的決議,同時也表達一中各表,講得非常清楚。
這是有史以來,我們台灣的領導人,在大陸領導人面前提到了中華民國、憲法、一中各表、民族成就,我都講了,謝謝。
問:關於這次馬習會,國際媒體正面評價居多,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認為這是歷任大陸領導人對於主權議題對台灣的最大讓步,總統你怎麼看?
答:實際上我覺得應該從什麼角度來看。第一個是開會形式,雙方都不稱對方的官銜或是正式名稱。很多國際人士覺得,這是他們原先沒辦法想像的。
以大陸如今在國際體系中的力量身分,他們認為這是一個讓步。然後我們都是完全在平等的方式討論問題,所以在這上面我們也感覺到尊嚴對等,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模式,不是開完一次馬習會就沒有了,希望以後都是用這方式來溝通。
問:台灣民眾最大的疑慮是總統為什麼要在致詞一開始就講一個中國原則?那總統在後來的專訪時也提到,一個中國是議題,不是前提也不是結論,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答:因為當時雙方有一個默契,就是在開場的時候,時間比較短,這些問題可以放到後面的正式會談來說,大概是這樣的一個考慮,並不是說我們不敢講或是什麼。
問:明年520前是否會有馬習二會、三會?
答:目前沒有這個規畫。
問:馬習會後張志軍轉述習近平認為,如果哪個政黨承認九二共識,會繼續交流,如果某個政黨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是否會斷絕交流?
答:這個問題難預測有什麼結果,因為我們都不是預言家,不過可以觀察一下,2000年政黨輪替,當時有人問新政府是否接受九二共識,當時他們對這個問題有些猶豫,那八年發生什麼事情?也許可以給各位參考依據,當沒有九二共識會怎麼樣?
我自己觀察,九二共識已經23年了,它跟兩岸間之間的互動是相合則旺、相離則傷、相反則盪!
問:有關陸方對於台灣飛彈部署的說法,要怎麼回應批評?
答:我在跟習先生談話時,說希望他們就這些問題採取有善意的具體行動。我們不是談判,是告訴他,我們的關切。他說飛彈不是針對台灣,我後來也表示這看法我沒辦法滿意,這個問題我們還會繼續談下去。
問:美方高度肯定馬習會,卻在南海派出兩架轟炸機,是否美方對馬習會不滿意?
答:我的了解,他這個行動沒有引起國際法案的問題,那幾個國際島礁的情況沒有這個問題發生,相信美國跟中共雙方針對這個議題,會有相當自制。
問:國際輿論認為相較前任幾個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對台灣態度相對溫和友善,放棄文攻武嚇作法,你的觀察為何?
答:我跟他前後談了一兩個小時,他很坦率、彈性,做決策時相當快速,我們也希望他這些人格特質能反映到未來的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