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完成基礎博雅教育,研究所則要專注研究領域。是否該繼續讀研究所,可以考量兩個點。
如果,你大學讀的科系需要更深的專業發展,或你對研究有興趣,那就讀研究所;如果,大學讀的科系偏技術性,例如餐飲,繼續讀研究所也沒有太大發展,那不如先就業。就業過程中,你可能會要跨領域或轉行,這時候再回去讀研究所也很好。
挑學校時,一般研究生可以先看指導教授的研究領域,在職班則重交通便利性。最重要的是學校整體口碑,尤其是業界對校友的評價。學校的產品就是學生,校友受肯定,學校辦學品質自然有水準。
進業界 了解實務瓶頸再寫論文
正修就是「正心修身」,強調學生工作態度。早期,我們的學生上下課還要「打卡」,因為當時外商工廠都是這樣管理,所以畢業生很受業界青睞。
但現在不能這樣管理,我們強調師生互動。每位學生都有四位導師,包括一位業界導師與一位校友導師,協助做好入職場前的態度與專業準備。
技職體系的研究所,研究領域大都會跟業界需求結合。十多年前正修就開始強調,老師與研究生都要走入業界,了解實務遇到的瓶頸再來寫論文,這樣研究更有加值效果,學生畢業後也不怕沒工作。
舉例來說,正修與國內首屈一指的東台精機合作,拓展最新製程五軸精密加工的應用範圍。
過去台灣人工關節等骨科手術的鈦金屬骨材,都是從國外進口,並不符合台灣人的體型。正修便用東台的機台,與國內骨材廠聯合骨材開發模具,打造適合國人體型的骨材。
又比如,高爾夫球場有200多個洞,洞的位置與大小,都會左右球速與方向。高雄有好幾家世界級高爾夫球廠,過去都向日本採購高爾夫球的模具。但同樣透過與東台的產學合作,自行開發出模具。
這是一個三贏的模式:廠商不必再向日本進口,降低不少成本,也能獲得技術。後來東台將技術應用研究中心設在正修,一台機器價格就破億。
技職體系的研究所還是要回到實務應用,才能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