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國民黨的憲改時間表,今年五月前國民大會將完成第一階段修憲,並宣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年底舉辦第二屆國大代表選舉,明年一月一日全體資深中央民意代表退職,二屆國代進行第二階段修憲。因此,今年底必須舉辦二屆國代選舉。
趕不上節拍
台灣辦選舉有四十年經驗,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清清楚楚,而這次二屆國代的選舉,似乎所有的人及事都趕不上節拍。
往年選舉,到四月間,候選人已大致完成部署,開始準備黨內初選;今年,國民黨迄今仍不能提出基本策略,下游工作也不能推展,基層黨部在發掘人才、規畫候選人名單上,未來勢必亂成一團。
另一方面,關中人馬將積極投入二屆國代選舉,這是國民黨首次面對黨內組織化的競爭,國民黨在提名過程中如不能發揮整合功能,將來勢必問題重重。但黨中似乎傾向強勢作為,「瑜亮」之爭會不會再重演。而民進黨內出現新的次級團體組合,向領導人爭取更大空間,這又是一個引爆點。
二屆國代屬無給職,唯一職權是修憲,既無質詢權,亦不能參與預算審查,重量級政治人物興趣缺缺,而理想性格強的知識分子及企業人士將會熱烈參與。因此,二屆國代選舉將是政壇新生代及業餘政客的天下,選舉的遊戲規則將重新訂定。
二屆國代選舉是台灣第一場政黨取向的選舉,國民黨憲改方案完成後,基本政策已定,將處於被動防衛狀態;而民進黨則立於主動出擊的優勢地位。
民進黨目前看準對手的弱點,號召非本黨籍的知識分子與專業人士組織在野聯盟,與國民黨競爭。而國民黨要貫徹修憲主張,須贏得四分之三的選票,兩黨勝利的基本標準不同。
二屆國代選舉首次採政黨比例制,財團介入選舉,政商結合將可能更嚴重。這些都是二屆國代選舉要面臨的新問題。
國民黨內有激流
二屆國代選舉腳步漸近,往年選舉到三、四月間已鬧熱滾滾,今年還相當冷清。但幾股政治勢力早已鴨子划水,積極部署,其中關中人馬正準備全力以赴。
關中在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時率言:「和我們理念相同的人出來參選,我們當然很高興。」他並以堅定的語氣期待國民黨,在提名過程中,一定要建立公平的遊戲規則,「和我們理念相同的人到處都有,除非把國民黨掏空,否則排斥不了。」
民主基金會蓄勢待發
二屆國代選舉將是台灣選舉史上的一次分水嶺,國民黨不僅面臨來自外部的攻擊,還要處理民主基金會等內部的挑戰。許多政治觀察家都同意,黨中央如果處理不當,國民黨可能分裂。
民主基金會是國民黨第一個橫跨民意代表、官僚體系,又結合學術、企業界的內部團體。黨中央暫緩召開三中全會,使他們失去了第一個舞台。二屆國代選舉是民主基金會成立後的首次選舉,當然要全力以赴,展現實力。
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關中否認基金會將以團體名義提名或資助候選人。「我們沒有這個打算,也從來沒有這個想法,」他明確指出。
不過,關中也不諱言,已有許多朋友有意參選,曾拜訪過他,他以朋友立場為他們分析利弊,提供輔選經驗。將來競選活動中,如果那些地方需要他「打個招呼」,基鞳u人之常情」,他也不會推辭。
據瞭解,關中麾下文宣大將及重要幹部,如陳大代、林文榮、許天翔、吳育昇、高永光等都早已開始熱身,決意投入這次選戰。關中也表達了積極鼓勵的態度。
以政治及選舉公關為主要業務的威肯公關公司總經理伏和康透露,有更多的地方人士聲稱已取得關中支持,出馬角逐二屆國代,「雖然不能說他們是關中的人馬,但難免會給人這種聯想,」他說。
關中雖然否認民主基金會將以團體名義參選,但民主基金會中部地區重要幹部魏吉助表示,台中市三百多位成員中,不少人有意參選,「如果有共識、能肝膽相照,我們全力幫忙,如果不願打出基金會旗幟,我們就不會熱臉貼冷屁股。」
目前國民黨內幾乎所有選舉資源都掌握在秘書長宋楚瑜、組工會主任陳金讓及各省市縣黨部主委手中,他們會公平對待民主基金會旗下的候選人嗎?在提名過程中,會不會全面封殺民主基金會的候選人呢?
不容許黑箱作業
關中人馬顯然對這一點頗有疑慮,他們強烈要求提名應依據黨內初選,絕不容許黑箱作業。不過,黨中央卻傾向放棄黨內初選,恢復以黨員意見反映及幹部評鑑為提名參考的舊制度。
黨中央認為,關中在組工會主任任內大力推動的黨內初選制,實施後褒貶參半,尤其競爭激烈地區的候選人形同競選兩次,花費加倍,造成「一條牛剝了兩次皮」,才希望取消初選制。
關中人馬則希望藉公開運作的初選制,保障參選的機會。已積極展開競選前期作業的林文榮說,初選是「迎合潮流、走向群眾」的制度。許天翔也指出,黨的權力應該下放,如果採初選制,參選人一定天天跑基層;而若恢復舊制度,參選人則天天跑中央黨部,贏得提名,失掉群眾。
決定在台中市參選的省黨部專門委員陳大代坦率地說,如果採行初選制,他一定遵守遊戲規則,但萬一「莫名其妙」地被排除,「我雖然不一定硬幹到底,倒也不一定就放棄。」魏吉助也表示、假使國民黨提名「爛蘋果」,「我們為什麼要和他們結合?」
為初選制護盤
關中本人也決心強力護盤初選制,他已著手整理所有相關資料,準備集結成冊,民主基金會也準備舉辦公聽會,為初選制辯護。
關系人馬強烈支持初選制,令黨中央頗為猶豫。若取消初選,怕遭到關中人馬反撲,因此行文省市黨部,授權省市黨部自行決定採取何種制度;但省市黨部不願負責任,又呈請中央裁示,拖延猶豫中,日子一天天過去,關中人馬愈來愈焦慮,未來提名過程,益添不安氣氛。
國民黨中央面對關中人馬的挑戰,雖不願過早公布提名方式,但似乎也已有定見,國民黨中央組工會主任陳金讓、台北市黨部主委簡漢生都透露了不實施黨內初選的訊息。陳金讓更堅定而清晰地指明,未獲提名的參選黨員,絕不准自行參選。
關中人馬願意臣服嗎?「永遠的戰將」面對如此不利的政治環境究竟有多少勝算呢?
一位政治觀察家認為,「西瓜靠大邊」是永恆不變的政治鐵則。關中的人脈豐厚,許多檯面上的政治人物雖承受不少他的人情,但為了避免貼上標籤,對關中已「敬而遠之」,使他的實力大受折損。除非關中能提出一套有號召力、對黨中央有殺傷力的議題,吸引青年黨員支持,在提名過程中展現討價還價的實力,提名後又有財力分配給候選人,否則關中人馬會逐漸凋零。
關中人馬將以何種態度參與?會不會造成國民黨分裂?中時晚報資深記者黃絹絹一語道出:「這要看國民黨的整合能力了。」
陳金讓:怎麼會排除他們
民主基金會的成員也是本黨的同志,只要將來他們經過一定程序,參加黨內登記,而且形象良好。具有群眾基礎,我們歡迎都來不及,怎麼會排除他們?
關於提名的方式,我們正在評估中。今後落實黨內民主精押的理念不會變,但方式可能會有所改變。目前正通知各級黨部對這問題進行研究,提出意見,不久就會有結果。
不過,遊戲規則確建後,大家都必須遵守,因此,我們不可能開放未經提名的黨員自由參選,這是不負責的態度。
(陳金讓為國民黨中央組織工會主任)
(林蔭庭採訪整理)
簡漢生:不知道有關系人馬
我不知道有所謂的「關系人馬」,與關中理念相合的人,和國民黨中央的理念也絕對切合。我覺得媒體不應該用這麼敏感的眼光來看這件事。
據我所知,民主基金會沒有任何動作要出來支持候選人參選。他們的確有一些成員打算參選,也來向我報備,我們不會刻意輔選,也不會限制他們。
未來提名方式,我們還在研究中。無論採取什麼制度,一定會有一個管道,讓黨員直接或間接地表達意見,但不一定就採用初選制。黨員投票的結果,也不會百分之百反應在提名名單中,中央要有斟酌。
(簡漢生為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
(林蔭庭採訪整理)
民進黨人才外求
前年,民進黨提出「地方包圍中央」的訴求,一口氣爭下六席縣長寶座,而二屆國代選舉事關憲政改革,民進黨將提出什麼樣的訴求,以贏得超過四分之一的席次?
民進黨秘書長張俊宏認為,年底國代選舉是總統民選與否之爭,因此民進黨將以「總統民選」作為年底選舉的主要訴求。同時這場選舉必須延續去年國是會議的結論,國是會議中朝野兩黨歧見甚多,但「總統民選」是最響亮、最能給人深刻印象的口號。
界定為統獨之爭
派系一直是民進黨內部的特質,前年立委選舉時,新潮流系另組「新國家連線」,並以台獨訴求獲得不少選票。而年底這場選舉牽涉到「制憲」或「修憲」的台灣前途問題,新潮流方面傾向將年底選舉再度界定為「統、獨」之爭。
除了政見訴求之外,在台灣的選戰中,候選人本身的條件非常重要,前年民進黨黨內人才有限,從海外邀請了李宗藩、楊嘉猷返台投入縣市長的選舉,面對年底多達四百名的國代選舉,民進黨領導人士為推不出人選傷透了腦筋。
張俊宏為解決黨內人才不足的問題,已經數度前往美、日,探詢海外台灣同鄉返台參選的意願;不過,他們的反應並不熱烈。素有「軍師」之稱的許信良想到另一個解決的方式。
許信良主張以「在野聯盟」方式來提高民進黨的得票率與當選率。民進黨將保留名額讓給當地有實力的無黨籍人士,以「民進黨提名」名義組成聯盟。許信良認為,在野聯盟除了可以擴大民進黨的影響力,未來進入國民大會也可以發揮改變憲改條文的影響力。
台大哲學系教授劉福增今年年底有意參選新竹市國代,如果民進黨邀請他參加在野聯盟,他將答允。他表示,由於他的理念和主張都和民進黨非常相同,但因個性不喜被約束,因此他會參加在野聯盟,但不會加入民進黨。
台大化工系教授施信良雖然還未決定是否參選,但他表示,如果一旦決定參選,也將加入在野聯盟。他說,「雖然單打獨鬥也是一種方式,不過能夠發揮團體組織的力量,當然機會會比較大一點。」施信良認為,如果將民進黨組織力與教授的形象配合起來,相信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
現任教授協會會長林玉體則認為,二屆國代選舉已建立政黨比例代表制,在野聯盟將涉及比例代表名額分配問題,恐怕到時候會算不清得票數,太過複雜。他個人是否參加,他將會慎重考慮。不過,他也強調,由於他的制憲主張與民進黨相同,只要細節可以解決,他與民進黨合作機會很大。
未戰先贏
但這項提議卻面臨黨內反對的聲音。地方黨部的黨務人員及新潮流方面都不同意這種忽視黨員權利的作法;而對於未來以民進黨名義當選的無黨籍人士,是否真能與民進黨團結一致、主張完全相同也值得懷疑。
不過,張俊宏認為,民進黨如不擴大陣線,將不能在憲改戰爭中獲勝,他說:「雖然說服黨內同意這項作法可能比革命還難,但我還是願意去試試。」
民進黨內各種選舉的對策目前都正在醞釀中,也透過不斷的討論逐步達成共識,預料在民進黨四月十三日、十四日召開的四全三臨會會有全盤而成熟的方案提出來。
張俊宏對這場選戰抱持著樂觀態度,他認為國民黨背著大包袱,難以施展;民進黨事實上是「未戰先贏」,只要再配合適當的戰略就可以獲得不錯的成績。
社民黨的第一場秀
去年三月,國民黨在總統大選時期揭起高層政爭後,國內的政治勢力出現新的布局與組合,對二屆國代選舉將產生重大影響。
除了執政黨中央黨部前副秘書長關中籌組的民主基金會外,退出民進黨的立委朱高正也創立中華社民黨,先後成為台灣政壇兩股新生的勢力。這二股勢力均將在年底二屆國代的選舉上,初試啼聲,到底他們會成為戰場上的生力軍,還是政壇上的邊緣人,甚受矚目。
即將於十二月舉行的二屆國代選舉,將是台灣近兩年政治變遷的一次總體檢,各種政治集團磨刀霍霍,準備在年底選舉中,大顯身手。就國民黨的主流、非主流;民進黨的美麗島系、新潮流系;甚或甫創立的中華社民黨而言,年底的選舉都是一項強大的考驗。選舉將使這些凝聚中的勢力,展露真實的面目,虛矯作態和自我膨脹的「中空」團體,都會在選舉中不堪一擊。
天助社民黨?
朱高正主導創立的中華社民黨是朝野勢力光譜中另一個初形成的集團,正亟於開發潛力。在朱高正看來,年底的國代選舉是天助社民黨,因為這是一次新的選舉項目,朝野各路人馬均將推出新面孔參與,這種情勢對社民黨最有利,他預估,社民黨將在這次選舉中,獲得二成到四成的選票支持。
實際的情形是否真的如此樂觀,值得懷疑。
據社民黨人士透露,該黨將在七月七日公布黨內提名辦法,並於九月一日公布黨內提名人選。在策略上,社民黨將採高額提名,以繃緊整個國代選情,使全省各地都可聽到社民黨的聲音,這是開發該黨資源最好的一次機會,最後當選多少國代並不重要。
這位人士認為,對社民黨而言,最重要的選舉是明年的立委選舉,今年的國代選舉只能算是一場熱身賽。
然而,不管年底國代選舉中,選票分配會不會隨著年來政情的變化,出現重分配的面貌;對新生的政治力量而言,是一次自我動員和展現實力的機會。
到底他們是這個新戰場的生力軍,還是會在考驗中成為政壇的邊緣人,對快速轉變的台灣社會來說,現在還不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