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條法令已讓不少企業覺得缺乏人力調配的彈性。也有不少勞工覺得難配合。
因為工作有淡旺季。過去旺季時,一連工作超過七天很正常,之後再休假補回來。但現在規定七天要中斷一天,勞工也很困擾。一個團隊同步開展工作後,有時真的很難業務中斷或中間換人處理。
為了業績獎金 旺季沒人想休假
而對領績效獎金導向的工作者來說,有業績才有收入,旺季來時,連週末也得一路開工,不然等於讓獎金憑空溜走。即便企業主不要求,他們還是會自動加班,甚至風災、年假,有些員工追求績效,會自動開工。
曾在台灣銀行界與美國華爾街都有工作經驗的金融業求職顧問、知名部落客米卡,自己就有過為了績效表現,在沒有主管要求下,甘願自動超時、假日加班,颱風、過年也不放假的經驗。
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財務風險管理碩士學位的米卡,出國念書前,曾在本土銀行的交易室工作四年,她剛進交易室時,每週工時高達80小時,加班程度驚人。
「當時交易室內的工作氣氛很外商風格,非常操,操到爆!」米卡說,她每天早上7點多就到公司開會,9點開盤後就全神投入交易廝殺,直到下午1點半台股、4點台幣陸續收盤為止。
但收盤後,還得開會、做報告,至少得繼續工作到晚上6、7點。有時主管很忙,安排開會常是6、7點以後的事。
米卡平均每週一、兩天要到晚上10點、甚至超過12點,週末兩天也經常自動到公司加班。
這些聽來誇張的加班生態,在交易室是稀鬆平常的。因為交易室的工作,挑戰性與成就感都高,無論是薪資、獎金或福利,均遠遠優於一般行員,所以交易員個個工作動力高,會主動延長工時。
與國際市場接軌 也必須彈性上班
在交易室工作的四年間,米卡連過年除夕夜當天,都工作到下午收盤後,才搭車返鄉吃年夜飯。吃完又立刻趕回台北,因為初一仍要上班。2001年桃芝風災來襲,全台都放颱風假,只有信義區的金融業交易室如常上班。
有些大樓的一樓大廳泡在水裡,但交易員涉水、爬樓梯,也要進到交易室開工。因為「台灣放假,國外市場可沒休息,」米卡說,對交易員而言,自己手中負責的部位可經不起一點閃失。
其實並不是台灣交易員特別操,可能在其他亞洲國家的交易員,工作狀況也很類似。例如一年多前從史丹佛大學畢業,之後到香港高盛服務的一位台灣年輕人就分享,她每天9點上班,幾乎天天晚上10點過後才下班,假日也經常要到辦公室準備資料。
由於台北市正準備7月雷厲風行勞檢金融業的勞動狀況,有台灣朋友問她,香港有類似勞檢嗎?她一頭霧水地說,「沒聽過,怎麼可能6點就下班?」
儘管目前有些行業難落實七天休一天,但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仍建議,面對勞工工時過長、放假不休息,企業也該思考是否管理出了問題。律師呂秋遠則指出,每七天至少休一天例假是勞基法原則,若真的沒人可替代或怕拖到進度,雇主應發給雙倍薪資或給予合理補償,以免引起勞資爭端。
後來到過曼氏金融(MF Global)等華爾街券商工作的米卡,發覺東、西方企業對加班觀念大有不同。在台灣,主管會把員工主動加班,視為努力工作的證明。但到了華爾街,主管則是反過來關心員工為什麼要加班,是不是工作分配出了問題?
「同樣是超時加班,台灣的好老闆是會陪你一起加班,但外國的好老闆則是會想辦法讓你不再需要加班,」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