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我聽到弟弟對小孩說:「英文書寫體,根本用不著,現在學校還在教,太落伍了!」「喂!不要這樣教小孩!」我私下跟弟弟說:「也許沒啥大用,但學了總無害!」
我寫英文還是常用書寫體,並不難用。書寫時自有快感。我不相信什麼是真正無用,雖然,我也不喜歡台灣的某些教育並不與國際接軌(比如發音堅持用KK音標)。
我跟弟弟說,不要輕易教孩子反抗現實。你若要教,要教他雙向思考,好處是?壞處是?他可以有他的想法。沒有東西真無用。就算拉丁文沒人懂,學了拉丁文的人還是有,而且多半被公認為很有學問,還可以解讀達文西密碼(小說看太多)!
我弟從小專長與我不同,他從事電腦遊戲設計工作。他很理性,接受了我的說法。
幾天前他向我求救:「孩子說背文言文無用,妳可不可以來說教一下?」開玩笑!姑姑可是當年台大中文研究所書卷獎得主,我當仁不讓的說教了一下:事實上,古文會慢慢進入你的語庫裡,讓你不要變成一個說話膚淺的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白話解釋)
原來讓他困惑的是韓愈的〈師說〉。我花了十分鐘講全文宗旨和韓先生這個人,又教了「超快背誦技法」,大概花了半小時時間,這位同學已經背了八九成的課文,過幾天,他告訴我,他第一次考滿分!他懂了,背史地也不難了。
如果真的想做,你就會找到方法;不想做,永遠只找到藉口!
消極反抗 只會從憤青變憤老
小時候,就算我覺得有些課本的內容實在無用,或根本是政令宣傳,我還是會儘量把它念好,因為,既然考試都同樣算分,栽在這麼無聊的科目,不是太可惜了。
人,不能只是一直停在「消極反抗」的階段,那麼,你60歲還是會跟16歲一樣,沒有成長,只是從「憤青」變成「憤老」而已。沒有人會認為一個自認為懷才不遇的銀髮族有什麼積極的前途,忘了姜太公的故事,那是神話。
雖然現在誰都可以在台灣念大學;學歷不代表一切,但是,一個曾從好學校裡及格畢業的孩子,到底還是會給人「你至少曾經在求學過程好好努力過」的印象。你不能夠什麼都打槍,什麼都酸,只是反對這反對那,活到了中年還活像個「憤青」,人生中真正擁有的成就感,除了滿腹酸水,都是零!
孩子看了,有樣學樣。父母其實是孩子的最好示範。我放在心裡的格言是:「你認真做,他認真看;媽媽若只閒磨牙動張嘴,孩子也有權打混不負責任。」
我想我要宣示的是,再怎麼難,身為一個人,還是得全力以赴,學習把一件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