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隆溪外號「溪仔」,從事水果批發生意10多年後,1999年才決定返鄉接管棗子園,當時全國盛行種植傳統蜜棗,約有2000公頃,但囿於果型小、品質不易提升,農友紛紛改種大果型蜜棗。
全國蜜棗競賽奪下三連冠
但賴隆溪卻堅持只種傳統小果型蜜棗至今,「別人愈不想種,我愈想要嘗試,」他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
沒想到2009年,溪仔的傳統蜜棗打遍天下無敵手,得到全國蜜棗競賽冠軍,接著又從2012至2014年連續贏得三屆冠軍。
說起賴隆溪的蜜棗,堪稱是市場稀有動物。目前市面上九成五以上都是大果型蜜棗,傳統蜜棗很難找到,但吃過他家蜜棗的民眾幾乎都上癮,「汁多香脆,吃完嘴裡還會回甘,」一位長年的客戶說。
難怪2011年他的蜜棗就在台北果菜市場創下批發價1公斤700元紀錄,一次就讓所有承銷商都認識「溪仔の蜜棗」。2013年批發價最高為620元,至今每年都保持不錯的價位與銷量。
經口碑相傳後,消費者也競相直接訂購,六年來直銷業績以倍數成長,宅配量多到讓他應接不暇,占比已達33.3%,還被網友封為蜜棗達人。
溪仔蜜棗不是論斤賣,頂級6顆600元,A級4顆300元,普級20顆1500元,已成為政商名流指定禮盒。採收期12月至隔年2月,不少消費者迫不及待10月就想預約。
想要了解溪仔為何能創下三連霸,其實只要走一趟他的蜜棗園便知道。
來到他位於燕巢的網室蜜棗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道寬敞的草生作業步道。當陽光灑落一地,均勻穿透每個葉面時,掛滿枝條的金黃色果實便會閃閃發光,讓造訪者個個食指大動,很想咬上一口。
每當訪客發出嘖嘖驚嘆聲時,主人賴隆溪就會開口解說,其實只要做好枝條、病蟲害、肥培管理,果子就會結得很漂亮。
說的容易,做可不容易。他必須把園子整理乾淨,讓樹枝呈扁平輻射,刻意不讓枝條重疊,才能讓陽光照射到每顆果實。
同時為了讓果實長得好,每個側枝均只留一顆。吸收充足陽光的果子成熟時才會呈現綠中帶黃色澤,而不是一般印象中的翠綠,表皮像打上層臘。
為確保用藥安全性,他也採預防性投藥,知道蜜棗何時會有病害,提早用藥,並取得產銷履歷與吉園圃雙驗證。
戰功彪炳 仍虛心討教前輩
如何施肥也是一門學問。他導入健康管理,按照樹齡及生長期來選擇養分及施用量,例如幼果期需要較多氮肥、中果期則是氮磷鉀肥兼具,成熟期偏重鉀肥,都是靠多年經驗累積。並使用合格品牌有機肥料,成本貴一些也無妨。
枝條、病蟲害、肥培管理幾乎每位農夫都朗朗上口,為何他的蜜棗就是高人一等,說穿了就是「用心、捨得」四個字。
想種出脆又甜的蜜棗,賴隆溪嚴格執行疏果,不合標準就摘掉,不會用重量拚產值。例如同樣10萬元收入,採收2500公斤,每公斤以40元售出,絕對比採收5000公斤、單價20元輕鬆,他不追求產量,價值自然浮現。
賴隆溪還很用心。每日天未破曉,就已經到果園做事,一直做到天黑為止,每天工時超過12小時。認真程度還令農改場研究員印象深刻,2008年9月他參加蜜棗專業訓練期間,因為颱風警報特地請假回家覆網,以保護蜜棗植株不被颱風摧毀。
在過去15年中,今年51歲的賴隆溪已將原先三分地擴增至二甲八分地,每年產量達10萬台斤,甚至蓋起洋房跟集貨場,也超越父親的得獎記錄,成為各種評鑑的常勝軍。
即便戰功彪炳,他仍經常觀摩其他果園,請教老前輩,「不是第一名就是最好了,人外有人,」他再忙都會抽時間學習,從1999年參加高雄改良場的蜜棗栽培訓練班至今。
勇於嘗試的他最近終於開始栽種時下最流行的大果型蜜棗,想試試用賴式管理法,能不能種出更好吃的大蜜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