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鄭文燦:勝選非偶然,我會用生命全心投入

專訪新任桃園市長

滕淑芬
user

滕淑芬

2014-12-30

瀏覽數 20,050+

鄭文燦:勝選非偶然,我會用生命全心投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5 / 1月號雜誌 比利時 食安第一的米其林王國

「在我這個年紀,像我這樣資歷的人不多,我的人才庫從地方到中央都有,我認識的政務人才很多,接下來的名單會讓你們再掉一次眼鏡,」上任前一週,鄭文燦在桃園縣婦女館宣布他的第二波人事布局,他對某家報社事前的人事亂點名,深覺困擾,甚至懷疑是不是有人想透過媒體來「動員、關說或造勢」,因而慎重告訴記者。

「我23歲擔任學運領袖,當時狀況比今天的桃園人事複雜,要處理大學部、研究所學生動員,要與總統府對話,還要應付媒體和現場群眾,」個性冷靜的鄭文燦強調。

台大社會系畢業的鄭文燦,是1990年野百合學運的發起人之一,擔任過民進黨執政時代最年輕的政府發言人,更是民進黨最器重的文宣幕僚之一,多年來是民進黨不少大老最倚重的文膽。

1991年陳菊參選第二屆國大代表,當時她是台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鄭文燦借用楊逵小說《壓不扁的玫瑰》,將曾因美麗島事件入獄的陳菊喻為「壓不扁的台灣菊」,最後成功把陳菊送進國民大會。

1993年澎湖望安鄉公所醫生高植澎參選縣長,鄭文燦將他塑造成穿短褲、拖鞋的親和形象,一舉打敗國民黨候選人,也讓澎湖第一次變天。

1994年陳定南與宋楚瑜競選台灣省長,「400年來第一戰,要讓台灣政治和冬山河一樣乾淨」的文宣,就是出自鄭文燦之手。不過,當年仍不敵宋楚瑜的高民意,陳定南只拿下39%的選票。

2014年鄭文燦二度出馬角逐桃園市長,由幕後操盤走向台前,雖是意外,也是他蹲點家鄉六年的成果。

四年前苦戰 卻創58天奇蹟

2008年民進黨失去政權,士氣陷入谷底,蔡英文扛起黨主席重擔,鄭文燦是小英的文宣部主任,陪著她南征北討。

當時民心背離,民進黨財務支絀,鄭文燦建議小英,不要只想著向企業募款,《聖經》有言:「錢在哪裡,心就在哪裡。」何不設立小額捐款,因為只要人民捐錢,就會關心民進黨,他也讓想捐款的人,走到便利商店就可以捐錢。

2009年桃園縣長選舉,當時吳伯雄是國民黨主席,國民黨也已提名吳伯雄的兒子吳志揚參選,挾著國民黨旺盛的氣勢與資源,民進黨直到登記參選前一天還找不到人。

當天下午,蔡英文對鄭文燦說:「我拜託你的事,你不能拒絕。你當過桃園縣議員,回故鄉承擔責任吧!而且你要守住桃園,因為我要顧宜蘭、嘉義,你很聰明,一定有能力,你就以一當十吧。」

這段話意外促成鄭文燦第一次參選桃園縣長,但那簡直是苦戰。他和吳志揚同時出現的場子,縣府文宣都做成「飛揚系列」。他只好打趣回應,以後他若當選,絕對不會使用「燦爛系列」。

當時有報紙預測,吳志揚會大贏鄭文燦25%;結果開票出來,鄭文燦輸了6%,4萬9000票,因此被蔡英文譽為「鄭文燦的58天奇蹟」。

執政第一里路 準備好了

四年後再參選,大環境已有很大變化,國民黨整體施政滿意度低迷,給了他很好的機會。國民黨原以為桃園眷村的20萬票,仍有優勢,「但眷村第二代、第三代很理性,難道副縣長葉世文炒地皮,縣長可以完全切割嗎?」他說。

鄭文燦還有個為人津津樂道的小故事,據說他能記得1萬5000個名字,而且博學強記。1997年桃園聯福成衣廠勞工因老闆惡性倒閉,自救會成員開始埋鍋造飯,當時鄭文燦陪著他們抗爭一年。2009年選舉時,鄭文燦在大溪市場拜票,看到當年自救會會長詹啟明在市場賣菜,時隔12年,他當場喊出對方名字。

其實這次勝選也有點在他意料之外,坊間傳聞他連勝選感言都沒有準備。但已經走過選舉的最後一里路,鄭文燦準備邁向執政的第一里路。未來桃園的起飛就要靠這位蔡英文眼中文武雙全的「胖周瑜」了。以下為鄭文燦對未來桃園重大施政的思考方向:

我和吳志揚是不同價值選擇

《遠見雜誌》問(以下簡稱問):這一次的選戰有比上次輕鬆嗎?

鄭文燦答(以下簡稱答):我們是不同價值的選擇,我和吳志揚的生活、經濟條件完全不一樣。我爸爸是小公務員,媽媽是工廠女工,從小我就是打工少年,小學就去搬磚頭、做木工。有一年我打工存了2000元,那一年包了200元紅包給我阿嬤,她就哭出來。

我念的是八德國中,升學率很差,但我三年每科都是100分,考上建中、台大後,也當家教。

問:這次的柯文哲現象有外溢到桃園嗎?

答:一個社會要讓年輕人看到希望,才有前途。年輕世代是整個拒絕馬政府,只是台北炒得比較熱。

柯文哲現象是歷史因緣際會,像連勝文這種對手很難找。

桃園雖有月暈效果,但沒有比較輕鬆,因為吳志揚有執政優勢,家大業大,但副縣長炒地皮、貪汙,即便切割,也顯示他的狀況外,低估了人民的道德感、是非感。

航空城招商牛步 淪土地炒作

問:據說你對航空城計畫有些疑慮,但這已是推動多年的既定政策,到底問題在哪裡?

答:是社會對航空城計畫疑慮很多,覺得程序不夠透明,沒有照顧到少數人,衝突也不少。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航空城是台灣經濟建設的火車頭,但也應顧及桃園都市發展的完整性與產業、生態的相容性;更要兼顧社會公平正義。開發一定會帶來利益,但要讓利益制度化、透明化。我們是民主社會,面對的不只是地主,還有市民,就算只有一個人反對,也要聽聽他的聲音。

航空城的主計畫早已由行政院核定通過,由交通部推動;現在是細部計畫的問題,我希望能更周延、更透明,考慮居民的意願。例如在不妨礙主計畫之下,若有居民希望能保留原來的生活樣態,希望能予以尊重。

又如產業專區的招商成功率會有多高,有沒有依據,也應該要說明。

問:所謂的衝突是指什麼?

答:航空城有1萬戶拆遷戶,我希望是先建後拆,一村一安置,離村不離鄉,也該成立居民監督委員會。

若只是隨便安置他們,損失的不只是一棟房子,連帶社會關係、文化傳統、親友紐帶也會流失,最好是安置在原來社區附近,讓他們的認同感不至消失。

問:目前航空城的招商進度如何?

答:過去幾年招商牛步化,只淪於土地炒作,現在招商與第三航廈的建設都是落後的,也沒有重大投資進來,而每坪地價已從2萬元飆到9萬元。

500多公頃的產業專區該怎麼設置,包括航太維修、倉儲物流、會展中心、加值製造等,都要討論。又如航空城的地景設計,要和地方相容,綠帶是否需要多一點,原來河川水系、埤塘、生態公園如何融入等,也要納入思考。

我非常鼓勵企業總部能設在航空城,包括青年創業基地、雲端產業都很適合,尤其雲端產業需要穩定的基礎設施,若到大陸會有資安問題,桃園的成本低、離機場近,最適合。

我們會勇於突破,讓更多人來投資桃園、投資台灣。航空城要成功,政府一定要大力支持,既然想發展會展產業,至少應先蓋好會議中心和展覽中心,有計畫也要有預算。

台鐵地下化 效益比成本高

問:你對桃園三個台鐵站的高架化工程,也準備翻案?

答:地下化與高架化是政策選項,錢和工期不是重點,工期多3年,若是能地下化,就要選地下化。

鐵路是國家服務,不是地方服務,預算都是中央編列,台北、新北、台中等直轄市,沒有一個是地方政府編列鐵路工程經費。鐵路高架化要桃園負擔120億元,我們不要的東西還要我們出錢,別的直轄市都可以地下化,為何只有桃園不能?

2013年桃園繳稅1800億元,如果鐵路地下化需要增加500億元,當年中山高五楊高架工程前後追加了600億元。

以5年工程期來說,一年只增加100億元,中央2兆預算,不給桃園的話,說不過去,我會積極爭取。

台鐵桃園站的客運量是全國第二大,但服務水準不夠,連手扶梯都沒有。地下化後,可以減少27個平交道,噪音會減少,車站可以改造,進行都更,效益一定超過成本。

問:你的四年內興建2萬戶社會住宅的政見,如何落實?

答:桃園是個年輕的城市,平均37歲,從雙北市移入的人口也不少。

雙北地價貴,要找到合適區位不容易;桃園生活費相對低,年輕人可以在桃園安身立命。

我們有三種取得土地的方式,包括公有土地、閒置空間與蚊子館,以及容積獎勵,這些都不用花很多錢。

我會優先盤點手上的公有地,並選擇在捷運站和交流道附近,生活機能方便的地方,按部就班興建。

所謂築夢先築巢,年輕人踏入社會的第一里路,政府若能給他些力量,譬如前五年住在社會住宅,將來就有能力買房子,只是買房子的時間稍微遞延。若有些弱勢家庭買不起房子,也可以長期住,這是我們要照顧的對象。

願容忍批評 做個聰明市長

問:身為最年輕的市長,壓力大嗎?

答:我的政治生涯中每一件事都不輕鬆,這次獲勝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偶然的。

桃園升格轉型,需要很多基礎建設,我會用生命的黃金期全心全力投入。

我當過幕僚,知道光采要做給老闆,甘苦自己吞;日本千葉縣有個「千葉笑」傳統,趁著諸侯不在時,家臣會把燈火熄滅,盡情罵老闆,我很能容忍批評。

我也當過新聞局長,了解團隊的心情,我會只做政策領導,大方向定好,讓團隊發揮。

身為最年輕的市長,我會更努力,我很容易親近,也能很快了解每一項政策,我會是位聰明的市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