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長期投資+團隊助攻,連三年績效常勝軍

基金績效最亮眼〉安本投顧

王怡棻
user

王怡棻

2014-10-01

瀏覽數 12,450+

長期投資+團隊助攻,連三年績效常勝軍
 

本文出自 2014 / 10月號雜誌 你所不知道的新五大醫療危機

在Discovery頻道中,最常見的畫面是一頭獅子追逐著一群狂奔的羚羊,然而安本投顧的廣告卻剛好相反:蒼茫大草原上,一隻獅子往前狂奔,原來是被身後的一大群羚羊追趕。「我們希望凸顯團隊的力量,而這也是我們與眾不同的地方,」安本投顧業務行銷長馬文玲笑著說。來自英國的安本投顧,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才落腳台灣,由於耕耘的時間不長,基金只有23檔,其實不為一般投資大眾所熟知。然而安本投顧的績效,卻有目共睹。

投資審議採共識決 觀點多元

它在2012及2013年連續創下晨星基金獎單一年度獲獎最多公司,光是2012年,就有八支基金獲得理柏台灣基金獎、傑出基金金鑽獎等獎項,堪稱得獎的常勝軍,因此也榮獲《遠見》各組績效王。不同於許多基金公司以明星基金經理人為號召,在安本投顧的基金月報中,幾乎看不到「個人」,操盤的不是亞洲股票團隊、環球新興市場團隊、就是泛歐洲股票團隊。

「我們徹底執行『團隊運作』,沒有明星經理人、沒有產業研究員、沒有國家研究員、沒有總經研究員……,基本上所有研究都是一個團隊在做,」馬文玲說。安本投顧全球2000位員工中,投研人員占600位。光亞洲的研究團隊就有40多人。每位投研人員除了要親自造訪公司,做360度扎實的研究,每週都要開團隊會議。包括投資方向、投資標的、投資期間,乃至對個別公司的加碼、減碼都是採「共識決」。

不同團隊輪流出擊 保持客觀

「團隊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用更多元角度,來看這家公司的投資機會,」馬文玲表示,比方一組有財經背景的投研人員去拜訪台積電,以及一組有工廠管理背景的人員去看台積電,必然能有不同角度。團隊運作可以避免單一基金經理人休假時,產生的工作銜接問題,也能免除一個人研究一家公司或一個產業太久,所產生的盲點。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安本投顧的基金經理團隊看似以地域區分、各司其職,實際上他們的研究是全球共享。比方,有次安本投顧的亞洲股票團隊,研究一家中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這家公司在談到未來三到五年規畫時,表示有與南非一家公司策略合作。

這時,亞洲股票團隊就情商新興市場團隊成員,當他們去非洲出差時能一併拜訪這家非洲伙伴,聽聽他們與該公司的關係,以及對於合作的認知。

不同於許多台灣人在投資時喜歡追高殺低、短線操作,安本投顧在投資上一貫是以保守型長期投資為最高準則。比方在股票上,如果一家公司的股權結構沒法保護國際投資人,即使股價大爆發,也不會買。

以價制量 保障投資人權益

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安本總是格外謹慎。「常有人問怎麼一個基金只投資30檔,是不是研究標的太少?實際上,我們研究的數目是買的10倍、甚至20倍以上!」馬文玲提高聲音,安本只投資能長期為投資人創造收益的公司,很多標的都是研究5年以上才投資。雖然想了很久才出手,但一旦買進,投資也很長期,不會因為短期因素,比方市場突發事件,就降低部位。

在債券方面,安本投顧甚至聘請了一位律師,專門詳讀每個債券發行時、隨附的上百頁「發行條件」(類似公開說明書)。如果這項債券沒法對投資人做到完善保護,即使公司名氣很大、獲利看好,也不會考慮。為了保障原本投資人權益,安本投顧甚至不惜「以價制量」。去年3月就加高「新興市場股票基金」與「新興市場小型股票基金」新認購人的手續費達2%,以避免過多資金流入,導致黃金投資組合被稀釋。

不同於許多同業在投資上是仰賴銀行、券商提供的報告,安本投顧所有的研究報告都是自己撰寫,以避免外界誤導。也因為第一手研究已累積20年,資料非常龐大,每位安本的投研人員都可以從資料庫找到所需資訊,甚至一家公司完整的興衰史。JP摩根背後有龐大銀行體系,安聯背後有巨大保險體系,安本投顧卻是不附屬於任何金融機購,百分百只做資產管理。或許因為專注,才能做到最專精。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