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化工材料學群

生醫和能源具前瞻性 出路最多元

林芳宇
user

林芳宇

2014-09-19

瀏覽數 31,250+

化工材料學群
 

本文出自2015研究所指南

化工材料遍及生活每一處,此學群的學生出路相當多元。清華大學材料工程系系主任賴志煌分析,台灣的高科技強項為半導體、光電,單單光電還包含LED、太陽能,甚至觸控面板,皆有化工人才的身影,甚至是「只要想得到的高科技業,都會需要材料工程師。」

另外,傳統產業如鋼鐵、金屬工業等,只要生產新產品,就會需要製程工程師,因為新產品絕大多數需要新材料才能研發。賴志煌表示,約有七成的化工碩士畢業生會進入這些既有的產業,但該所的共同現象之一是,許多學生在某些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就會出來自己創業。

發展潛力

面對不同類型的病人,要學會情緒管理

善用創業系友的資源,清大材料開始加強學生與業界的連結,積極舉辦創業講座,並邀請美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中鋼開設一整學期的課程,18週均由業界主管上課,讓學生在校就了解市場需求與未來挑戰。曾被認為是夕陽產業的化工業,近年來也迎上時代的趨勢。台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系主任陳崇賢分析,「目前製藥跟化妝品業是台灣的弱項,但生物醫療跟能源卻非常具有前瞻性,」陳崇賢說,這兩個產業走得快,學校的腳步也要跟著跑。

許多人會問,化工與材料的差別為何?賴志煌解釋,化工領域接觸的是有機材料,如高分子、生化;材料領域則多是無機的金屬、半導體、陶瓷等,雖然有一定的重疊,但差異卻日漸擴大。儘管兩個系所研究的領域有些微差距,但仍有些共通點,比如語文能力,賴志煌和陳崇賢都提出英文在學習與職場的重要性。

尤其是產學合作的場合,「真正到現場去看,會發現英文真的很重要,所有的工程師都要用英文溝通,」賴志煌解釋。以往,化工材料研究所的考試相當注重成績,但以清大材料所來看,成績占比雖仍高,但正在逐漸下降,主要因為多元發展的人才,更有可能成為未來的領導階層。

陳崇賢則表示,除了專業能力與英文外,學生的態度也很重要。為了學歷念研究所的人,不會是老師想要的學生,而比這個更重要的態度,就是在教授面前表達真實的自我,更能使人印象深刻。

校園現場〉成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所博二 蔡秉均

使命必達,當一隻打不死的蟑螂

2014年美國礦冶材料年會最佳論文獎,就是由目前就讀成大材料所博士班二年級的蔡秉均所奪得。念博士是想要當學者嗎?他搶著答道:「這是很多人的迷思。」蔡秉均繼續攻讀博士,主要是因為想進業界做研發工作,打破一般人認為博士生與產業脫軌的想像。

不做「通才」,要當「專才」

碩一升碩二的暑假,蔡秉均曾到台積電實習,除了熟悉業界的工作步調和模式,也產生一個心得──要當一個專才。蔡秉均認為,如今的年代要大家當通才,但如果沒有一項突出的專長,很難受到公司重用。

業界的刺激,是蔡秉均繼續升學的養分,參加國際會議也帶給他很多。曾到美國聖地牙哥、波士頓、東京大學等地發表過論文的他,在這過程中結交了不少來自世界名校,如哈佛、麻省理工學院的同儕,從此以論文登上權威期刊《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為目標。

「我會去關注他們平常在做些什麼事情,眼界不會只看台灣,看的是大陸、日本和美國,」蔡秉均表示。除了建議學弟妹往外看,蔡秉均認為課業和論文也必須兼顧。尤其是申請研究所的階段,他將推甄申請形容為「成績至上」的考試模式,大學課業一定顧好,至於進入研究所,則該以研究為重,課業不需求精。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研究所念得很有心得,蔡秉均分享寫論文的訣竅:模仿。「並非抄襲內容,」蔡秉均指出,是參考好的論文的架構,綜合後套用到自己的報告上,從模仿中學習,再慢慢自成一格。

最後,他綜合三點讀研究所的祕訣:首先使命必達,快速完成老師交辦的事物。第二,當一隻打不死的蟑螂,實驗做不好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剛開始沒有掌握到訣竅,但放棄就一定不會成功。最後要獨立,如果還是想尋求老師或同儕的幫助,至少把問題釐清再去問人,會更有效率。

產業現場〉京程科技研發工程師 褚雅婷(中央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第二外語最加分,做雜事訓練溝通技巧

在校時,褚雅婷現在任職的公司,就與系上實驗室進行七、八年的產學合作計畫,研究光觸媒。但她並非畢業就進入該公司,找到自己發展的方向。

褚雅婷建議學弟妹在學時多嘗試不同領域的事物、接觸不同的人,先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就業時,面對眾多選擇才不會茫然。

畢業後,褚雅婷曾經短暫擔任品保工程師,從這工作中,她體悟到研究工作才是她的熱情所在,進而回到京程科技研發光觸媒技術,「研究所學到的相關知識愈多,就可以比別人早知道興趣在哪裡。」

畢業剛滿一年,褚雅婷認為最大的挑戰是「製程放大」的過程,「很多在實驗室沒有遇到的狀況,在放大幾倍之後就遇到了,」她說,也因此她強調,基礎學科如工程數學等,一定要學得扎實,遇到問題時,就不需要「繞很多彎」才找到答案。

做研發 英文須維持一定水準

另外,擔任研發工作,英文能力也相當重要。不論是研究所期間閱讀報告,或是進入產業後遇到問題需要找文獻資料,英文都會被大量使用。不論大學生或研究生,都應維持一定的英文水準。平常幫教授處理「雜事」,褚雅婷認為也是一種磨練方式,這是學習與人溝通的一個環節,尤其進入職場後,與同事、主管溝通很有幫助。

個別能力組合起來,是解決問題的環節。褚雅婷表示,這就是研究所訓練的主要能力,研究一定會遇到困難,要如何克服並找到答案,會是職場上應用最多的技能。

【畢業學長姐學習訣竅】

1.多接觸不同領域的事物,儘早在畢業前就能夠找到就業方向。

2.英文能力會在研發時大量使用,就學時可以多加強,若有第二外語專長,會更加分。

3.基礎學科如工程數學,會是工作中重要的技能,在學時要熟習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