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產學課程完美銜接 實用技能更上一層樓

新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蘇晨瑜
user

蘇晨瑜

2014-06-27

瀏覽數 12,850+

產學課程完美銜接 實用技能更上一層樓
 

本文出自找到你的特色高中職

歷史悠久的新北市立新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以下簡稱新北高工),是技職人才眼中的傳統名校。長期培育技術中堅人才,新北高工的模具科與鑄造科,以設備精良、課程活潑、師資優秀聞名。早在2009年,當學校普遍使用三軸加工機做教學時,新北高工就率先採購先進的五軸加工機,讓同學能及早熟悉產業動態,精煉最新加工技術,職涯發展贏在起跑點。

鼓勵考取證照 畢業專業技術一手抓

因為著重培育產業界的技術人力,模具科除傳授理論課程,在實習課會搭配技能檢定,一年級學習機械加工的知識,訓練完後鼓勵考照,一年級時模具科同學就可拿到第一張丙級證照。二年級的實習課程主推銑床檢定,經過實務訓練,對傳統銑床可發展出更完備的概念;如果同學還有興趣進階學習,三年級可挑戰CNC銑床乙級檢定,這也是對三年完整專業訓練的一次驗收。

三年級的特色課程部分,納入專題製作,透過旗艦計畫的支持,新北高工邀請業界講師前來授課,運用校內五軸加工機、CNC線切割機與放電加工機等專業機具,讓同學學習機台設備與整合技能,並定期舉行校外參訪,實地到業界參觀實習,在第一時間了解產業動態。

填補產業人才缺口 培育五軸加工人才

新北高工的「新北精密數控職教中心」裡,整齊排列著當前最夯的五軸加工機,以及多台加工機具,陣仗完全不輸正規精密機械大廠。目前全台只有五間高職擁有模具科,一般學校更是鮮少配備五軸加工機這麼高規格的機具。

與新北高工攜手進行旗艦計畫的台灣奧奔麥科技專門提供五軸加工軟體與五軸加工多軸的解決方案,該公司賴勇宇總經理表示,目前許多傳產模具業、航太零件製造廠、車業及零件加工業的廠商總是大嘆「人才很難找」。

有鑑於此,當模具科顏俊杰主任邀請台灣奧奔麥科技的業界老師來講課時,便利用旗艦計畫中的機械群科CAD/CAM精密加工三師教學,請業師講解三軸到五軸的專業課程,強化五軸加工機CAM訓練,以德國師徒制方式,引導同學學習CNC加工,並完成專題製作。

不只如此,台灣奧奔麥科技也遴選幾位態度好,擁有技術熱忱的模具科同學,推薦進入汽機車零件製造與航太零件製造產業,頗受客戶好評。

開發玩具商機 培育製造設計雙能力

加工機是一切機械之母,除了利用加工機具做出零件,新北高工模具科的老師還引導同學賦予模具新生命。顏俊杰主任特別介紹一隻渾身泛金的哆啦A夢,「這隻哆啦A夢是學生的成果,從設計到完成,全都同學自己來。」老師指指哆啦A夢的肚子,「也只有五軸加工機,才能向下這個角度,切割出哆啦A夢這樣的曲線。」像哆啦A夢這樣的公仔,是新北鑄造科課程的全新嘗試。

高一陳益原導師補充,當初規劃99新課綱時,希望高職體系課程能夠與產業接軌。過去模具科的專題製作,大多只是單純做出一個模型,再用CNC銑床雕刻出來。「現在時代進步了,光是做出這樣一個模型,已沒有辦法說服別人,說新北高工具有模具科這方面的專業。」

發展特色教學後,老師認為必須訓練學生使用CNC加工技術,設計出好幾個組件,組合成一件成品,或做出一個玩具公仔,讓模具加工技術融入工業設計概念,才能學習到模具專業技能。

「現在推動十二年國教,同學不用一考定終生,國中生都不知道什麼是機械加工。光看那些模具成品,只會覺得是一堆鐵塊,根本不會想來就讀。」陳益原老師笑說:「老師們都有共識,要把加工技術傳承下去,不做點特色,拿出看家本領,怎麼能吸引學生?」

點石成金 一技在手是王道

模具科課程朝向「玩具產業」發展,從做鐵塊變成做玩具,激勵同學在學習上更有衝勁。「同學很喜歡特色設計課程,會很積極,一直想上機做。」陳益原老師發現,同學還會利用放學後時間完成作品,有的同學覺得設計一件不滿足,會更積極爭取製作更多作品,也對自己的技術更加肯定。

模具科高三的陳煜閔同學很喜歡上模具課,印象最深的是CNC實習課,學習CAM與CAD。「每次實習課,我們都能充分操作機台,從畫圖到寫程式,實際操作上機,整個流程獨立完成,這對高三考CNC乙級證照有很大的幫助。」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他比了比旁邊一座巨大的鏤空艾菲爾鐵塔模具,「這是我們高三的專題製作功課,要用CAD繪圖軟體,寫出CAM程式語言,做出零件,組裝成一座艾菲爾鐵塔。」陳煜閔國中時曾在飲料店打工,進去只做些洗碗拖地的基本工,曾一度質疑自己為何要做這些工作。

「上了高中才發現技術真的很重要。」陳煜閔一度無法在一天內做出一套完整的模具,現在已駕輕就熟,能夠完成完整的工件。「老師也告誡我們,做的工件尺寸一定要對,尺寸不對等於不符合廠商標準,是浪費材料,白費力氣,讓我了解凡事都要更用心。」

陳益原老師對同學的表現給予高度肯定。他滿懷信心表示,模具科的人才不再只是做出一隻靜態的手機殼或筆電外殼,還可發想更多元、更有趣的創作產品。他期許:「未來同學進入製造委外的實務領域時,能把設計與製造一起包下來。」

鑄造科金牌 打造生活精品

與模具科齊名的新北高工鑄造科,是全國最大、學生人數最多的鑄造科。主任林聰明指出,模具科是用金屬成型,鑄造科則是使用矽膠或橡皮膜,並用蠟來做模穴,「像琉園王俠軍的琉璃,應用的就是鑄造的技術,在製作原理上都是一樣的。」

過去鑄造技術多用來生產工業產品,生活中包羅萬象的物品,都能看到鑄造的身影。大從鐵達尼號的汽缸、渦輪葉片,小到汽車的鋁合金輪圈、戒指或裝飾品,都可以用鑄造的技術來製作。鑄造業更精細的應用則包括武器零件或生醫材料,產業範圍非常廣泛。

正因過去鑄造科的課程偏重在工業產品,內容比較枯燥,所以新北鑄造科早在十幾年前就加入比較生活化的課程,例如金工與琉璃製作,希望透過課程改良,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增進同學的學習興趣。

鑄造結合最夯3D列印

此外,新北高工鑄造科大膽結合3D列印技術,以軟體畫好造型,列印出3D實體,再用脫蠟鑄造方式做出成品。「過去鑄造要先蠟雕,才有第一個模型。我們工科的孩子在藝術方面比較不擅長,所以打算導入電腦繪圖設計,再進行3D列印,就不需要靠手去雕。」章光耀老師說。

林聰明主任也說,鑄造科過去與藝術群配合,藝術群把產品設計好,交由鑄造科開模。現在軟體很方便,借用電腦軟體,就能補足藝術設計的技巧。

獲獎無數 專題製作展巧思

注入設計巧思,鑄造科同學把鑄造玩得出神入化,在全國科展獲獎無數。前一陣子科內同學參加全國專題比賽,把琉璃造型做在水氧機上,就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以前鑄造科同學畢業都要打造一只戒指給自己,2014年還學習把水鑽鑲嵌在戒指上,使用更多材質來創作。

鑄造科同學也在各種科展中閃耀光芒。贏得102年度高職工科技藝競賽鑄造職種金牌的高三楊哲愷,因獲獎而保送國立科大,展現鑄造科一流技術功力。楊哲愷剛上高一時,根本不懂什麼是鑄造,但是非常努力學習。「他很努力,剛來的第一個月,因為身材太高,必須彎腰做沙模,腰都閃到了。」章光耀老師心疼地說。

師徒傳承 經驗不漏失

鑄造沒有撇步,講究的是熟能生巧。新北鑄造科有優良的師徒制傳統,很多同學放學都肯留下,由學長帶著學弟在旁邊製作,傳授經驗跟技巧。楊哲愷便不斷練習技巧,「有時學長不肯教,我就在旁邊默默觀察。」經過兩年訓練,練就一身好工夫。

鑄造科林聰明主任笑說,鑄造科學生現在炙手可熱。「鑄造產業很缺工,過去做戒指沒什麼出路,最近有家廠商在做珠寶生產線,需要七百多名員工,立刻看上鑄造科同學的優質能力,要與新北高工產學合作。六合機械也在尋覓畢業就能投入職場的人才,找上新北鑄造科,求才若渴。」只要同學肯努力學習,新北高工的孩子走到哪兒,都有無限未來等著他。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