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發展到一個程度後,人們就會思索,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幸福、快樂是一個最普遍的答案,」圓桌論壇主持人、《遠見》發行人王力行說。但究竟幸福是什麼?與談貴賓彰化縣長卓伯源、前行政院環保署長沈世宏及王品集團大陸事業群董事主席陳正輝,分別從地方政府、中央環保及餐飲業的角度闡述。
彰化縣長 卓伯源
多元開放 再讓世界走進來,人民就會感到幸福
什麼是幸福?就是要創新變革。我認為要讓人民感受到幸福,最重要就是要「施政有感」,以人民為本位,而不是以施政者為本位。創新變革並不是把傳統放一旁,而是飲水思源,彰化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方,也是台商故鄉,要從傳統精神中找到力量。
變革也要創新多元開放,彰化雖然是一個地方政府,但我希望讓彰化走出去,世界走進來,所以彰化這幾年都主動和全世界交朋友。除了代表台灣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城市高峰論壇,目前也有80幾個亞洲國家到彰化學微創手術,另外,彰化也是印度全球招商大會台灣城市的代表,日本大地震時,彰化更是第一個進入災區關懷災民的城市。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就是幸福
彰化還把劣勢轉為優勢。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本來不適合溫帶水果生長,但運用三品策略,也就是改良品種、改良品質和建立品牌,引進日本溫室葡萄。當日本等溫帶國家仍處於冰天雪地時,彰化溫室葡萄已回銷日本。
教育更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施政核心,最主要重點就在閱讀。我們花2億重建圖書館,提升彰化的閱讀能量。去年訪問美國華盛頓市政府時,他們對彰化只是一個縣,卻創下六項世界紀錄感到不可思議。全世界最多親子共讀的地方就是彰化;全世界最多學童進行創意舞獅的地方,也是在彰化。
我在2010年上海世博演講主題是,建立一個田園科技的城市。這幾年彰化農產品成功打入世界市場,五年產值成長15倍;還引進Google亞洲第一個Data Center到彰化。城市要讓人民感到幸福,除了施政有感,也要建立能夠讓三代同堂的環境,讓創造年輕能在彰化就業,小孩由父母照顧,而長輩每天都可以看到晚輩,老人家可以在家終老,就是一種幸福。
前行政院環保署署長 沈世宏
幸福不在追求物質,而要提升內在修養
我們想變革,是為了滿足每個人追求幸福的需求,但到底有沒有偏離真正內在的需求?這幾年中國在全世界傲人的表現,我們發現它可能偏離幸福的目標。現在有一個新名詞「綠色經濟」或「幸福經濟」。以前以GDP做為衡量發展的標準,其實是不夠的,因為當GDP往上成長,國民整體幸福感可能是往下走的。
那麼什麼是幸福呢?在2012年幸福報告指出,幸福就是感覺良好,享受生活而感覺到美好和快樂的狀態。那麼,什麼是不幸福?就是感覺不好,希望生活現狀能夠改變的一個狀態,所以,當我們在改變、變革之中,其實是不幸福的狀態。
在衡量幸福感的指標中,有不少跟環境相關的指標。例如不丹快樂國度的指標中跟環境相關的有四個,包括環境品質、空氣品質、水質滿意度及居住條件。台灣的環保單位有一個主軸,希望改變從個人到政府的體系,讓組織更有秩序,並把自然環境的管理和汙染防治整合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從教育做起,台灣「環境教育法」已經通過,從小學四年級每年都要上環境教育課。藉由組織體系推動,才能讓每個人的內在修養滿足,而不只是追求物質而已。再來就是居住環境與清淨家園,台灣有5萬多個公廁,開放讓大家評比。另外一方面,就是節能減碳,要做到垃圾減量,資源再使用,能源回收,以及土地吸收,讓資源循環,生生不息。
收入增 滿足感門檻也提高
如果用OECD指標打分數,台灣的環境體制在36個國家裡排名35,幾乎墊後,但重點是,我們做了那麼大的努力,大家是否滿意?當GDP往上提升時,其實忽略了兩個效應。第一,是社會比較效應,每個人會跟別人比,這個國家的所得提高,為何大家還是不滿意,那是因為得到的沒有別人多。
第二個是適應和品味改變的效應,人的收入增加,他對足夠的定義提高了,需求會愈來愈高。因此我們想到通過OECD其他指標,從教育、安全、自我滿足,以及環境品質改善去努力。
王品集團大陸事業群董事主席 陳正輝
學習與發展並重,企業就能幸福又永續
一個企業能否成為幸福的企業,必須看它是否能做到永續經營。王品裡很多員工都是大學畢業就進到公司,我們希望每一個進來的同仁,都是最後一張履歷表,進到王品就不會再離開,因此我們期許要做到五點。
第一,讓員工在工作中有收穫。我去過不丹,問當地人,你們現在已是全世界排名很前面的幸福國家。他告訴我們,如果所得更高一點,就會更幸福。打造一個幸福企業,收入不能太低,如果收入沒辦法滿足基本需求,談幸福就有點遙遠。我們所得有1/3分配給經營團隊。
第二,我們讓所有店長和主廚都入股。好處是,這個企業發展得好不好和他有關係,除了每月能領到獎金,還能在年終時分到盈餘,以及股利,自然覺得在這家公司能長久發展。
第三,工作中應該要有學習。每一個王品員工從基層升到店長要修260個學分,我們在2003年進入中國時,第一批服務員像一張白紙,沒有社會經驗,甚至沒擦過口紅、塗過腮紅,所以我們從化妝教起、怎麼樣走路、衣服怎麼穿,甚至教他們微笑。
第四,工作中也要有發展。如果員工只有學習,沒有發展,也會產生怠惰,所以企業要不斷擴張,才能提供更好的職位,讓他們有更好晉升機會。
第五,工作也要有樂趣,所以必須到高海拔的青海湖騎379公里,四天內騎完,把工作和樂趣融合在一起。因此,工作中有收入、有學習、有發展、有樂趣,企業也才能夠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