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期待電力來源多樣化?「電網」才是關鍵

核四封存後的能源未來1

王美珍
user

王美珍

2014-05-30

瀏覽數 24,050+

期待電力來源多樣化?「電網」才是關鍵
 

本文出自 2014 / 6月號雜誌 以色列,教育就是不一樣

論及台灣的能源未來,一個時常被提出的疑問:「為什麼再生能源不能占比再多一點?為什麼德國能,我們不能?」關於這個問題,通常答案不出以下範疇。除了成本高昂,最主要乃在於再生能源是間歇式能源,因德國電網與歐洲大陸互聯,當電力不足時,尚可向他國買電。然而,台灣是孤島,是獨立電網,不具此種條件。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資料,德國的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從1988年的4.7%已增加至2013年的22.1%,比台灣的核能發電占比18%還高。然而,德國自2010年已連續4年是電力淨出口國,不止不缺電,還可賣電給鄰國。顯然德國可以大舉發展再生能源,互聯電網的地理條件已不足以完全解釋。那麼,德國與台灣的真正差異在哪?

增加再生能源 智慧電網是關鍵

最大關鍵,在於許多台灣民眾所不了解的「電網」。過去傳統的電網設計,乃根據大型集中發電模式,當許多小型發電併接進入時,容易發生電壓不穩而跳電的危險。德國聯邦能源與水資源協會(BDEW)2010年6月所發布的報告,再生能源併入電力網路之整合問題,才是能源轉變政策的最大障礙。

因此,從1998年到2011年間,德國每年陸續投入介於16.5到38.1億歐元的經費進行電網建設。為了因應能源結構的徹底轉型,德國電網公司向政府提出的超高壓電網擴建計畫,包含海上風力電廠連接,至2022年約須投入320億歐元,相當於1.28兆新台幣。

在低、中、高壓電網擴建計畫方面,德國至2030年則要投入425億歐元,相當於1.7兆新台幣。總計來說,在因應再生能源的電網改善,德國未來需投入約3兆新台幣。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在上任後決定斥資34億美元建構智慧電網,可讓美國在2020年前,把再生能源占總生產能源的比例提升到20%以上。此外,中國、南韓、日本也都相繼投入智慧電網或導入分散式能源的微電網建設。

反觀台灣呢?在不斷增加裝置容量,上修再生能源目標時,不禁得問:「我們的電網準備好了嗎?」根據2008年行政院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原訂2025年再生能源目標僅為845萬瓩,占整體發電系統裝置量8%以上。然而,依照經濟部公布的最新數字,國內2025年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可達9952MW,占總電力系統裝置容量14.8%,2030年可成長至1萬2502MW,預估占16.1%。

發展智慧電網?台電:沒錢!短短幾年間,再生能源的設置已比當初政府預想的還要多。然而,根據台電最新「電力系統併聯再生能源」研究,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如超過全國電力系統10%,將對全台電網形成衝擊,有導致系統過載跳電危險。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因此,現在民間申請再生能源發電者都必須經過台電審查,同一條線上有太多分散式能源要加入時,不一定會得到同意。這跟經濟部「陽光屋頂百萬座」,鼓勵家家戶戶申請太陽能發電的政策,不是矛盾嗎?台電總經理朱文成說,這牽涉到要設備改善,「一切都要錢啊!」

其實,行政院於2012年8月核定「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預計投入1399億台幣,以提高再生能源的併接容量。然而,這些經費要從台電預算中支出。在台電財務困難下,難度甚高。

目前,台電在智慧電網計畫中,先做了智慧電錶,高壓用戶試辦2萬4000戶,低壓用戶試辦1萬戶,試辦用戶可以在自己的電錶上看到及時電價與用電量。朱文成說,目前裝智慧電錶的好處,用戶端可節約能源。但對再生能源,目前尚無直接幫助。

但當未來電力來源更多樣化,就如同血管中的血液有更多「新血」加入時,血管也要跟著換,不然也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對於再生能源的併接電網穩定性,台灣將面臨最大難題:缺錢怎麼改? 目前,仍無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