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技職教育谷底翻身「即戰力」更勝大學

產業轉型╳選擇多元

李雅筑
user

李雅筑

2014-05-01

瀏覽數 62,500+

技職教育谷底翻身「即戰力」更勝大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4 / 5月號雜誌 90後,你在想什麼?

過去,許多人的刻板印象總認為,技職教育是成績不好的學生所選擇的升學途徑。

但是這樣的觀念已經落伍了!現在在全台高中校園,正吹起一股技職熱,包含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也有人不再把頂尖大學當成唯一選項,開始將目光移往技職校院。究竟有多夯?從近年不斷上升的報名人數與成績即可知道。

去年102年學年度超過4萬人報考技職院校,而今年共有237名71到75級分的高分群學生申請科大。像台科大、北科大部分科系的錄取級分,其實已擁有頂尖國立大學的水準。

以台北科技大學為例,工業設計系產品設計組在102學年度的錄取平均級分就高達69.5級分。面對這樣的熱潮,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執行長黃有評表示,連部分高教體系的學校,都曾經開玩笑地說:「技專校院搶走我們的學生啦!」

尋找理想 寧捨頂尖大學

為何愈來愈多一般高中生會轉念科大?目前就讀台灣科技大學創意設計學士班大四的學生周雅涵,畢業於北一女中,她說:「從小就喜歡畫圖,決定要順應自己內心的意志,」她坦承,即使當時對台大仍有憧憬,不過看來看去,都沒有自己喜歡的科系,因此決定突破學歷迷思。

另外也有人看上科大的實務課程,以及未來的就業市場。高雄女中畢業,目前在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就讀的張嘉芸分享,近年台灣的藥師需求量大增,畢業起薪比各行業都高,有4萬元以上。她心想,不如在大學學得一技之長,提早為工作準備,畢業即可立即上手。

無論就讀的動機為何,相較於一般大學,愈來愈多人發現,技職校院其實擁有更多元的選擇領域,像是創意產業、醫藥、餐飲、電機工程等,加上與產業連結度和實務課程較多,讓這群高中生寧願捨棄頂尖大學的光環,也要念科大。

台灣科技大學校長廖慶榮觀察,高中生和高職生一同上課,將能創造意想不到的火花,高中生理論基礎比較好,高職生手作能力強,剛好可互補!

產業轉型需要更多技術人才

只是大家不免好奇,這股技職熱是怎麼產生的?

從台灣近年的教育發展來看,技職教育可說走得相當辛苦。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李彥儀坦言,往年技職教育不受重視,就是因為對學歷和文憑的迷思,讓技職教育長年悶在谷底,無法翻身。

不過隨著台灣產業轉型,企業所需人才開始轉變,「大家便開始思考,學歷是否真的如此重要?」她談到,學生到業界工作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有哪些能力?」也就是說,這幾年,企業更在乎的是學生的「學力」,而非「學歷」。

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則是從整體時代潮流分析,技職教育崛起的主要因素,源於目前是知識經濟的時代。

已在技職教育打滾20多年的他表示,過去企業都是以學歷作為晉用標準,因為當時技術門檻並沒有那麼高。

不過,目前產業的生命週期愈來愈短,產品研發以及創新能力成為關鍵,「因此台灣的產業轉型需要技職人才,這便提供了技職教育機會,」他說。

技職再造 彌補學用落差

當大環境轉變,近年教育部兩大政策,著實給了技職校院一劑強心針,這兩個政策分別是典範科技大學和技職再造計畫。

從102到105年推動的「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共有12所科技大學獲補助,其中以台科大、北科大受補助金額最高,第一年達1億5000萬。

此外,各校也積極發展特色產業,例如屏科大為綠能科技、農業與健康生技產業;雲科大則是智慧生活和文化創意產業等。

另一方面,技職再造計畫則是從強化教師實務能力、學生校外實習以及改善設備等面向著手,其中就業促進最受重視。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執行長黃有評表示,業界發現,在職訓練花很多時間,因此彌補學用落差是重點工作。

近年來,許多學校開始推行「產業學院」,和合作廠商一起培訓「準員工」,由企業開出所需的人才條件,並一同制定課程,畢業後立即到公司上班。

例如北科大與太古汽車在2012年開始合作,學生先學習學校和公司規劃的訓練課程,接著在大三時,利用學期與暑假期間實習約一年時間,由公司車輛維修技師一對一指導,不僅有獎學金補貼,畢業後也保證就業。

企業開始重視技職人才

此外,目前已有許多科大將實習列為畢業門檻,甚至有些校系還將實習時間拉長為一年,像弘光科技大學的美髮造型系,學生必須在大三到業界實習,並固定回校分享所學,大四時再依據經驗,回到校園製作專題。

為了強化學生競爭力,技職教育課程也強調證照輔導。例如中華科技大學的航空服務管理系,特別開設航空訂位以及物流管理證照輔導課程,讓學生在學校期間就取得職場所需技能。

技職校院如此緊密的實務連結,讓企業端也開始感受到技職教育的重要。誠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國內不需要148所大學,但需要更多技職人才。畢業於台北工專(台北科技大學前身)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也曾直言,大學的虛榮心將毀掉技職教育。

「技職新鮮人已逐漸翻身了!」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李大華表示,技職校院培養的人才「即戰力」相當高,在工作表現上,不輸以理論為主的一般大學,因此技職學生已成為職場上不可或缺的實用人才。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從政策調整、學校課程,到企業端的人才需求,在在顯示技職教育已是不可忽視的潮流。如同北科大校長姚立德所說:「其實要找到人生方向,就只在一念之間!」

高中生念科大 哪些領域最熱門?

掌握趨勢、配合產業發展 不搶第一做唯一

近年高中生轉念科大的熱潮已銳不可擋,到底哪些領域最受到歡迎?

根據技職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的招生分類來看,工業類身為傳統的熱門科系,人氣依舊位居第一;衛生護理類和餐旅類的報名人數則出現暴增,102學年度比起上年度,都各增加4000多人;另外,想要就讀藝術設計類、海事水產類的高中生也逐年成長。

技職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執行長黃有評強調,各領域的報名人數可能隨著當年度的招生名額而有所變化,但是不可否認,當各校都卯足勁發揮辦學特色時,已讓許多特殊科系成功吸引高中生目光。

愈來愈多技職校院強調辦學特色,專攻某些特色,例如醫藥、海洋和觀光都是受歡迎的特色科系。以醫藥類為例,當1977年實施醫藥分業後,確立藥師的專業地位,因而帶動藥學相關科系的發展。

其中屬嘉南藥理大學的藥學系最火紅,據統計,102學年度的高中生報名人數高達2806位,居全國之冠,其中有八位的學測成績在70級分以上。

目標明確 不搶第一做唯一

據統計,在目前全台灣的社區藥局當中,有1/3以上的藥師來自這所學校。

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院長李冠漢表示:「不一定要做第一,但要做唯一!」藥學系大一生上完基礎課程後,隔年就到社區藥局實習200小時,同時在學校有藥學服務實習課程,學生必須到國小傳授用藥知識,且自己設計教案。

大三暑假則要到醫院實習640小時,在畢業前,還必須修習完一個課程模組,像是藥事照護、藥事管理或製藥工業與生物技術等。「學生畢業就直接上手!」李冠漢表示。

另外,主打海事及水產領域的學校也在這幾年闖出知名度。例如台北海洋技術學院航海系,99學年度就吸引了兩名台大生報到,他們畢業於機械系,其中一名還念到台大機械所,看準船長的優渥薪水,他們毅然決然到航海系再念一個學位。而果然一畢業,他們起薪就高達10萬元。

攤開航海系課程,實習課相當多,包含船舶通訊、船藝、和電子航海學等,在畢業前,學生必須取得航海人員相關證照。

對此,校內不僅設有動力小船訓練場,也有水域活動設備與遊艇,特別的是,相當少見的大型重型機車課程也納進選修中。

配合在地產業 推動產學合作

另一方面,也有學校依照鄰近地區的產業特色來發展。例如全台灣九成的工具機廠商坐落在中台灣,勤益科技大學便以此為優勢,陸續和80多家工具機相關產業及光電業廠商簽訂合作備忘錄,不僅推行產學合作,也提供1600個實習機會。

其中大金空調更是直接將最新空調節能機種搬進學校,也派員工到學校教學,輔導學生考取大金空調的技術認證,「拿到這個證照幾乎就是就業保證了,空調業都會搶著要人!」冷凍空調與能源系主任管衍德表示。

另外,前幾年開始,冷凍空調系推出雙軌旗艦專班,與20多家廠商合作,讓學生在一個星期中,四天在公司上班,兩天在學校上課。

現在包含政府也積極介入產學合作。技職司司長李彥儀在今年3月召開產學座談會,讓工具機產業廠商和相關科系的主任面談,「談的東西很簡單,你要什麼?而我有什麼?我們該怎麼配合?」李彥儀表示。

隨著時代演變,近年包含數位娛樂、創意設計以及時尚生活等,都是不可忽視的新興領域。南台科技大學的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即是以培育遊戲動漫界的人才為目標,要成為台灣動漫原創基地。國片《KANO》即是最佳證明,全片高達2100個特效鏡頭都是由此系的師生負責。目前大四的易蓉也參與製作,將課堂所學實際運用在電影中,讓她直呼過癮。

掌握未來趨勢 打造新興科系

此外,目前各校都積極發展文創產業,像是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創辦陶瓷創意設計系,專門培養學生創作金屬、玻璃和珠寶飾品等,成為工藝界人才。

時尚生活方面,科系又可以分為美容、美髮造型和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等領域,這些由內而外讓人更美麗的產業,可說愈來愈夯。嘉南藥理大學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系系主任林維炤表示:「化妝品產業是永遠不會落伍的!」

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系的學生不僅在學校自己製造天然香皂、化妝品等,甚至也要學會行銷。將產品研發、量產與銷售過程,統統包辦。「系上就像是一間化妝品公司!」林維炤形容。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校長唐彥博表示,教育必須預先看到未來趨勢,打造特色科系。例如去年,為因應高齡少子趨勢,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成立健康照護社會工作系。隨著台灣長照中心不斷設立,未來唐彥博還打算增設長照科系,讓學生提早卡位。

由此可見,許多技職校院在特定專業已做出口碑,技職教育正掌握未來趨勢,不斷向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