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哈利波特跟皇室成員,英國充滿前衛風格的建築,也是最能吸引觀光的文化賣點。
但當世人為建築大師的驚世之作讚歎不已時,卻可能不知道,這些建築能蓋得起來的背後功臣,統統來自同一家公司──ARUP(奧雅納集團)。
最近BD Magazine剛出版的《世界建築100年》,書中排出「2014年最受建築師事務所青睞的五大合作商」,ARUP即高居榜首。
ARUP是全球最大的工程顧問公司之一,以結構設計最為知名,從雪梨歌劇院、巴黎的龐畢度藝術中心、大阪關西機場、到北京奧運的鳥巢、水立方、上海世博會,都是他們代表作。國內興建中的台北藝術中心、台中大都會歌劇院,以及桃園縣政府的桃園航空城總體規劃,均委託ARUP。
堅信建築是人類遺產 須著眼未來
成立60多年來,ARUP的風格一直很另類。不像一般鑽研頂尖技術的建築同業,創辦人Ove Arup熱愛自然、擅長哲學思考。早在1970年代就告誡員工,建築不是視覺藝術,每件作品都是留給後代的「遺產」(legacy),因此規劃時必須著眼未來趨勢,多關注能源、材料、環境等議題。
為了保持前瞻,ARUP積極培養跨領域的工作團隊,除了建築與設計背景的員工,還集合許多數學、生物、社會心理、藝術、科學等不同專長的人。此外,也鼓勵員工互相分享知識,除了企業官方網站,還有一個思想交流網站thoughts.arup.com,讓大家交流學習心得與分享個人觀點。
跨領域的特質讓ARUP有能力承接建築以外的業務,像英國第一條高鐵、中東的阿布達比城市規劃案,精品業的香奈兒也委託設計品牌體驗館。
最特別的是,儘管已是工程顧問界龍頭,但ARUP至今不上市,非常強調經營自主性,沒有分散的股東群,每年把盈餘回饋給員工。讓公司自由發展設計理念,繼續從事看似跟現有業務無關的研究,繼續招募與建築背景無關的跨領域人才。
來自澳洲的ARUP城市規劃部總監馬爾科姆.史密斯(Malcolm Smith)覺得,在倫敦的好處就是享受自由氛圍,有最好的跨領域工作環境,「或許大家還沒有解答,卻可以一起找答案!」
規劃城市是工作,更是重要使命
城市規劃更是ARUP的強項,也是他們的使命。2050年,全球人口可能突破90億,且3/4往都市集中,使城市規劃成為環保的重要一環。ARUP公共事務部主管詹姆斯.肯尼(James Kenny)觀察,新興國家出現許多超大都會,對環境形成極大挑戰,「其實他們大可預先規劃,避免歐美城市以前遭遇的問題。」
史密斯強調,永續城市不只有生態城或綠建築,居住空間內的資源循環、能源消耗、資訊流通、科技應用等,都該被重視。該如何處理這麼多複雜的需求?他笑說,其實不會很複雜,只要釐清過去的問題,找到最重要的設計命題,就簡單了。
以倫敦東北方最新地標、歐洲最大購物中心史特福特城(Westfield Stratford City)為例,原本只是1996年市政府的委託案,要打造「歐洲之星」高速火車站。那時原址不但長滿荒草、被視為治安死角,史密斯到現場探勘,還被野狗追得落荒而逃。後來ARUP說服市政府把當地納入奧運計畫,讓社區復活。史密斯說,這裡離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不遠,但沒落景象卻彷彿不屬於倫敦,「我們想透過奧運,讓這裡重新加入倫敦!」
ARUP發展總監葉祖達說,台灣有機會成為永續城市領先者,「《看見台灣》這樣的電影,只在台灣可變成熱門電影,代表民眾很有環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