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首爾第一站,仁川機場入境大廳。迎面而來三大韓國電信商,鮮京、韓國電信、LG U+服務台,爭相招攬旅客租用手機。
首爾上班族李婉皎,這個月剛換4G LTE新手機。從韓國電信跳槽到鮮京電信,「買旗艦機便宜了30萬韓元,真的差很多,」她說。
這是韓國電信業的競爭實況。無所不用其極打折扣戰,甚至願意幫客戶付違約金,從對手挖客戶。「客戶忠誠度很低,」LG U+資深經理朴晙秀坦承,只能努力推更快、更創新服務!
在競爭環境下,韓國消費者約平均一個月付1700台幣,就能享受4G飆網,對比台灣,月付同樣金額,行動網速卻僅不到人家1/10。
政府扮演關鍵角色 開放自由競爭
韓國政府在這場4G LTE賽跑中扮演關鍵角色。韓國產業研究院研究委員朱大永分析,不像美國,為了怕投資過剩,僅特許AT&T擁有基地台中最核心的主幹網路(backbone);韓國徹底開放電信市場,甚至還開放國外業者,創造「完全競爭」的環境,逼得電信業爭相投入,「就像明明只需要一條高鐵,韓國卻蓋了三條,受惠的是消費者!」
「這是一場永不停止的競賽,」市場觀察家禹晸瀚說,只要誰腳步一慢,誰市占率就下滑。政府帶頭,民間接棒,韓國雖然比美國、日本的4G服務起步晚,但開台短短兩年半,拚出超過2800萬,過半人口的用戶普及度,全球第一。
2013年台灣所有有意經營4G的投標業者幾乎全部組團到首爾考察。例如,中華電信副總、台灣之星老闆都去LG U+總部。
手機業績也映照出4G進展。IDC資深分析師李瑛笑提到,2013年韓國手機銷量2250萬台,竟超過95%是LTE手機,「現在要買一支3G手機都不容易!」
4G LTE賽局中,韓國還有好幾項第一。產業研究院研究委員金鍾基說,全世界4G LTE手機中,近五成都是貼韓商品牌,最先進的LTE-A(LTE-Advanced)專利數,也占全球近半。
台灣媒體首度進入「超級部」探密
2014年1月底,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MSIP)拋出震撼全球的消息,將投入450億台幣拚第五代行動通訊(5G),聽在還停留在3G、沒進入4G時代的台灣民眾耳裡,覺得不可思議。
2月初,《遠見》成為首個進入韓國未來科學部的台灣媒體,首爾近郊果川市的中央政府所在地,門禁森嚴,需抵押護照、兩次安檢才通關。
未來創造科學部是總統朴槿惠上任後,跨部會整合成的天下第一部,範圍從太空、資訊、廣播電視、網路、一直到通訊,被賦予經濟總引擎的厚望,韓國人暱稱「超級部」。
所謂5G,號稱比4G LTE速度還快1000倍,下載一部高畫質影集只需要1秒。助理部長崔在裕表示,韓國預計在2018年主辦平倉冬季奧運時,展示初步5G技術。一位電信設備業高層直言,根本不確定5G定義為何,韓國宣示沒意義,但絕對達成行銷效果。
借重這全球獨一無二的行動通訊環境,國際大廠愛立信把韓國當成重要基地,與LG合資愛立信樂金(Ericsson LG),和三大電信商關係良好,曾助LG U+推出領先全球的LTE高品質語音通話;去年與鮮京電信合作進入LTE-A服務。
「東北亞是我們除了瑞典總部外,最大的研發基地,」愛立信樂金資深副總金永晙領著記者參觀位於首爾郊外的機密重鎮。500位精銳工程師正進行測試,及開發下一代技術。後發先至搶下4G灘頭堡後,在5G,韓國更想贏在起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