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過節日的方式除了吃喝玩樂慶祝之外,是不是也該靜下心來思考其中的意義?為何這些節日仍被大家記得和推崇?其實每個傳統節慶都有它的故事背景和產生脈絡,過節日不僅是延續幾千年的風俗習慣,也代表了精神文化的傳承。
兩千年來,佛教深入了許多人的家庭和生活,一年之中佛教也訂有許多特殊節日,像是1月的彌勒佛聖誕、4月的佛誕節、7月的盂蘭盆節、12月的法寶節等,這些節日就是佛教文化的展現。為了要讓大家更了解佛教節慶的內容和意涵,佛陀紀念館在本館一樓常設了「佛教節慶館」,呈現佛光山一年四季舉辦的各種節慶活動,藉由這些活動,將佛教精神融入一般人的生活當中。
以下,將透過展館中各個展示區,依照時間序列,帶領讀者了解佛教的節慶大事紀。
農曆正月1日‧彌勒佛聖誕
330公分高神像,用中英台語輪流問好
走進展館,首先印入眼簾的是農曆正月1日的「彌勒佛聖誕展區」,高達330公分的金銅色彌勒佛佛像,坐落在此,臉部透過投影動畫對著大家微笑,並以中、英和台語輪流說出:「恭喜恭喜!吉祥!吉祥!」在彌勒佛佛像身上呈現「百子戲彌勒」的景象,小沙彌、男童和女童,坐臥、嬉鬧或修行,場景逗趣可愛。
彌勒佛旁邊的對聯,則代表其精神──「大肚能容,容卻人間多少事;笑口常開,笑盡天下古今愁」,提示大眾若要學佛法,必須要先培養歡喜心和慈悲心。
接法水,把祝福平安帶回家
接著是農曆2月19日,是觀世音誕辰,紀念觀世音菩薩的節日還有6月19日的觀音成道日,以及9月19日的觀音菩薩出家日。在這些紀念日當天,佛光山和佛館都會舉行相關法會,並有朝山修持等活動。
展館內設有朝山造景,包含山門、朝山步道、大悲殿,以及雙手合十、三步一跪拜的朝山者模型,讓民眾彷彿身歷其境。一旁擺有觀音像,民眾可以站上木製台階,接下由觀世音菩薩手中灑下的甘露法水帶回家,也將所賜予的祝福、平安帶回家。
農曆3月初,為傳統習俗的清明節,佛教各道場都會舉辦孝親報恩清明法會,透過佛教、佛法和法師等三寶的加持,民眾可一同參與誦經、懺悔和發願等,以此慎終追遠。
農曆4月8日‧佛誕節
浴佛的同時,也淨浴心靈
農曆4月8日是「佛寶節」「佛誕節」,是佛教教主釋迦摩尼的誕辰日。公元前623年,佛陀在北印度出生,名叫悉達多。據佛經記載,當天的天空有九龍吐出香水為他沐浴,因此又稱「浴佛節」,是佛教最重要的節日。1999年由立法院通過,正式宣布農曆四月初八佛誕節為國定假日,並與母親節同步放假。
為了讓民眾體驗浴佛儀式,展館內設有浴佛區,中間有一尊中型太子像,圍繞著五尊小太子像,花瓣型的台座上有佛具和花卉。(現場播放《浴佛偈》)民眾在禮拜供養後,可使用香湯來灌沐佛像,步驟是淋左肩、右肩、再左肩,藉由灌沐儀式來洗滌身心。如同法師所說:「其實在浴佛當下,也是在浴我們的這一顆心。」
每年浴佛節,各地皆舉行盛大法會,全省的佛教道場也會出動行動浴佛車,上百輛車子停在各地學校、公園和醫院等定點,提供民眾浴佛。甚至有許多中、南部青年,乾脆將擺有悉達多像的自製浴佛小水池背在身上,在佛館內完成啟程儀式後,便以徒步方式全省走透透。而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會舉辦10萬人浴佛法會活動,上百輛浴佛車將開往一同參與。
全台神佛共聚,同慶佛誕
除了浴佛法會,2012年佛誕節當天,佛館更邀請全台神佛一同相聚,一來慶祝佛陀聖誕,二來藉此聯誼交流。包含玄天上帝、保生大帝、電音三太子和關公等上百尊神明,連同轎子一起來到佛館,隊伍綿延數公里。當天佛館頓時鑼鼓喧天,神明的分身以七星步代表神明參拜,神轎也以「三進三出」的方式參禮佛祖,熱鬧非凡。法師表示:「這是星雲大師的理念,宗教是融合的,都為大眾謀福址,」不同宗教也能相互交流祝賀。
接著,每年的農曆4月15到7月15日期間,是佛教的「結夏安居」日,這是因為位於亞熱帶的印度,夏天雨季長達3個月,這時蟲蟻繁殖且草木旺盛,僧侶們多不外出,選擇在一處禪坐、念佛和自修,以免傷及動植物生長。 展廳現場,還展示了草木茂盛以及佛僧自修的相關場景,藉此傳達佛僧愛惜萬物的精神。
農曆7月‧孝道月
「目連救母」 悟輪迴、展孝心
時間來到農曆7月,一般被稱作「鬼月」,這也是佛教的「孝道月」,緣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根據《盂蘭盆經》,目犍連尊者的母親,在生前毀謗三寶,死後墜入地獄,他不忍母親受苦,得到佛陀指示,需在7月15日解夏當天,準備食物供養眾僧,就可讓母親脫離苦海。
對此,法師解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也就是指因果輪迴、善惡終報。因此,佛教在每年農曆7月舉行盂蘭盆法會,讓大眾透過香、花、燈、果,為父母祈福,展現孝心。在展區中,設有目犍連尊者的電動人型,背後的螢幕則播放「目連救母」的故事,接著母親的電動人型出現,兩人演出母子情誼。
盂蘭盆節是什麼?
農曆7月15日為盂蘭盆節,這緣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據《盂蘭盆經》記載,「盂蘭」的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的意思就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來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因此在這天,各地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準備香、花、燈、果,以此報謝父母慈愛之恩。
9月藥師佛聖誕╳11月阿彌陀佛聖誕
點燈 供燈,再為大眾祈福
農曆的9月30日,則是「藥師佛聖誕」,佛光山各地道場都會舉辦藥師法會,其中,點燈是重要的儀式,民眾手捧蓮花燈,許願後在佛前供燈。展區特別設置了點燈互動專區,民眾在螢幕上寫下姓名,檔案會投影在螢幕上,接著移入藥師佛身旁的光明燈,完成祈福儀式。
農曆11月17日的「阿彌陀佛聖誕」,各地舉行佛七法會,一方面慶祝彌陀聖誕,一方面透過誦《阿彌佛陀經》、念佛、繞佛、止靜和觀想等程序,為大眾祈願。
農曆12月8日‧法寶節
慶祝佛陀成道,吃臘八粥享平安
佛教一年中最後一個重要節日,就是農曆12月8日的「法寶節」,這天是佛陀的成道日。根據記載,佛陀成道前,曾經苦行六年未能成道,他體會到修行不是苦行就能成道,於是決定放棄苦行、回歸正道,當時他走到尼連禪河邊,因身體不堪負荷而倒地,幸好有位牧羊女給予乳糜,才逐漸恢復體力。之後,他在菩提樹下端坐,便在12月8日這天悟道成佛。
爾後到了這一天,信徒為了慶祝佛陀成道,佛教各寺院會以五榖、果物,煮成粥米,挨家挨戶地送到信徒家中,或由信徒到寺院享用。這碗粥被稱為「臘八粥」,佛光山的臘八粥也叫「平安粥」。目前佛館每天以粥代茶,供大眾食用,只要到樟樹林的滴水坊餐廳,就能享用。
走過一趟「佛教節慶常設館」,就像體驗了一整年的佛教活動。在展區的最後部分,佛館貼心設有「佛光法語求智慧」及「吉祥平安帶回家」互動區,讓民眾收穫滿滿地完成這一展館的旅程。
平安燈會‧嘉年華遊行‧煙火秀‧藝文展
2013春節 全台最受歡迎景點
除了這些佛教的節慶活動,農曆春節期間更是佛館的重要日子。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2013年春節期間,共有243萬人湧進佛館,成為全台最受歡迎景點。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想來佛館過年?原來佛館有許多熱鬧活動。
從大年初一到農曆29共29天,正是佛館最燦爛的日子。透過逾千盞燈籠及造型花燈,讓一棟棟建築,彷彿置身在燦爛燈海中。除此,過年期間也會舉辦三好嘉年華化妝遊行、大覺堂技藝表演,及藝文展覽。修持祈願則有新春朝山、抄經、上燈法會及千佛法會等活動。而平常不開放的鐘樓,也會在過年期間舉行叩鐘祈福,透過每一記鐘響,讓民眾許願。
一連29晚的萬人提燈大會
至於最讓大家引頸期盼的重頭戲,則是從除夕到月底、一連29個晚上的春節平安燈會,其中「創意提燈大會」,邀請民眾帶著自製的造型燈籠,一起參加遊行。燈會每天晚上7點,民眾先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觀賞10分鐘的璀璨煙火施放,接著大眾一起提燈自成佛大道,經佛光大道來到佛光山大雄寶殿前,進行獻燈祈福儀式。
每一個佛教節日,都蘊藏著深刻的願望祝福。來到佛館參與節慶活動,將能學習並實踐佛菩薩的普濟精神,也能藉此體悟不同人生。
大陸女孩的婚禮
受祈願文感動,情願千里迢迢辦婚禮
記者採訪當天,一名法師分享了兩場讓他印象深刻的婚禮。
一位是來自大陸深圳的女孩,名叫古梅花,有次來台灣出差時,偶然到了佛館的五和塔,讀了牆面上的祈願文後感動不已。不久,五和塔就接到她的預約電話,她和她的未婚夫李偉偉,決定到這邊舉行婚禮。即使雙方親友都不願過來,他們仍到五和塔結婚。他們說,在參與同齡朋友的婚禮中,發現婚禮形式總是重視排場,新人似乎不是焦點,他們厭倦這樣的形式,不斷找尋舉辦婚禮的意義和價值,思考著能不能有其他可能性。
佛化婚禮的程序讓他們感到安心愉悅,祈願文的內容則是發人省思且終身受用,因此千里迢迢來結婚,相當值得。今年10月結婚當天,原本他們以為會場將空空蕩蕩,結果當天來了一團大陸旅客,在門外瞧見自己的同胞,竟然選擇在這邊舉辦婚禮,一吆喝下,大家都熱情地擠進會場。等新娘一出場,看見滿滿的人,即使不認識,但真誠的祝福早已傳遞,又驚又喜的她,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
單親孩子的成年禮
18歲少年扛家計,「媽媽,換我來養你」
另一個是關於成年禮的故事。今年7月,一名單親媽媽帶著兒子袁龍恩,來舉辦18歲的成年禮,揭開一份溫馨的家人情誼。
患有心臟病及氣喘的媽媽,名叫陳宥珊,臨盆時一度難產,醫生當時宣告,若是執意生下將可能是畸型兒,她的性命也會危險。內心掙扎不已的她告訴自己,若是孩子生下非正常人,小孩就是她的菩薩,若能夠平安生下,那就是她最大的福報。於是她勇敢地告訴醫生:「孩子一定要保住!」幸好,最後母子兩人均安。
單親媽夜市擺攤 育三子女
在高雄瑞豐夜市擺攤賣冷飲的陳宥珊,含辛茹苦地養育三名子女,特別選大兒子滿18歲時,來五和塔舉行成年禮,希望透過法師的祝福,期許孩子成為一個負責任的青年。
當天在場的法師,勉勵袁龍恩要學做一個箱子,提得起、放得下;學做一隻彩筆,畫出自己的燦爛人生;學做一面鏡子,看清自己、並找到缺失;學做蠟燭,燃燒自己、也照亮別人。最後則是勉勵他,成年後要扛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當時在一旁的媽媽泛著淚光。因為自己身體不好,為了讓孩子早點學會照顧自己,她對兒女的管教更嚴格,三歲就要他們學會洗碗、拖地、做家事。站在台上的袁龍恩,穩重地對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從今天起,我會負起責任,換我來養您!」接著他走向媽媽,兩人深深擁抱,台下許多觀禮的人都被袁龍恩的孝心所感動,而頻頻拭淚。
如此動人的故事說也說不完,「每個星期都有人要來辦典禮,忙都忙不過來,」五和塔的工作人員透露,這幾個月來,預約人次不斷成長,甚至曾創下一天排滿三場典禮的紀錄。創造許多無價的溫馨回憶。
一趟巴西行,婚紗店與佛館結緣
替新人圓夢,更期盼能體悟婚姻的真諦
五和塔的典禮和整體環境設計,讓許多民眾留下深刻印象,而參與空間規畫、場地布置與攝影工作的團隊,就是知名的「青樺國際婚紗企業」。曾幫李登輝、陳水扁和馬英九三任總統,以及王永慶、張忠謀等企業名人拍照的青樺國際婚紗,以頂級形象聞名。2011年底起,青樺攝影團隊進駐佛館,負責五和塔的影像記錄和參與所有典禮活動。
為何青樺國際婚紗會跟佛館結緣?這得回溯到董事長蔡青樺10年前的巴西之旅。蔡青樺10年前偶然在巴西看到星雲大師在當地幫助貧民窟孩童受教育的「如來之子」計畫,法師們帶領孩童到寺院裡學習電腦和語言等課程,並建設簡易的足球場讓孩童們使用。
蔡青樺有感而發地說:「那趟旅程顛覆了我對佛教的認識,」於是蔡青樺便在巴西皈依,回國後積極參與佛光山台北道場的活動,每天晚上到道場走一趟,對她來說是忙碌工作中的心靈加油站,一有空時,她甚至到高雄佛光山禪修,住上兩、三天,沉澱身心靈。
受感化 以柔軟心經營家庭
星雲大師開風氣之先,於1960年為李奇茂先生、張光正小姐舉辦了第一場佛化婚禮,之後星雲大師建設佛館之際,曾經有人提問:「為什麼信奉基督教的年輕人會到教堂舉行婚禮,甚至人生中許多重要的活動也都在教堂舉行,佛教卻沒有這種風氣?」
當時蔡青樺心想:「成立公司30多年來,曾經幫十幾萬對新人圓夢,除了提供美麗的禮服和照片,希望他們也可以是菩提眷屬,彼此相愛、相容、相敬。」她談到自己結婚30多年來,透過佛教的感化,讓她在經營家庭關係中更有柔軟心,因此佛化婚禮的意義和重要性無法抹滅。
既溫馨又莊嚴的佛化婚禮
為籌辦五和塔喜慶之家,當時蔡青樺毅然決然放下在台北的事務,在佛光山整整住了兩年多,全心全意投入。「我在佛光山感受同心協力和集體創作的具體成果!」蔡青樺表示,她僅以經營青樺婚紗30年的經驗、接受師父們指導,融入佛教莊嚴性,才能完成目前溫馨的佛化婚禮。
在場地布置方面,蔡青樺分享,原本場內打算擺設木頭製椅,不過後來決定選用沙發椅,不僅觸感更溫暖,坐起來也更舒適,場地的花束,則是由「台北花苑」的設計師完成。為體貼新人,從2013年3月開始,首次啟用花電動新娘花車,由繽紛花朵裝飾的花車,從佛館的禮敬大廳一路駛往五和塔。典禮由內到外,都由專業人士經手,給予民眾高規格的服務。
從典禮中,看見人間佛教
不以營利為目的,推廣這個典禮,要讓大家看到人間佛教的理念。蔡青樺坦言,由於佛館是星雲大師念及眾生需要所建,因此舉辦婚禮和拍攝照片的收費,以星雲大師「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四給理念,所以收費相當平民化。
「每一場典禮,都有一場生命的感動,每一張全家福,也有大家的歡喜心,」直到現在,蔡青樺仍然台北、高雄兩地奔波,一個月最高坐八趟高鐵,就算工作忙碌,也幾乎參與每一場大大小小的典禮。有好幾次,她在旁邊跟著婚禮主角一起掉淚。對她來說,到佛館工作,不僅讓她找到生命依靠,也獲得更多歡喜。
慶祝生命最重要的一刻
辦典禮‧收藏幸福
而全球首創、且唯一的佛教禮堂在哪裡呢?答案也是佛館內的「五和塔」!開館兩年來,這裡已吸引50多對新人來此舉辦佛化婚禮,新人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大陸、印度、德國和澳洲等地,連本身信奉其他宗教的民眾,也曾選擇在此辦婚禮。
除了婚禮,五和塔也舉行壽誕、成年、毓麟(小孩滿月禮)、和畢業典禮等,至今舉辦過上百場以上的儀式。為何世界各地的人想要來這裡慶祝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一刻?五和塔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打造舉辦典禮的「喜慶之家」
規劃佛館期間,星雲大師有感於佛教缺少一個固定舉行典禮的場地,因此將五和塔打造成以佛教方式舉辦慶典的「喜慶之家」。多年來,星雲大師提倡「五和」理念,內容是:「自心和悅、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即是五和塔名稱的由來。
走進五和塔,典雅時尚又不失莊嚴的場景佈置,讓人驚艷。舖有紅色地毯的前方,是一座大理石紋路的佛龕,上面供奉著一尊金佛,與前方兩盞古典燈相照映。走道兩側,則是白紗串起的鮮花柱,一排排的軟墊沙發,看起來柔軟舒適。另一邊牆面上是一整面的祈願文內容,包含《為父母壽辰祈願文》《為毓麟兒祈願文》《佛化婚禮祈願文》和《為菩提眷屬祈願文》等,都是由星雲大師親筆撰寫,希望給民眾最深的祝福。
每場儀式由法師主持,並恭讀祈願文,星雲大師為了體貼大眾,所有的典禮時間,皆由民眾自行決定,祈願文的種類也有十幾種,符合大眾不同需求。典禮程序也依照民眾意願調整,希望民眾可以自在開心,享受過程中的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