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空軍保衛台灣的基本戰略是什麼?
答:基本戰略要從敵人的威脅講起。中共空軍戰鬥機五千多架,台灣所有戰鬥機加起來大概是四百架,兵力對比是十二比一,數量上我們是處於絕對的劣勢。從質量上分析,中共空軍主力還是米格十九(殲六),在東南亞沿海也有幾十架的米格二十一(殲七),這兩種飛機跟我們F104和F5E比較,它們的高空作戰性能此較好,我們的中低空性能和火力控制系統卻比較好。
綜合來看,我們是以劣勢兵力對抗優勢兵力,就必須在戰略上採取守勢,儘量減少決戰,以免逐次消耗。
問:如果中共發動空中攻擊,我們有多少勝算?
答:中共目前在東南沿海的空軍兵力部署,大約兩百架,但它在後方兩百五十海里到五百海里之間,有將近一千二百架戰機,一夜之間可以進駐到前線。而前線的基地,總共可以容得下一千六百架戰機進駐。
預警時間八分鐘
這聽起來是很大的一個數字,不過因為台灣的空間並不大,中共不可能一次發動所有飛機飛過來,真這樣做,飛機連轉彎都沒辦法了。它勢必是一波一波,逐次兩百架、兩百架的來,以我們現有的兵力和修護能力,應付這些入侵還不會有什麼問題。
實際上中共要採取任何行動,必然有所徵候,我們目前的優先工作,就是加強情報的搜集,來爭取足夠的預警時間。
問:如果中共沿海戰鬥機或是轟炸機突擊,多久就會飛到台灣?
答:最近的距離,大約只需要八分鐘。就因為預警時間短,我們平時除了必須加強情報搜集,台灣西部、甚至東部空軍基地,都保持二十四小時警戒待命,跑道頭都有飛機在警戒,隨時升空。另外,我們還採取二十四小時飛行,從拂曉到黃昏甚至到晚上都有飛機在空中,真有狀況時,馬上可以攔截。
除了飛機以外,空軍還可以運用所有防空武力,包括防炮、陸軍的飛彈、海軍艦艇上的飛彈,組成機、彈、炮的聯合防空,並由空軍來統一協調、管理、指揮。 問:在面臨戰爭一定要發生的時候,我們有多少實力可以將敵方的飛機先行摧毀在地上,或是摧毀它後勤的基地,使對方的侵略無法往下發展?
答:目前我們整個國軍還是採取守勢戰略,不主動對中共採取攻勢。但是現有的飛機,必要時可以飛到對岸,在兩百五十海里半徑以內沒有問題。事實上,敵人的陣地,就是在東南沿海距離台灣兩百五十海里這一帶。
問:我們的戰鬥機有些已經是五、六0年代發展出來的機種,空軍顯然也努力在維修、更新。但這些方法究竟能把老飛機提升到什麼水平?
答:F104戰機問世已經將近三十年,目前還在用,就是因為受中共對外政治壓力的影響,我們買不到新一代戰鬥機。此如說,我們在中美斷交以前,已經向美國表示,希望買他們的F20,或F16戰機。可是中美斷交後,美國受中共政治壓力,很明顯的表示違心之論,說中華民國不需要F20、F16這類新型戰鬥機。
兩岸的飛機都不年輕
至於F104,現階段還是最好的超音速攔截璣,任何天氣、不論白晝、黑夜都可以作戰,速度可達兩馬赫(二倍音速),跟現在中共的殲七、殲六比較,還是比較強。當然,它的年代是老,但經過我們維護人員不斷整修、檢查,始終保持在很妥善的狀況。即使,中共的殲六、殲七,也是二十五年以上的舊型飛機了。
問:我們現在還有沒有機會從歐洲或美國買到一些比較新的戰鬥機,有那些計畫在進行?
答:這方面的努力我們始終沒斷過。比如我們從民國七十年以後,每次跟友邦開高階層會議,都爭取新飛機。雖然現階段基於政治因素,成功的可能不大,但過幾年就不一定。譬如說,美國最新的ATF戰機出來以後,本來先進的F16就變得二流啦,然後我們自己的IDF戰機也出來了,既然我們可以做出跟F16同級的戰機,美國廠商就會說,人家台灣都可以自己造了,我們為什麼不賣呢?賣了還可以減少中美貿易逆差。廠商會對國會、國務院施壓力。
對歐洲來講也是一樣,假如能把政治瓶頸突破,也不是毫無希望。
問:我們現在要買空中預警機,有沒有成功?
答:我們在交涉,當然是希望花錢要值得,假如用很多錢,買並不符合經濟效益的裝備,我們當然不接受。
問:現在國人非常期盼的IDF戰機,什麼時侯可以交給空軍使用,有沒有確切的時間表?
答:有時間表。我只能說,在三、四年之內就可以使用了。
IDF與「建安計畫」
問:輿論界也常常猜測IDF引擎的推力不夠,可能只有一.二倍音速,比現在使用的F5E還慢。
答:不對不對,沒有沒有。絕對不只一.二倍。
問:空軍是否可以在這方面澄清一下?
答:IDF戰機當初可能是受到美國的影響,在速度、馬力上受到部分的限制。不過,我們發展IDF,還是以F16戰機的性能為目標。
ID機棲身小、重量輕,只因後來不斷要增加一些裝備,希望擴充它的性能,增加裝備,重量自然增加,影響速度,不過話說回頭,從將近二百次的試飛證實,IDF的速度還是相當快,早已到達空軍的最低需求,將來如果再增加推力,就會超過空軍的需求了。
問:空軍花了相當龐大的人力物力在發展相當神秘的「建安計畫」,究竟計畫的內涵是什麼?包括哪些單元?希望達成哪些功效?
答:台灣是一個海島,面對的敵人是廣大的中國大陸,原來我們所有空軍基地的主力都部署在西部,由於預警時間短到只有八到十分鐘,所以很容易遭受敵人的侵襲,除了空襲,中共地對地飛彈,也可能從對岸攻擊我們基地。
所以,我們就把一部分飛機轉到東部來,同時也可延伸我們作戰縱深,可進可退。移到東部以後,當然要考慮東部的安全問題,假如東部也同樣暴露在外面,中共從東邊來的海上攻擊,也會對我們有影響,所以「建安計畫」,就是在山裡面挖山洞,洞裡面除了擺飛機以外,還有修護人力,作戰指揮中心,可以長時間駐在裡面,是一個相當完整的保存戰力計畫。
問:目前進度怎麼樣?
答:主體工程在今年年底就可以完成,後續還有其它各種設施,大約在明年底就能夠全功能使用。
飛機失事與林賢順事件
問:近兩年來,空軍的林賢順飛到大陸去了,今年一口氣有三架F104失事,在這種情況下,空軍如何提升成員的士氣?
答:林賢順事件的發生,和F104的失事,新聞媒體、民意代表對空軍的責難,令人相當難以忍受。林賢順事件來請,我們是在處理上有些錯誤,但這是我們作業上的錯誤,報導卻說我們飛行人員生活不正常,完全是污蔑。
我們一直希望能減少飛機出事,曾經做過三個時段飛機失事率的統計,所謂失事率是以每十萬小時計算,早年最高失事率是三七.三,從六十九年到七十八年,平均失事率己降低到七.六五。
記得我還是飛行員的時侯,部隊換裝F86戰機,我那個中隊有一次四架飛機編隊飛行,其中三架撞上大屯山,一架逃回來了,沒人曉得。過沒多久,又有四架飛機編隊同時撞到楊梅山上,只因為當時戒嚴,不主動發新聞。我們飛行員自己瞭解,失事常常不是因為飛機老舊,而是因為天氣的突變,或者飛行員作不當所造成的,甚至有的是根本違背飛行規定,撞到水裡面。
幹我們這一行啊,不知道經歷過多少次危險,太多了,我開F104就出事跳過傘,跳傘第二天,我又繼續飛行。投效空軍就要有勇氣把飛行的危險置之度外,當作是一個事業,愛空軍,不要因為任何一點意外就失掉信心。你說飛機危險,的確是危險,一離地就危險,但恐怕高速公路開車所造成的失事,遠比飛行來得多。
招女飛行員
問:飛行員素質對空戰成敗很重要,現在國內飛行員普遍缺少,培養出一個好的飛行員更不容易,空軍總部這方面有沒有什麼應變措施?
答:招生不足,有飛機沒人來飛是很大的問題,所以前幾年我們已針對這個問題,向國防部提出報告,分析原因:第一,現在一般中學生甚至大學生身體狀況不能滿足空軍的要求,用功的人往往戴眼鏡的很多,視力比較差,不適合當飛行員。第二,他們認為飛行員是一個危險事業,一般家長也不贊成子女從事。第三是待遇問題。
我們研究了很多辦法,譬如說,希望改由小學畢業就進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從小把,身體鍛鍊好。第二個辦法就是招女生。去年政戰學校畢業,前三名是女生;華航這次送了兩個女生去學飛行,飛得最好的是女生;美國西點軍校考第一名的是女生,學生大隊長是女生。所以現在女生的能力最少跟男生一樣的,不加以運用很可惜。
至於生活管理,我認為沒什麼不一樣,現在男女之間很開放了嘛!沒什麼需要特殊管理的。
李登輝總統的關切
至於飛行員留不住,是全世界性的問題。近年因為民航業的發展,需要很多飛行員,民間用高薪來引誘,再加上空軍飛行員很辛苦,要警戒、要戰鬥、要做各種事情。民航飛行員大致上只要起飛、降落,就沒事了。
最近上級總算也支持,增加了空軍飛行員的待遇。
問:聽說李總統對空軍有一些看法。
答:他非常關心我們,希望要加強訓練,強調空軍要團結,
過去也許是新聞媒體報導的誤導,說空軍有「104派」、「F5派」,重要主管都是飛過F104的。其實,F104因為早到部隊,當時挑最好的飛行員到F104部隊去,留在空軍的時間也比較長,有些人逐步升到比較高的職位,像我,F104、F5都飛過,事實上並沒有分派系。
有些人又故意來挑撥,說什麼「不三不四不成軍」(不是三聯隊不是四聯隊不成空軍),這是謠言,也許李總統聽到了,就說空軍要團結。
問:是不是可以試著描繪空軍未來五年的藍圖?
答:未來五年,IDF戰機已經開始服役,如果國際政治情勢好轉,我們也許可以買到歐美更好的飛機,另外在反潛裝備方面,S2T整個計畫逐步完成,加上海軍的反潛直升機,在保護海運及反潛作戰上應該有相當的保障。
另外就是電子作戰裝備,最近的戰役都可以看得出來,將來作戰沒有電子裝備,獲勝的希望不大。
在人員方面,五年以後,飛行員、機務員所需要的人數,可能還到達不了,希望在剛才所提到的各種措施配合下,人員還不至於太缺。
持續戰的問題
空軍基地方面,增加新基地已不太可能,尤其是現在民意對環境保護那麼重視,現在台北、新竹、台南、屏東、花蓮、台東等基地,老百姓都在請願,說空軍飛機聲太吵了,空軍實在也找不出那些地方可以搬,所以目前只能儘量想辦法,減少噪音對老百姓的傷害。
最後就是持續戰的問題,人員、裝備、基地補給都是持續戰裡的一部分,我們判斷,如果以現有計畫投資,五年以後,除了老飛機零件有點困難以外,其他的問題都應該會逐漸得到解決。
(林蕙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