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的台北國際電腦展上,美國行動處理器大廠高通毫無疑問是主角。不僅高通總裁兼營運長史提夫‧莫蘭科夫(Steve Mollenkopf )特地首度來台演講;連高通總部高層在台灣出門拜訪客戶的專屬小巴,也漆著「Qualcomm」公司英文名稱,6月展覽期間,在台北街頭頻繁出現。每次經過,總讓眼尖的參展廠商議論紛紛,臆測高通和誰接洽生意。
一名業界人士說,不要說高通營運長,連這次一同前來的各部門主管,約個20分鐘的會議,都一改再改,超級不好找人。主要原因是這兩年全球手機銷售大爆發,行動晶片一缺貨,是求都求不到。正從PC轉型到行動領域的台灣科技廠商,自然爭先恐後想要鞏固和高通的關係。
高通市占第1,掌握新興市場
根據調查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分析,2012年全球行動處理器市場,高通囊括了43%市占為冠軍,第二、第三名則是自己設計行動處理器的蘋果、三星,各為16%、11%;昔日霸主英特爾則只有0.2%。
高通今年4月還調高2013財年財測目標,營收可達250億美元,授權行動裝置則是10.85億支,如此樂觀看待未來,就是因為掌握全球新興市場的手機換機潮。
「高通今年就是好到爆!」瑞銀投資研究執行副總裁程正樺指出,高通確立了在全球行動運算的霸主地位後,台廠和高通合作,對台廠來說就是利多。像台積電的營收亮眼,有頗高比例是靠高通出貨需求引爆。台積電業務開發組織長金正平,在電腦展上也向高通營運長幽默地說:「憑台積電的實力,可以讓高通再也不用煩惱蓋晶圓廠!」
至於手機大廠宏達電,今年初新任行銷長何永生一上任,也馬上宣布和高通展開深度行銷合作關係。可是,高通近年也因為積極進攻大陸市場,扶植出許多新秀。像是近兩年在大陸異軍突起的小米機,當初就是因為和高通策略合作成功,打著中國首發搭載高通高階處理器的機種做訴求,以高規低價賣出好成果。今年初,小米機正式來台上市,帶給台灣手機品牌不小衝擊。
長期負責經營兩岸客戶的高通執行副總裁,莫提‧蘭度琴塔拉(Murthy Renduchintala),本次參展時接受《遠見雜誌》專訪。他2000年就開始來台拜訪,每年固定來台三到四次,對台灣供應鏈伙伴非常熟悉。他強調,大陸廠商做手機,是投機,和一步一腳印的台灣廠商,還沒到相提並論的階段。他還有哪些第一手觀察?以下是採訪精華整理:
未來3到5年,全球行動工具市場會有什麼樣的大變化?我們認為,從低階、中階到高階一定會有全系列商品出現,彼此也會有明確的市場區隔。像是平板與筆電的價格區間,變動會非常廣,從最便宜的價位商品,像是大陸廠商出產的平板,到最貴的,例如蘋果iPad,都會有市場。
看好台灣在低價手機中勝出
台灣廠商要在此領域獲勝的關鍵,會是確實整合好手機和平板的軟體應用、硬體生態圈。蘋果為什麼做手機、平板都成功?很大原因是,蘋果的應用環境與應用採購能力,從來不會因為手機或平板電腦而有所區別,這是台灣業界必須學習了解的一點。未來不管是手機、平板、或智慧型手錶等,其他快推出的超輕薄型工具,消費者都會希望有一致的使用者體驗,省去重新學習的痛苦。
既然談到大陸平價手機與平板的衝擊,我也分析一下兩岸的競爭現況。現在所謂的低價手機,尤其是針對中國大陸與新興市場去做的,在我看來,它們大部分是投機商品,這樣的事業是不會長久的,他們只懂以量取勝。
相對來看,高通看到台灣的這些科技業伙伴擁有的,是獨特行銷與設計的技巧,包括產品設計、產品品質、以及使用者體驗,會讓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非常鮮明的印象,因此我仍看好台灣業者會在低價戰中勝出。
就我看來,宏達電、華碩、宏碁等公司表現都非常優秀。同時,他們也能善用高通以基本產品研發的平台,提供足夠的附加價值,帶來真正的市場差異,和不一樣的使用者體驗。
至於台灣廠商攻進大陸市場的狀況,我認為這些公司都已清楚體認大陸的商機。看看宏達電在大陸的前景,我覺得已能夠在一個充滿競爭力的平台上,提供很強的產品,目前表現相當成功。
宏達電的設計和行銷 較缺乏
至於高通給大陸和台灣這些伙伴的協助,有沒有誰比較多,或者不一樣的問題。我想先說明一下,高通提供給大陸廠商的參考解決方案 (QRD),是專門提供給不熟悉製造的新秀,幫助他們跨過製造手機的技術門檻。資歷深厚的台廠,面對這些製程根本不是問題。宏達電與宏碁等公司,目前最大的挑戰,是行銷通路與產品上市時的推廣。
所以,同樣是高通的伙伴,大陸的小米機,與台灣的宏達電,面對的挑戰就完全不同。小米還是新秀,宏達電則已經不希望消費者只買一支宏達電手機,他們希望消費者今天買下一支宏達電手機,兩年後會再買另一支,為此,他們絕對必須培養相當的品牌忠誠度。在這方面,我會希望宏達電多在創新設計上下功夫,像是提供一系列好用的新功能。事實上,我也認為台灣廠商的設計能力已經非常強。
在這方面,高通已經建構一個非常完整的遊戲、軟體生態圈,從遊戲、資安、數位信號方面等應用,非常多選擇。目前除了蘋果iOS沒辦法加入外,其他Google、微軟、黑莓等所有作業系統生態圈,高通都可以相容,OEM伙伴就不用擔心。
高規低價 才能攻進新興市場
高通在新興市場經營相當成功,我知道台灣廠商也對這些市場有興趣。建議是,縱然新興市場的連線環境,以及人民購買力,可能還沒辦法趕上歐美先進國家。但是根據調查,當地消費者,還是很想擁有一支和歐美消費者差不多的手機,拿過時產品銷售,他們也不會埋單。
這些人要求低價,期望卻很高。做中高階商品的台灣業者,會發現要在這種低階產品出頭,研發成本也不低。
高通這幾年因為在高階市場成果很好,所以把高階的設計簡化轉移到低價高規的市場去,不是太難。
在硬體設計方面,不論高階或低階,未來科技產品一定是螢幕變大、方便瀏覽,體積卻要薄,節能會是一大問題。高通這幾年一直積極解決節能的問題,因為我們不可能像以前做筆電那樣,有空間放進風扇,目前已經設計出超長壽命、也能自己散熱的節能裝置。
除了新興手機市場,物聯網是另一大焦點,高通目前也非常看好此趨勢。我們目前最有興趣的是,把每一種大家有興趣了解的資訊,都讓它變成連線裝置,透過行動網路、藍牙、或者Wi-Fi串聯。這些連線工具包括了健康監測工具、居家與辦公保全工具、甚至家電都有可能。我相信這些工具一旦串聯起來,展現出來的影響力會非常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