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到彰化,從古蹟美食看先人創意

6〉最適合鑑賞台灣之美的手藝

朱乙真
user

朱乙真

2013-06-27

瀏覽數 17,200+

到彰化,從古蹟美食看先人創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就是想在台灣玩

5月下旬,台北已經連續灰濛濛一個星期,偶爾下起毛毛細雨,大多數都是潮濕而悶熱的陰天,空氣中散發出霉霉的味道。搭高鐵南下,不消一個鐘頭就抵達台中,再搭車往南跨越大肚溪。

彰化到了!高照的豔陽,迎接悶了好久的台北客,乾淨清爽的好氣味,讓人心情馬上好了起來。「這就是彰化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彰化土生土長的文史工作者鄭武郎說,彰化一年比台北多了120幾天的晴天,讓每個彰化人,都樂觀開朗又有自信。

彰化早就是台灣發展觀光的重要主軸,近年來國外遊客旅遊彰化的人數不斷攀新高,尤其是從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還有歐美各地湧入自由行的背包客。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後,彰化更成為大陸各階層政府官員們,除了台北之外最常指名造訪的城市之一。

鹿港龍山寺朝聖/看泉州名匠精湛手藝

被稱為彰化「文化引路人」的鄭武郎,已經接待過4000多個世界各地遊客和團體,他認為,彰化境內還是鹿港最受遊客青睞。因為鹿港兼具文化和美食,有240多年歷史的古蹟和文化遺址,連中國的政府官員都甘願臣服。

當鄭武郎向大陸客人們介紹鹿港古蹟,最常被嗆「要看古蹟?鄭導,你到中國去,3個月都看不完!」鄭武郎總是回答,「鹿港古蹟走美而小的精緻路線」,尤其是歷史悠久的廟宇,每一組雕刻都暗藏密碼,解開密碼,就會明白先人的智慧和祝福,「我這樣一說,他們每個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台灣史上「一府、二鹿、三艋舺」的「二鹿」,就是彰化鹿港,和現在的台南安平、台北萬華一起被稱為台灣三大門戶。鹿港在清朝乾隆49年(西元1784年)成立正式商港,直到道光末年的60多年間,因海運蓬勃而繁榮一時,中國福建、泉州和漳州的居民渡海移民到鹿港,聚落迅速成長。人一多,文化、建築、美食順勢發展,成就能量豐富的鹿港。

因為渡海來台,必須經過俗稱「黑水溝」的台灣海峽,危險萬分,移民恭請神明保佑安全順利,使鹿港古蹟多以寺廟為主,小小的鹿港,佛寺廟宇超過300座。其中鹿港龍山寺是國家一級古蹟,旅遊美食聖經《米其林指南》發行的〈綠色旅遊指南台灣篇〉,把它評為三顆星。

鹿港龍山寺建於明末清初,主要祭祀觀音菩薩,乾隆51年(西元1786年)遷到現址,是台灣龍山寺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整體採用中國式傳統建築,結合當時泉州名匠精湛技術。戲台上方的藻井結構如蜘蛛網般,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的作品,完全以木樁相接,沒有用到一根釘子;八卦藻井設立在戲台,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八卦也有鎮邪、平安的意思。

天后宮媽祖誕辰/歐美背包客必遊慶典

鹿港天后宮則是全台唯一供奉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尊的廟宇,清朝雍正三年(西元1725 年)遷到現址,和鹿港龍山寺、鹿港文祠並列鹿港三大古蹟。早期鹿港居民靠海為生,天后宮成為信仰中心,香火鼎盛;廟方把歷年來信眾捐贈的金牌和黃金集合打造成一尊重達3000多兩的黃金媽祖,兩側還有純金的宮女隨侍,金光閃閃。

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誕辰,全台各地宮廟進香隊伍和陣頭,聚集在鹿港天后宮的盛況,被歐美背包客們選為必遊的節慶重點。想要感受鹿港傳統建築,鄭武郎建議到九曲巷逛逛。九曲巷以金盛巷最富盛名,彎曲特色最明顯,保存的也最完整。

「九曲」並非九個彎曲,而是形容巷道彎曲多折,當年主要為了防盜和阻絕強風。九曲巷迥異於台灣風景區多到氾濫的「老街」,沒有任何商業行為,只有濃濃純樸懷舊姿態的老建築,紅磚瓦間可以見到百年建築美學。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市場廟口古早味/價小吃大飽口福

除了古蹟,鹿港最為遊客稱道的,就是美食。因為靠海,擁有最鮮美的魚貨和海鮮。第一市場是鹿港在地美食的一級戰區,彰化縣政府「官方推薦美食」有:鴨肉羹、水晶餃、麵線糊、蝦丸、芋丸、肉圓、生炒五味、龍山肉羹、豬血麵線等,標榜只要100元就能吃上3種以上小吃,飽餐一頓。

天后宮周圍的廟口小吃就更精采了!「三番錦魯麵」的店面實在不起眼,走進店裡,連菜單都沒有,但這可是鹿港的百年名店!1918年就開張營業,雖然店名「光華亭」,反倒沒有「三番錦魯麵」來得響亮。

當年電話號碼為「003」,日語「三番」就是三號,據說當年辜振甫家族每逢宴會就會找「三番仔」到家裡掌廚,菜單上幾乎都會出現錦魯麵,久而久之,光華亭就被暱稱為「三番」,招牌當然就是錦魯麵。所謂「錦魯」,就是豐富多樣的菜色,包括木耳、魚板、花枝、蝦丸、肉絲、蛋等。

先把食材放進炒鍋拌炒,薄薄地勾芡後加入麵條再炒幾下,最後是一大杓每天慢火細熬的高湯。可以先嘗幾口原味,再加幾滴烏醋,試試看道地鹿港人的吃法。 光華亭另一道內行人「必點」,是不加粉的蚵仔煎,只有蛋汁和鮮蚵,吃得到海裡來的新鮮滋味。

天后宮旁少不了鹿港的古早味小吃:芋丸。農業時期,鹿港因為種植太多芋頭,一度生產過剩,農民為了不浪費糧食,索性把芋頭剉成細籤,包入豬後腿肉蒸熟,意外成為口耳相傳的鹿港好味道。還有俗稱「蝦猴」的螻蛄蝦。蝦猴是彰化縣沿海潮間帶特有的海產,雖然長相不好看,但只要裹上地瓜粉和九層塔,下鍋油炸到金黃色,簡單灑上胡椒粉,香味遠遠地就讓人口水直流,鹿港俗語「一隻蝦猴配三碗粥」,無論是配飯還是下酒,都非常對味。

「麵茶不稀奇,但你嘗過麵茶剉冰嗎?」鄭武郎大推用植物油拌炒麵粉、黑白芝麻和杏仁片的東華素食麵茶,超過攝氏30度的大熱天,一碗剉冰加上幾匙麵茶粉,再淋上黑糖膏,滋味特別又消暑。

距離天后宮沒多遠的「香霖當歸鴨」,則是鄭武郎的私房推薦,尤其是當地人才知道要點的炒米血,將米血蒸熟切塊,用豆瓣醬、蒜頭翻炒到入味,每份都是很酷的型男老闆現點現炒,火候、時間抓得準確,才不會過爛或不入味。

無怪乎當地人總是提醒遊客,到鹿港一定要空著肚子,否則鐵定會「嘴飽眼睛餓」,抱憾而歸。

單車賞花、葡萄隧道/台灣穀倉打造觀光產值

彰化自古被稱為「台灣穀倉」,也是台灣最重要的花卉和葡萄產地。趕上產業轉型腳步,彰化縣政府輔導業者和觀光結合,希望每個城鎮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有「花鄉」之稱的田尾鄉就是成功案例。田尾是台灣最大的花卉專業栽培區,2010年台北舉辦花卉博覽會時,田尾花卉撐起半邊天;每年12月到2月的旺季,公路兩旁一片花海,燦爛而壯觀。鄉內200多家花卉業者,把「公路花園」轉型為花卉休閒園區,遊客時興「大車換小車」,租輛賞花專用腳踏車,就可以享受踩踏之樂、徜徉花田。

目前政府正在推動夜間觀光,行銷庭園咖啡餐廳和香草餐,標榜泡壺花茶,就能在天上繁星的陪伴中,享受寧靜花香夜。埔心鄉的「路葡萄」,把葡萄園轉型為酒莊、觀光果園。年輕的黃老闆接手爺爺的葡萄莊園,從零開始學釀酒、品酒;為了遮蔽太陽而架設長50公尺、支架葡萄藤蔓的葡萄隧道,每年6、7月和11、12月葡萄旺季,隧道結實纍纍,意外成為最受歡迎的景點。

路葡萄酒莊簡單擺上幾張木頭桌椅,架起吧檯,很有在海島度假的Fu,王陽明主演的偶像劇《原來愛‧就是甜蜜》劇中的家,就是在路葡萄取景。專門提供蕈菇給王品集團、西華飯店等餐飲業者的蕈優生物科技公司,也加入轉型行列,成立「磨菇部落」生態休閒農場,顛覆許多人對傳統菇寮發霉臭味的刻板印象。強調DIY體驗種菇及採買「尚青」的有機菇,吸引不少遊客。

彰化縣政府也讓逐漸沒落的工業區轉型觀光工廠,彰濱工業區有台灣玻璃館、白蘭氏健康博物館、秀傳醫院博物館、緞帶王文化園區、大統醬油博物館5大主題博物館,強調體驗產品製作流程,看MIT(Made in Taiwan)的產地和源頭,推出結合健康檢查和觀光的兩天一夜行程,讓彰化旅遊更添現代元素。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