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王金平:面對衰退,立院必須積極建議政府

人物論壇:整合民意.因應變局─立法院的關鍵角色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2-12-14

瀏覽數 9,700+

王金平:面對衰退,立院必須積極建議政府
 

本文出自2012峰會專刊

當政府面對未來,重視大格局與理性的施政作為,遇到重視當下感覺的百姓民意,雙方必然有許多觀點上的歧異需要溝通與妥協。這時候,向來扮演民意喉舌,代理全民監督政府的立法院,就扮演著無比關鍵的橋梁角色。

2012年以來,國內輿論頻呼政府施政,但人民無感。究竟是政府聽不到百姓聲音?抑或是政府面對全球經濟景氣停滯、歐債危機等變局,以放眼未來的苦心做長期改革,民眾無法瞭解?立法院在此時,又該如何居中整合雙方意見,做出讓百姓與政府雙贏且有感的施政?

現任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與《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王力行特別針對此議題,在第10屆《遠見》雜誌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的午餐論壇上,展開一場精采的交流。

本場論壇主講人王金平,是中華民國憲政史上任期最長的立法院長,在立院資歷之深厚無人能及。早在1975年,他就已踏入政壇,曾經連續八屆連選連任國民黨立委。1993年,他並獲得國民黨提名競選第二屆立法院副院長當選;1999年當選為立法院院長,至今2012年已是第五次連選連任立法院院長。對於立法院歷年來的治理,立院法案審查監督與各方民意斡旋等任務,王院長扮演著幕後推手角色。

政府應重視非大陸市場

在本次論壇上,王金平強調全球正面臨經濟景氣變局,台灣飽受多方夾擊,已顯現在今年出口衰退數字上。立法院當下最懇切希望政府做出的改革,包括了積極和各國家地區展開區域經濟體談判;重視中國大陸以外市場;以及產學合作。

《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則在現場上指出,他曾在美國觀察當地總統大選,發現美國國會議長的執政合作偏好,即可看出哪一位總統候選人較有希望勝出,足證國會議長對國家的影響力。

同時,他認為美國國力,是一個持續下降狀況,主要與民主政治帶來的負面效應有關。可是台灣發展沒有200年,很快傳染到美國的民主病,像是逢漲價必反、逢中國必反、逢馬必反等,他希望以此期許王院長,身為一個需要隨時以公正客觀角度,兼容各界民意的國會議長,應該帶給台灣一個更健康的兩黨政治,以及立院生態。

以下即是本次論壇,王金平演講以及和現場主持人王力行、台下聽眾對談的精華內容。

歐債危機,主要是財政與經濟上

身為一個國會議長,如何順利安穩在立院推展各項立法提案與預算審查,是個非常艱難且吃重的任務,像是2012年預算,立法院就有5000案要審理,比以往約3000案更多。只能說一切歡喜做,甘願受。同時,今年狀況很不一樣,需要因應變局,整合民意。

今年世界改變非常之大,像是美國聯準會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陸續施行QE1(第一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與QE2,到今年剛施行QE3,引來一股熱錢,將會帶來全球原物料高漲問題。同時間,歐債危機影響層面也相當大,有人說,這個危機可能導致歐元區解體,或者希臘退出歐盟等,這些都是全球迫切需要共同面對解決的難題。

在我看來,歐債帶來的危機,主要是財政上與經濟上的。還好,歐盟銀行在9月已經宣告無限制收購三年期內公債,以穩定歐元匯率,也相對壓制了歐洲國家的舉債程度。

不過,2012年IMF東京年會上也宣告,歐盟明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僅0.2%。當歐盟地區沒有強而有力的進口與購買能力,扮演消費火車頭,大陸出口歐洲都已受到歐洲經濟停滯影響,而台灣面臨了這些美國熱錢,歐債問題的夾擊,同時和大陸經貿體系依賴太深,更加辛苦,要承受這麼多的連帶影響。

美牛、油電雙漲擾台

在國內方面,馬總統在2012年勝選連任之後,任用了陳冲擔任行政院院長,推出了標榜安心的內閣陣容,希望讓人民安心,每個機構都穩定與安心。這個安心的結果,也衍生出幾個問題。首先是積極展開美牛談判,其中美國牛肉可能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疑慮,進口控管上需要合理解決。另外,油電雙漲的衝擊也相當的大。最後,就是前財政部長劉憶如推出的證所稅,也是馬總統的堅持。

不過,我們看看這三個問題,可以說雖是基於善意出發,卻也相當困擾各種產業經濟情勢。但這些改變必須在合理適當的狀況下推動才能完成,像是後來立法院代表產業界提議油價電價要分段漲等,總統在決策上也展開了善意回應,也讓國內輿論局勢相對穩定。所以在這個時候,立法院的確需要更積極扮演監督,與建議政府角色。

四方針,解救台灣經濟困境

針對未來台灣經濟發展的各種困擾,我個人在此總結為四句話,第一是要積極參與區域經濟體。第二是要跟各個國家地區展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簽署,這是政府一直在努力,也是立院積極主張的。第三是產學方面密切合作,也就是教育界與產業界要密切合作,否則會發生企業人才荒。

第四是重點市場地區的開拓,目前台灣過於關注大陸,其實,除了大陸這個關鍵市場以外,中東歐盟等更加有消費力的市場,也必須重視與積極開拓。而至於美牛問題,能否讓全民吃得安心,以及證所稅如何施行最符合民意,以免激發民眾抗爭,也都是立法院希望居中協調,反應民意,積極給政府建議的任務。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接著來談談何謂民意。民意,就是國內所有人對於政府公共政策與議題的意見與態度。這方面可分為四種,首先是一般百姓的民意,他們對公共政策的看法,也許欠缺資源與專業能力去做深入了解。第二種是民間團體,這方面有資源,也不是很多,另外也有民間團體是以專家學者介入,但卻是基於本身立場出發。第三種,就是純粹專家學者的民意,這種民意雖有專業,但是也比較欠缺資源做瞭解。第四種則是政府機構,他們當然有專業能力與資源,但是施政時,未必能掌握到其他人的民意。

所以當政府機構施政,如果掌握不了民意,就可能造成全民無感,即便經濟狀況還不錯,大家無法感受。人民需求是什麼,政府掌握不到,就無法感動民心。在這方面,立法院就必須積極整合民意,扮演好溝通平台的角色,把所有人民的意見反應給政府,多做監督,以便協助政府做好各種政策的決定。

立法院審查許多法律,預算,對國家的許多政策做出抉擇,都是站在反應民意的基礎上。而一個政黨是否能繼續執政,最後的大權還是掌握在有選票的選民身上,因此任何施政,都需要積極朝野溝通整合。

國內朝野對立目前甚是厲害,如何整合雙方意見,國會議長的確必須在立院內負起部分責任,做好調解,以避免無謂的內耗,也讓政府發揮該有的作為。在野黨,我也希望能有理性的監督,任何批判後面,都應該同時推出實質具體的決策方案來改善。這樣才有正面的改進。

執政黨也一定要有誠意接納在野黨意見,這樣國會才能渾然融為一體,一起為人民整體的福祉努力。

現場交流〉 整合政黨意見,2012預計通過6000案

《遠見》雜誌創辦人王力行:立法院長如何適當梳理民意?決定哪些是真正重要?立法院長王金平:我個人認為,不論是一般選民或利益團體、或在野黨的民意,都是值得重視的,我也都有接觸。而我目前最積極要整合政黨的意見,畢竟政黨意見裡,有包容了許多一般百姓與利益團體的意見,最需要中間來回討論妥協,才能扮演好政府溝通橋梁。

王力行:立法院現在法案通過的速度,似乎相當緩慢?

王金平:我認為並不如此,因為法案要經過三讀,並請總統通過實施,才算一個法案完成,中間流程本來就漫長。2012年預計要審查通過的有5000案,相對於往年一年約3000案,我認為並不少,而且100案裡面通過的平均有八成二。今年上半年第一會期成果看來不太好,但是我保證下半年會通過幾倍於上半年的法案數。

王力行:現在做公務員不容易,得隨時被輿論檢討。許多人不想來。不知王院長認為,該如何讓優秀人才到政府體系來?

王金平:首先薪水夠不夠高,就會是個重要的問題,而且還要忍受立委質詢;需作財產申報等,相當辛苦,也會導致精英不願進來當政務官。我建議,政務官的財產申報應該視必要才公開,適度保護隱私仍然重要。

現場提問:關於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的事情。可否多談談,政府最近為何要積極推動募資國發生技基金?

王金平:我個人觀察在於新藥開發不容易,要經過很多期臨床試驗,耗費成本甚巨,因此一般企業不太願意參與,需要政府居中協調,一起投資。但是我認為新藥與生技產業,將是全球下一波最有榮景的產業之一。

民主制度會在大陸萌芽生長

現場提問:華人世界推動民主是否有困難?台灣的做法,是否有特別值得借鏡之處?

王金平:華人5000年都是皇族威權政治,到最近100年才出現民主國家體制,當然有轉變較慢的問題。不過,台灣早在1970年代,就有許多留學生至歐美先進民主國家學習。在此同時,政府開始實施解嚴,開放報禁、黨禁,萬年國代退職、總統直選等措施。

一直到今天,台灣的民主政治還是在努力進步的階段,也經過了兩次政黨輪替,一次是2000年,一次是2008年,是完全符合美國政治學大師杭亭頓,他所對民主政治國家進入成熟階段的定義,也就是兩次和平政權轉移。今天,我們台灣民主繼續走,雖然未必完全符合大家的期待,也很希望在未來不斷精進。

至於大陸民主該怎麼做?我感覺整個局勢發展,現在那麼多大陸留學生去到歐美國家學習,加上起碼100多萬個台商與台灣人在大陸工作,都會自自然然地把歐美民主觀念帶進去。相信總有一天,民主制度會在大陸萌芽生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