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近日來一連串的政治紛動中,最令人寄予深切期望,可是迄今仍然看不見明白動作的新發展,可能就算是新黨組成一事了。
雖然,自解嚴之後,台灣地區的新政黨首以雨後春筍般的速度,迅速冒出了大約四十個左右;但是,目前真正在政治上能夠發揮政黨力量的,仍然只有執政的國民黨,與在野的民進黨兩個大黨。
四月底,被民進黨掃地出門的朱高正,在聯合報發表了連載兩天的長文--「我對另組新黨的沈思」,引起了社會大眾極大的注意。
朱高正在其長文中,深入地剖析了他為什麼有意籌組新政黨的理由。但是,他只是從第三大黨能提供社會大眾第三種選擇的角度,來分析新黨的價值。
第三黨進退有據
其實,新黨對國民黨與民進黨,也各有好處;確是刻不容緩的救亡圖存之策。也難怪在國民黨方面,由「愛盟」、「歸國學友會」與「新國民黨連線」三派人馬合組成立的新政治性社團--「中愛盟」,也在明示「目前絕不組黨」的情況下,並不排除「未來組成新黨」的可能性。
就民進黨而言,朱高正一系人馬如果真能結合一批社會菁英,組成新黨,將能吸收許多社會上對執政黨不滿,但是卻不願參加民進黨的知識分子,來參與政治。在反對台獨、強調理性、熱中社會政策批判的原則下,進則可能逐漸成為有執政能力的大黨,退則亦至少可與民進黨結合,成為取代國民黨的未來聯合政府之一部分。使民進黨取得執政權的機會大為增進。
就國民黨而言,如果新「中愛盟」的趙少康等人另組成「新國民黨」,都將可望維持執政黨過去一貫的反共、反台獨、堅持自由經濟與民主政治的大政綱領。但是,新分裂出來的政黨將能「公開」而「坦率」的進行對「舊國民黨」的批判,使國民黨的舊體系成為被犧牲的祭品,來成就一個新的中華民國執政黨,維持住執政黨的一脈香煙於長久;其情況實一如一次全面的清黨行動。
但是,為什麼朱高正迄今仍未能正式籌組新黨?為什麼趙少康或新中愛盟迄今也未有明白的組黨宣布呢?
不必組黨,只消清黨
就朱高正來說,其籌組新黨的困難有二:第一、錢。第二、人。因為與企業界新生代的接觸仍然淺少,新黨的經費難籌,不能再走上民進黨「窮措大」的老路。又因為朱本人的形象仍然在吸引知識分子上有其極限,單靠雲林老家的忠實黨友,亦難實踐其新黨理念。
就國民黨內新生勢力而言,如今由於李登輝主席的一再出紕漏,形象日絀,使得這批人馬興起了「不必組黨,只消清黨」的念頭。的確,執政黨已有根深柢固的組織基礎,又有廣泛豐富的黨營企業資源,如果能夠推動真正的黨內民主,達到「一新黨魂」的清黨目標,又何必去另組新黨,徒然背負起「叛黨」的罪名呢?
在這樣的現實考慮之下,「新黨」,我們恐怕還得繼續等待一陣子了。
(傅崑成為台大法律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