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0年代是環境保護的世代」,這句話已不再只是環保運動狂熱分子的口號了。一位美國公共政策學者最近說:「環保將是九0年代對企業界意義最重大的一件事。」使污染控制做到比政府規定的還要好。
企業環保化敵為友
或許多數企業對這種說法還抱持著將信將疑的態度,但是觸覺靈敏的業者早已站在起跑線上了。例如:
--杜邦喧布將逐步停止製造氯氟化碳,因為這種氣體可能會破壞地球的臭氧層。這個決定將使該公司每年損失七億五千萬美元的收入。
--麥當勞自許為環保知識的平民教育家,大力推廣紙類和塑膠製品的回收。
--3M投下巨資改善生產設備,使污染控制做到比政府規定的還要好。
--生產衛浴用品的寶鹼公司和一部分腦筋動得快的業者,開始將自己的產品定位在「與環保為友」的形象上,以博取消費者的青睞。
這些行動反映出一個趨勢,就是企業界已經發現,與環保界化敵為友,聯手挽救奄奄一息的地球,是最新的生財之道。
美國加州州政府主計長、「凡德茲信條(紀念一九八九年夏天油輪污染阿拉斯加海域事件)」起草人蓋瑞.戴維斯說:「政府法規和民眾對環保的要求都會越來越嚴格,各公司遲早得改變態度,但是領先負起環保責任的公司,可以搶到較大的市場,並獲得最大的利益。」
環保行動能為企業帶來利潤的說法,縱然還有待觀察,但是環保法規一定會越來越嚴,卻是毫無疑問的。環保工程學者雷斯特.萊夫說:「如果今天你蓋一座工廠,只能勉強通過環保規定,我敢保證,明天你就得付出更多的錢來補救。」
去年四月剛上任的杜邦公司總裁艾德格,烏拉,以「零污染」做為公司經營的最高目標,可算是這個趨勢的先驅者。
以氯氟化碳為例,艾德格說:「雖然我認為證明氯氟化碳會破壞地球臭氧層的科學證據不夠充分,但只要有這個可能性,我們就得想辦法。」
多一條財路
該公司一方面宣布,杜邦將跑在美國政府的法規之前,自動在二000年以前完全停止生產氯氟化碳;同時曲於氯氟化碳可做清潔劑、噴霧劑、冰箱冷媒等,用途極為廣泛,杜邦準備投資十億元研究它的代用品,目前已投資的金額是一億七千萬元。
此外,杜邦每年光是花在一般性污染防制的研究經費是五千萬元,難怪即使深具使命感的總裁艾德格都不得不承認,巨額的環保投資將嚴重影響公司未來幾年的利潤。不過,他仍堅信,這些努力終究會使杜邦得利。
事實上,杜邦已經在環保中找到了賺錢的門道。例如,該公司最近成立了一個工業安全和環保資源部門。專門利用本身做污染防制的經驗,協助其他業者處理有毒廢水。總公司估計這門新生意的年營業額是十億元。
另一筆意外之財則來自廢物利用。由於民眾抗議該公司傾倒在紐澤西外海的酸性含鐵雜質污染海洋,該公司被迫動腦筋,想到把這種雜質賣給廢水處理廠,因而又多了一條財路。 以生產錄影帶和高敏感度錄音帶著稱的3M公司,則從污染防制中發現了省錢之道。
該公司自一九七五年起,推動了一個「污染防制贏的策略」,儘量在防污的同時達到省錢的目的。結果發現以往任由揮發、危害空氣的溶解劑,可以回收使用,或以水溶性溶劑取代,因而省下裝置控制空氣污染設備的經費。
不僅是這些重污染的工業改變觀念,由消極地清理自己所製造的污染,轉為積極地預防;直接與消費者接觸的商品,更是喊出:「參與環保,由購買本公司產品做起!」
建築業也低頭
西德早從八0年代起,就開始推動「綠色消費運動」。西德政府的做法,是發給有益於環境的產品一枚「藍天使」徽章,鼓勵消費者購買。十年來,已成功地改變了消費者的購買習慣。目前西德市面上,約有三千種有「藍天使」標誌的產品;消費者買東西前都會先看看,認明標誌才買。
在德國的啤酒之鄉巴伐利亞,最近發生酒客抨擊名牌啤酒Wagner酒瓶瓶頸上的鋁製銀色飾環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因而罷喝的事件;廠商立刻從善如流,改用紙環,生意較前更盛,且省了一大筆包裝支出,其他酒廠見機也紛紛跟進。
甚至連建築業都不得不向環保壓力低頭。西德中央土地信託銀行去年宣布,只支持合乎環保要求的建築貸款申請。由於這家銀行專門負責大型建築貸款,因此未做好環保計畫的建築,在西德可以說是注定出局了。
這一波綠色浪潮也逐漸席捲了英國。行銷專家約翰.艾金頓調查市售消費產品,選出其中無害於生態者,彙編成書;這本題為「綠色消費指南」的書,去年連續九個月名列倫敦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中。影響所及,「零售商都一窩風搶著「比綠」。」英國一位環保顧問略帶嘲諷地說。
以「綠」為號召
搶搭這班綠色快車的企業往往收獲豐碩。德國電池製造商Varta,引進一種既不含水銀,也不含鎘的電池,短短數月間,它在英國超市中的市場占有率就從五%躍升至一五%。
德國家電公司AEG,推出一種號稱可以比別的廠牌節省洗潔精用量的新型洗衣機,始終不得消費者青睞。自從打出「更清潔的魚,要靠省用洗潔精的洗衣機!」的廣告後,銷路立刻大增。
瑞典紙業公司Svenska Cellulosa的子公司寶德(Peaudouce),去年一月間,在英國推出不用有毒氯氣漂白的紙尿片,市場占有率立刻增加三%,而且迫使世界紙尿片巨人寶鹼公司改進技術。
美國,是綠色浪潮的下一站。
根據一家產品設計顧問公司在去年七月做的調查,七七%的美國消費者表示,企業的環保形象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慾。因此,Arco汽油、高露潔(Colgate)化工、寶鹼衛浴產品,也紛紛以「綠」為號召。
麥當勞以身作則
最近寶鹼首度推出五00CC小紙盒裝、濃縮的綿綿牌衣物柔軟精,供消費者回家自行稀釋成一五00CC的正規品使用。由於包裝比以前小了七五%,價錢也就減了一0%,但最吸引顧客的卻是紙盒上的廣告:「若要環境好,包裝就要小」。
全美竄升最快的平價百貨公司威瑪Wal-Mart,要求經常來往的七百家供應商,多提供再生製品,或可再生的產品。其中的一百家真的照做了,其他各家連鎖雜貨店也都有意跟進。
全世界最大的遠食連鎖店麥當勞,則自許為環保觀念的教育家。麥當勞每天製造出來的紙類和保利龍垃圾數量相當驚人,因此該公司開始研究減少垃圾的方法,結論是改進容器和回收使用並進。
僅是將每根吸管減輕二0%,麥當勞全美連鎖店一年就減少了一百萬磅的垃圾。同時,它也開始教育顧客垃圾回收的觀念。
自去年十月起,麥當勞在美國東北部數州,挑選了一百家分店,開始使用再生紙製成的餐巾紙和外帶餐盒;並且要求顧客,吃完要把保利龍容器丟在不同的垃圾箱裡,以備回收使用。
麥當勞的環保專家謝比.葉斯羅認為,原本是可分解的紙類,在垃圾掩埋場壓縮後,往往會變成不透氧、幾十年無法分解到土壤中的廢物,相形之下,保利龍由於可以百分之百回收使用,反而是較有利於環境的東西。
但是一般人厭惡保利龍的心態一時難以改變,因此麥當勞發起了全面的宣傳活動--在遞給顧客的每個餐盤中放置說明書、發傳單、寄信給學校老師、做廣告 由於麥當勞在全美一年有一千八百萬顧客,這個活動可說是規模龐大的全民環保教育。
環保人士受重視
西德的麥當勞卻採取南轅北轍的環保策略。它在一九八八年即已宣布向保利龍告別,比歐洲共同市場所定的保利龍大限(一九九五年)還早了七年!
西德麥當勞表示,目前它們所用的免洗餐具,在製造過程中,已不再使用氯氟化碳來充氣,而改採戊烷,在可見的未來,將改採對大氣更無害的氮氣來充氣製作。
然而環保人士抨擊一部分商品的綠色訴求只是譁眾取寵、華而不實;他們認為企業界如果真正想做環保,必須與環保界合作,經常對話,要聘請環保專家擔任公司的高階主管,並且做一切決策時,從開始就要考慮到環境影響。
這些聽來相當嚴格的要求,卻已被不少大企業採納。在環保觀念前進的西德,拜耳製藥廠早在一九0一年就已成立防治廢水組織;十二年後又成立廢氣監察部門,如今在它六萬五千名員工中,環保部門占了八百名。
近來,環保人士在美國的大企業中,也漸受重視。例如,寶鹼公司的環保主管正是組織一九七0年地球日的環保活躍人士;有些企業甚至雇用「綠色和平組織」的激進分子,負責環保部門。杜邦更有一位環保信徒做總裁,到處宣揚「企業環保主義」。
一九九0年四月二十二日是地球環保日二十週年紀念,全世界將有一億人參與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組織慶祝活動的總負責人丹尼斯.海斯說:「我們希望與環保紀錄良好的企業合作,尋求支援。」蘋果和惠普兩家電腦公司已經響應,捐助辦活動所需設備,甚至美國化學品製造業工會也印發了宣傳品,鼓勵廠商贊助地球日活動。
地球的環境污染越來越惡化,工業界不慎造成的污染災禍一件比一件嚴重;即使本來不注意環保的一般民眾,也漸漸有了警覺心。去年夏天油輪污染阿拉斯加海域的事件發生後,全美民眾痛定思痛;紐約時報和哥倫比亞電視公司新聞部做的一項調查發現,有七九%的人贊成改善環境應不計代價,反對者只有一八%,比一九八一年的四五%對四二%,兩者形勢大變。
綠色,是九0年代的政治色彩,更是企業生存競爭的色彩。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一批探知水溫的業者,早已快樂地逐浪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