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接受挑戰!相信自己的優勢

贏在態度2〉台灣萊雅總裁 陳敏慧

王一芝
user

王一芝

2012-07-30

瀏覽數 22,150+

接受挑戰!相信自己的優勢
 

本文出自 2012 / 8月號雜誌 年輕人憑什麼贏

很明顯地,萊雅總部把台灣定位為國際人才的搖籃,尤其是亞太地區,只要有職缺,台灣人必然是首選。這也是大老闆賦予我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把台灣人才推向國際。

我觀察,台灣年輕人很難被取代、而且受到老外讚賞的優勢有三項。

台灣人包容、易溝通、具執行力

第一是包容性和開放性。台灣人非常open-minded,或許是海島性格使然,也可能是歷史情結影響,台灣人接觸過不同的文化,深受日本文化影響,很多台灣人又接受過美國教育,萊雅又是歐商之一,引進相當程度的歐洲文化,使得台灣人才的文化接觸面相當廣,非常適合在國際企業發展。

身為一個國際企業,萊雅很重視差異性,唯有多元文化背景,才能激發更多創意。

第二,台灣人骨子裡都有企業家精神,那是很強的執行力,光有創意沒有用,必須要能夠執行。很多國家的人才,就缺乏這樣的能力,做事拖拖拉拉,不停找各種理由,過程中發生問題,也不會主動向老闆回報。

但如果賦予台灣人一個任務,他一定會使命必達地完成,不會找任何理由推託。就像我,不管老闆要求我做幾分,我一定想辦法比老闆要的多一分。

第三,台灣人比較容易溝通。台灣的民族性格不大與人爭辯,在溝通的過程裡,不會拐彎抹角,表達算是清楚易懂。

有些國家的人,老喜歡找一些理由推託,或者答案其實是「不」,但卻不願意說不,台灣人如果沒辦法做,就會直接說。所以萊雅總部的人會覺得,和台灣人做事,或帶領台灣人做事,相對容易多了。

我挑選人才,首重領導力和企業家精神。領導力並不光是帶人,還要Make things happen(讓事情發生),看他如何運用周遭的資源達成使命,怎麼樣不氣餒,可以經得起挫敗。企業家精神指的是,能否冒險,把極小資源極大化,還能吃苦耐勞,這都是我在面試訪談中相當重視的能力。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另外,和其他人相處的能力也很重要,因為在大組織裡,不可能單槍匹馬當個人英雄,絕對需要和他人團結作戰。

很多外派的台灣人,都跟我有類似想法,台灣人雖然執行力強,但經常埋頭苦幹,我認為偶爾也該抬起頭來,敲敲老闆的門,適度讓他知道你做了些什麼事,解決了什麼問題。

再來,或許因為從小教育的關係,台灣人比較不會辯論和據理力爭,思考方式都是選擇題,很少辯論題,但是在國際企業裡,都是透過交互的辯論激盪,找到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裡,台灣人通常比較安靜,沒辦法從不同角度、思惟提出意見,這是亟待加強的地方。

我認為,成功的定義就是追求夢想,每個人都有不同夢想,只要達成夢想,就是成功。

累積完整經驗 但不要害怕改變

現在台灣年輕人迷失的過程稍微長一點,甚至到了大學,都不知道未來想做什麼。我建議,年輕人必須花一點時間追尋自己的夢想和興趣。

有一天,我19歲的大兒子在為畢業後的工作做抉擇,他問我:「這是我的專長,但不是我的興趣,我該選擇擅長的工作嗎?」我回答他,應該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因為工作是一輩子的事,不能沒有熱情;但專長是可以學習的,總有一天,興趣可以變專長。

年輕人最忌諱的是,沒有累積足夠的經驗,就半途而廢,所謂「滾石不生苔」,如果不停換工作,放棄學習,絕對無法練就一番高深的功夫。

但也不能害怕改變,每一次的改變和變動,都能夠創造另一個機會。我很驚訝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和以前不太一樣,當公司多賦予他一種任務時,他不認為是一種肯定和激勵,反而覺得是負擔,不假思索就拒絕。

我真心相信,只要願意面對變動、接受挑戰,一次變動就是一扇新的窗,當你眼前這扇窗開了後,另一扇窗、下一扇窗,就會跟著一直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