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中國強援:栽培東協基礎建設

加一東協,是加一個市場腹地

彭漣漪、邱莉燕
user

彭漣漪、邱莉燕

2012-05-16

瀏覽數 16,500+

中國強援:栽培東協基礎建設
 

本文出自2012東協投資專刊

最能把抽象的合作概念,具體實踐的,莫過於論壇中所安排的中國東協合作專案的簽約儀式。

這次簽約項目總共18個,簽約金額達48.96億美元(約新台幣1444億元)。金額最高的是1.5億美元的馬來西亞電信公司高速寬頻建設,合作雙方為中國知名的網通設備大廠中興通訊,以及馬來西亞PACKET ONE公司。

另外還包括,中國華電集團和中國進出口銀行,聯手為柬埔寨首都金邊附近的額勒賽河下游水電站提供擔保;廣西萬緣公司和越南盛龍投資公司聯手,在越南設立中國優質商品展示中心,簽約金7350萬美元。

在場觀禮的汶萊外交與貿易部常祕林玉輝,不禁微笑說:「目前中國和東盟的合作,是遍地開花。」

雙邊交互投資,提升區域工業化、都市化 新成立的自由貿易區,第二個關鍵字,則是「潛力」。目前中國已是東協的第三大貿易伙伴,東協是中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雙方都是彼此重要的外資來源地和市場,未來潛力更會無窮。

寮國工業貿易部副部長肯瑪妮.奔舍納就表示,雙邊的貿易額將會隨著自貿區的建成而增加,目前中國和東協國家都在經歷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市場規模會不斷擴大。

雙邊的直接投資,像比賽式地一直加碼,更凸顯了東協加一的潛力還沒完全發揮。中國對東協的直接投資,增長幅度很大,從2003年的2.3億美元,增長到了2008年的21.8億美元,增長近9倍。2008年的投資金額,比前一年增長了125%。

而東協投資中國,在2008年達到54.6億美元,比同期增長了25%。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副部長拿督慕克力認為,在未來的三到五年,東協陸續將會有更多的領域的投資被打開。「建築、電信、金融、教育、醫療、旅遊、IT等,在這些領域,就可以真正實現資本的自由流動,」拿督慕克力說。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對外成立東盟基金

援建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菲律賓財政部部長特維斯在出席南寧東盟論壇就指出在菲律賓,中國支援了價值20億美元(約新台幣590億元)的基建專案。菲律賓從鐵路到其他的基礎設施,都得到了中國的財政支援。

馬來西亞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院院長葉安侃指出,中國簽訂協議,將投資100億美元在東協,另撥出150億美元協助各國做基礎建設,「中國正成為東盟主要的策略伙伴,以及此區域經濟成功的關鍵角色。」

中國為了與東協相連,連農業、工業、服務等產業政策都一起做了調整,而且規劃之仔細,令人讚歎。 以農業為例,由於東協同類農產品已可直接進口、享有零關稅的競爭,廣西已重點調整農業結構,逐步控制荔枝、龍眼等東南亞也生產的農業產品種植面積,而擴大柑橘、葡萄等亞熱帶、溫帶水果,並大力發展東協需要的大蒜、洋蔥、馬鈴薯、生薑等的種植。希望中國與東協各國能市場互補,而不是進入廝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