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操盤觀點2〉瀚亞中國基金經理人 林元平

陸股題材看長多 中國基金漲勢可期

遠見雜誌
user

遠見雜誌

2012-04-11

瀏覽數 22,700+

操盤觀點2〉瀚亞中國基金經理人 林元平
 

本文出自2012中國投資專刊

這張被投資界視為最嚴格的國際證照,需通過三級考試、至少四年才能完成課程,目前,全台灣只有600多人有資格印這三個小字。 畢業於台大人類學系、經濟學研究所,現年40歲的林元平,8年前正式跨入投資研究界,憑藉著苦學與努力,一邊當研究員,一邊完成了整套CFA認證。

去年甫加入瀚亞投信,對兩岸產業素有研究的林元平便銜命募集以台幣計價的瀚亞中國基金。但由於下半年受歐美債務影響,媒體上充斥著對中國的負面預期,使得初期工作相當辛苦,林元平回憶,「每個客戶都擔心地問我:『中國會不會硬著陸?』」

「雖然不利於募資,但卻相當有利於投資,」林元平指出,10月瀚亞中國基金進入閉鎖期、12月解開,他判斷外在環境已經穩定,便大幅將持股比例拉上來,年底前持股達到93%,正好抓到2012年年初的陸股漲幅。

從成立至3月28日為止,瀚亞中國漲幅已達7.88%,可見其投資眼光精準。

林元平指出,其實瀚亞早在2005年就發行了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基金,績效相當亮眼,但由於該基金已接近國人投資海外基金比例上限,因此委請該團隊為顧問,另發行以台幣計價的基金,更便於國內投資人交易。

預計2012年下半年陸股漲勢將蠢蠢欲動,如何搭上復甦行情,進而將中國股票型基金納入資產配置核心?以下為林元平的分析輯要:

借力H股,瀚亞錢進陸股 發行中國基金,就是看好這個國家前景,現在中國有幾個值得看好的重點。

儘管今年2月IMF調降中國GDP到8.6%,兩會後成長目標定為7.5%,但從過去歷史來看,中國最終的實質表現都會超過它定的目標。因此多數機構法人對今年的成長預估並沒有因此下調,德意志銀行董事總經理馬駿就把第一季季增率從6.4%升到7%,其他法人則多以8%~9%來預測。

另外一個應該投資的理由則是中國指數長期在低檔。MSCI中國指數未來12個月的本益比約9.4~9.5間,相對於歷史平均12.6倍,折價約26.7%。以這樣的本益比來看,現在的陸股相當吸引人。

加上近來經濟情勢趨穩,通膨已受控制,因此我們認為,只要中國經濟和企業盈餘都能維持穩定正增長,縱使短線有回檔,中長期仍是看好的。

不過由於中國限制境外投資,瀚亞無法直接投資A股,因此瀚亞中國(台幣)90%押在港股,5%是美國存託憑證(ADR)。但這也有好處,如果A股動,H股也會動,資金連動性大。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去年大陸股市低迷,讓H股和A股之間的價差大幅修正,我們預期接下來H股漲幅將領先A股。主要是因為外在資金較寬鬆,但目前內地只放鬆存準率。

權值股夠穩健 也具攻擊力 中國已經不一樣了,投資就不需要去強調規模有多大,而要看本益比、ROE每股報酬率、EPS。

如果你看好溫胡的十二五計畫、以及下任習近平的領導,就可以開始定期定額中國基金,單筆的話就自己設定,在高低點間操作。

我們認為第二季會拉回,因此看好下半年,若錯過第一季漲幅,可在第二季中期進場。

市面上很多中國基金,但瀚亞中國的特色是押更多比例在港股的藍籌股(權值股),約70%~75%左右,攻擊性股約20%~25%。

就產業布局來看,金融約占38%,能源占18%~20%,如中國移動、中國海洋石油等。

同業有發針對特定產業的組合型基金,如消費或品牌基金,但我們不這麼做,因為經過內部研究後,發現長期以來表現最好的都是大型的混合基金,反而不需去做特定的策略區隔,操作會更靈活,可以看波段和股價,投資傳產、電子、金融等各產業。

我上一波已在能源類股賺到一些,既然現在消費內需已跌到接近之前設定的目標價,我就逢低加碼消費內需,現在比重已達10%。

瀚亞投資不光是倚賴經理人自行判斷,而是有一個完整的平台和軟體來支撐研究。

每個研究員每天進行企業研究後,都要將資料上傳到內部平台上,讓世界各地的同仁都能夠看得到。

台灣資金影響力愈來愈大,大陸、東南亞、海外券商與台灣往來的機會也愈來愈多。這是好事,一方面國外企業會更重視台灣基金經理人,讓經理人成長更快,二方面則是可以把錢留在台灣運作。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