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高品質手機, 也可以很便宜

小米機給台灣科技業的4個啟示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2-04-02

瀏覽數 50,200+

高品質手機, 也可以很便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2 / 4月號雜誌 金磚四國之父歐尼爾 再度預言新經濟引擎

2011年10月,一支只有大陸網上販售通路,沒有廣告的大陸新創品牌小米手機,從新浪微博網上,夯到整個中國、甚至海外。

這支由小米科技研發出來的第一批手機,從去年9月5日開放預訂,賣出30萬台,讓初試啼聲的小米機,第一週銷量就打敗本土大品牌中興、華為,立刻驚動業界。

一開始,大陸科技業界圈子,對於小米機的熱賣只能說跌破眼鏡。但是隨著小米機每次網上開放銷售,人氣都瞬間爆漲後,一大批專家不得不另眼相看。

2011年12月18日與今年1月4日,小米機打出第一輪與第二輪網上公開銷售,均創下3.5小時內賣10萬台紀錄。

小米機的成功,甚至讓中國大陸兩大電信商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搶著上門拜訪,要求合作。

除了網上機種,再加上中國聯通版、中國電信版機種,至今銷量已破百萬台。

用iPhone規格 打造傳奇

「我聽雷軍(小米科技創辦人)講,台灣市場是一定會來的,而且他的願望是做到全世界。不過,現在小米團隊每天光被大陸兩大電信商逼著要貨,就供不應求了,」負責小米手機組裝的台灣供應商英華達、資深副總經理張雪玲指出,至今,小米機每個月約保持50萬到60萬台出貨量。

張雪玲在英華達工作將滿30年,但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一個新創品牌,在短短半年內創下宛如暴衝的出貨成長速度,讓她直呼「不可思議。」

小米機受歡迎,是因為太物超所值了。 拿起小米機把玩,很快就能發現它螢幕大、外型簡約亮眼。

其實,它的晶片來自高通、螢幕是日本夏普、其他零件供應商包括TPK宸鴻等(頁110),在在比照iPhone,高規格打造。

但是這麼高的規格,定價才1999元人民幣,折合美金約290元,約台幣9000元,不到iPhone一半價錢。拓墣通訊研究員何泰慶指出,小米機算中階價位,卻是高階手機品質,「太物超所值。」

小米機奇蹟締造者雷軍,創立公司前從未做過手機,卻引領大陸一流科技人,以破壞性革命,達成了台灣科技業經驗老道團隊都未必做得到的創新。

啟示1 用熱情找A咖 一起實踐夢想

其實,在小米機暴紅前,1969年出生的雷軍,在兩岸科技業界已小有名氣。他在1992年加入金山軟件公司,一路做到金山軟件上市、擔任總裁。過去多年來他更扮演天使投資者。

最為外界熟知的,是投資大陸最知名的時尚服飾網購品牌凡客誠品,這品牌以大陸80後世代消費者為主要對象,曾邀請韓寒、李宇春等名人代言,2011年營收達35億人民幣。 後來他又跟多名伙伴創辦了小米科技。

「2011年1月,雷軍來台北拜訪過我們。那時他一秀出小米團隊的名單,我還想,是顧問團吧?怎麼可能一家新創小公司,每個員工來頭都那麼大?」遊戲橘子台灣區營運長莊成志回憶。

原來,2010年成立的小米科技創辦團隊,幾乎全是國際大廠重量級主管。如現任總裁林斌,是一路跟隨前Google中國總裁李開復打天下的老部屬,也是前Google中國研究院副院長。副總裁周光平,是前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

其實,台灣許多見過雷軍的業界人士,都曾對他說故事的能力留下深刻印象。難怪,可以讓這些Google、Motorola等全球大企業搶著拉攏的高手,甘心樂意投入其麾下 。

張雪玲回憶,第一次看到雷軍時,只見高大的他,穿個牛仔褲,背著運動背包很輕鬆地就來談生意,雖然年過40,外表像個大男孩。當會議開始,她馬上發現雷軍善於聽別人講話,也懂得鼓舞士氣,更是個天生的演說家。

「如果你碰到雷軍,你就是會跟著他一起做夢。」張雪玲笑說。 2011年8月小米機於北京舉行的首次發表會上,雷軍便當場拉著包括他在內共七個創業團隊成員上台,感性地說:「我們去年4月6日創辦了小米公司,小米就是七個老男人的夢想。很多人說,你們七個人創業,不瘋了嗎?這麼多人,因為我們要做的事情太複雜了。」

因為雷軍創業當初的企圖心,就是一口氣做完軟體、硬體、作業系統三個領域產品,等於同時開三家公司。

除了打造手機硬體、還要設計小米專屬的手機操作介面MIUI、以及手機應用軟體等。

不過,儘管創業高層團隊有七人,但其實小米的公司組織精簡。

「小到我們這些工廠起家的人來看,會驚訝說,這麼點人怎麼做事?可是,他們就是拚了命做出來,」張雪玲說。 她分析,小米採購部門只有3個人,但是智慧型手機零件共800種,每天光打一輪廠商電話,就要打到半夜。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啟示2 先創造影響力,再談獲利

不過,小米機並不是一開始就大膽推硬體,而是先從免費軟體闖出名聲。 2010年8月,小米科技推出的第一個產品,是搭載Android平台手機的MIUI使用介面(UI,User Interface)。

所謂的UI介面,是在iOS、Android之下,次一級的操作系統,例如台灣手機品牌HTC,就有獨創的UI介面SENSE。UI的好處,在於補強Android平台上不足的功能,更可以藉此凸顯各家手機品牌的特色。如每支HTC手機螢幕上都有大大的天氣圖案預報,就是設計之一。

至於小米的手機介面MIUI,當初打出的產品特色是讓使用Android平台手機的人,可以有一個簡潔的圖形使用介面,並增加自創雲端服務,例如可以從網上下載的音樂當鈴聲等。很符合大陸許多買Android手機消費者的需求,很快達到百萬次下載。

同年10月,米聊手機聊天軟體推出,可打網路免費電話與簡訊,還有專屬的貼心小設計。引起一群大陸藝人、廣播電台DJ爭相使用推薦,半年內用戶就破300萬。

Google台灣總經理簡立峰觀察認為,許多人看扁免費手機軟體的魅力,以為它不賺錢。小米卻善用這種軟體的傳播力,抓住數百萬粉絲,之後生產硬體手機,簡直左右逢源。這和以前Google做免費超大郵件信箱的思惟很相像,不要先想著獲利,而是先創造影響力。

啟示3 消費者參與研發,競爭力強大 挾著MIUI介面、米聊的成功,小米團隊決定實現最初做手機的願望。2011年1月,雷軍搭機來台北見英華達董事長張景嵩,2月敲定簽約,就此確立10月手機正式面世的計畫。

張雪玲指出,英華達和小米就是just make的組合,小米研發很強,可是量產能力弱,英華達正好補上。

雷軍曾多次感謝英華達,因為他們當初籍籍無名,找供應商到處受阻。英華達是第一個願意合作的貴人。同時,雷軍以前對製造手機毫無概念,曾經以為做手機,就該像大陸山寨商隨便一、兩天就做得出成品,不用測試就可以上市。英華達還常扮演著製程方面的導師,處處傳授經驗。

但是,當小米真正開始從UI操作介面、軟體跨界做手機,不只扭轉了硬體為重的思惟,甚至顛覆了手機研發製造的流程。

「雷軍做過遊戲,他做手機,也是用經營玩家那一套。遊戲業者每一次遊戲推出前,都會先公測,邀請玩家試用、給意見。小米機就是這樣,」莊成志觀察表示。 的

確,小米機的勢力來自於網上,至今有來自全球16個國家地區,成立小米粉絲專屬網站,集合了270萬個網友粉絲,每天和小米團隊在網上交流。

至今,小米所有高層團隊都有公開的新浪微博帳號,每天親上火線,直接聽取數百萬網友的讚美與建議,或無情的批判。

像是負責硬體研發的小米副總裁周光平,是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電磁學博士,常在新浪微博上解答網友問題。例如,2月中小米陸續發布電信版機種,某個網友好奇:「把中國電信推出的小米機,插上其他電信商如中國聯通的SIM卡,收訊有甚麼差別?」周光平毫不馬虎,以科學家實證態度發文回答:「2db,」並詳盡解釋,手機收訊信號掉一格,差不多是15db。因此,可推演出2db其實沒太多差異。

Yahoo!奇摩社群發展部總監李全興指出,其實台灣很多科技業老闆對社群工具頗為好奇,常請教他需不需要搞個粉絲團。他的看法是,不要為做而做,做了就要讓它有意義。

李全興也認為,企業高層跑到網路最前線,聽取消費者聲音有其必要。 雷軍也曾如此公開說明,網友參與改進的流程:「如果你想做一個功能,小米手機沒有,你到論壇裡號召大家給你投票,投到一定程度,我們認為這個功能的確是大家要的,就會進行開發。可能到這週五下午5點,全球粉絲都能使用給你設計的功能了。」

一切就是這樣簡單、透明。在小米機未上市前,小米MIUI介面從2010年8月,就定下每週都要升級一次的規則,每次都會廣納網友意見。根據估計,MIUI至今大約有1/3的設計創意,是來自粉絲的貢獻。如台灣的網友aidu1001,便曾因自行研發繁體中文版支援的設計,獲得小米官方納入產品功能。

「你想想看,Apple連產品發表日期都搞神祕,會願意讓大家給意見嗎?其他手機商研發過程,也只會讓內部高層參與,還常擔心資訊洩露被抄襲。小米機這樣做,實在很相信社群的力量,」一位科技業界人士嘖嘖稱奇地說。

簡立峰則觀察,大陸新一代科技人,很有自行修改產品的熱情與功力,若能被企業接受,產品競爭力會快速提升,尤其是行動平台介面、軟體,不像硬體,改起來很快。

而在台灣,他發現即便專業科技廠商,已慣於倚賴國際大廠給固定的作業介面規格,等別人升級,久而久之失去摸索創意的能耐,頗為可惜。

啟示4 從網路反攻實體通路

手機要上市,最後也最重要的一哩路,是通路支持。一名國內電信業者指出,電信業搭配各家產品的手機資費方案、門市通路上架位置、新機行銷活動等,在在攸關產品成敗。

其實小米機去年上市時,一開始只有網路通路,賣不搭門號的空機,相當冒險。這也是雷軍祭出殺手的原因:把價格降低到1999元人民幣。

好在,它有深厚的網路社群支持。去年8月,小米先賣少量1699元人民幣的紀念版給論壇的粉絲。小米機訴求高規格,同時也有識貨玩家肯定,終究造成購買的熱潮。

雷軍曾解釋,目前高階智慧型手機的行銷與通路成本,占售價一半以上。 小米機產品製造規格非常高,但因在網上販賣,省去一切中間成本,讓價格更優惠。

當大陸年輕、熱情的3C消費者勢力開始發聲,並出現小米這樣的新創公司時,台灣科技業面臨的競爭注定更激烈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