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策會MIC調查,國內電子商務市場產值到2013年會突破5000億新台幣,今年仍會有兩成以上成長。
我認為不景氣反而是一個機會。網路購物免運費的優惠、送貨高效率,以及價格上的優勢,會更刺激大家在想省錢省力的時候去網上買。
而根據Yahoo!奇摩數據顯示,會來購物平台購物的消費者,年齡大約從21歲到44歲間,分布得非常平均,只剩45歲以上還需要開發。種種數據說明,現在會做網購的人,不再是以往大家想像的年輕人,而是男女老少、各個收入階層都有。也因此,網購商品類型也非常多元化,家電、美食、農產品等,並非如以往著重在3C、服裝。
像去年中元節,我就曾幫媽媽上網查拜拜用的金紙,結果發現網購賣家不但貼心地把各類金紙香燭,組成套餐來賣,還附上詳盡說明,教你怎麼拜,因此媽媽決定購買。現在網上真的是什麼都買得到。
網路買衣服 尺寸不合能退貨
從去年至今,的確有一些新興的網購話題商品是以前沒想過的。女性內衣就是好例子。
大部分女性買內衣很注重現場試穿。這個習慣在去年被打破。一家內衣廠商曼黛瑪璉,去年首次開設網上旗艦店,結果創造的單月業績竟等於所有實體據點的業績總和。背後原因,主要是七天鑑賞期的消費保障,尺寸不合可以退,讓很多原來不敢買的人願意嘗試。而且,網購退貨會有快遞來家裡收件,若是自己去店頭買要退,還得拎東西、發票跑去原店面,相較之下,網購方便太多。
曼黛瑪璉在這塊市場原本屬於二線品牌,當初是為了求生存,被迫尋求網上通路。後來成功,更吸引戴安芬、華歌爾等一線品牌跟進。
這個案說明了,善用網路可以幫B咖企業,做到A級業績。因為台灣人上網比例太高,網路可以幫企業接觸到你原先接觸不到的消費者。
另外,網路購物也朝無界線趨勢發展,一些原來屬於電視購物的商品,最近也變成網購熱賣商品。因為以前只看電視的人,也愈來愈多會上網。像是吸塵器,屬於家庭主婦會選購的商品,以前通常鎖定用電視購物頻道推銷。不過,有一家Dirt Devil美國吸塵機廠商,最近在Yahoo!奇摩購物中心八週年慶當首賣商品,早上10點開賣,一個小時就賣掉1000台。這也說明了當網站流量夠大,好商品可以瞬間創造大量業績。
強打優惠商品 可讓業績暴增
現在要清楚定義網購消費者的偏好,已經很難,因為這群人太廣了。不過,普遍來說,他們還是比去實體通路購物的人對價格敏感一點。所以,我常和廠商建議,還是要抓幾組產品強打優惠價。
像去年百貨業的南霸天漢神百貨,和Yahoo!奇摩旗下的超級商城合作推出漢神百貨網路購物平台,也攜手做了兩次周年慶活動。首先是去年10月在Yahoo!奇摩超級商城周年慶時,漢神網路通路跟著推一波商品促銷。緊接著11月,漢神百貨自己週年慶,網上再辦一次活動,由於兩波都有打出優惠的產品,業績大漲。
至於在行動購物方面,Yahoo!奇摩經營得很早,2010年11月就已推出上線行動App,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實。當我們把每天網上購物的尖峰時段曲線,和行動購物的尖峰曲線對照,會發現兩者剛好互補。
也就是說,當大家不在電腦前購物時,就改到手機上買。所以,行動工具並沒降低大家的購物頻率,反而是隨時隨地做消費。
不論行動購物或是網路購物,都說明了工具、通路的多元性,可以讓廠商不受限於實體店面、服務人員上下班時間等,更積極往各種有消費者的地方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