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日台股大盤指數為8701點,但隨著希臘債務問題愈滾愈大,之後短短七個交易日跌了13.9%。從此「歐債」如影隨形,讓台股跌跌不休,震盪不止。而2012年元月13日,標準普爾(S&P)又調降了歐洲九國的主權信用評級,更加深了歐債問題的不確定性,讓全球經濟瀰漫在一股混囤的陰霾中。
希臘距離台灣8880公里遠,而且兩國全年進出口總額不到70億台幣,令人不禁想問:希臘債務干卿何事,為何會延燒到台灣?
因為世界是平的,金融市場逐漸全球化,個人、企業、法人機構不斷透過投資以尋求獲利或避險,而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資金就成為推升股市、房市的推手,同時也兼具惡魔特質,在經濟體出現病兆時,毫不留情補上一槍,讓它垂危。「其中,對沖基金就扮演了禿鷹的角色,將希臘一腳踢進了地獄,」許多金融專家異口同聲地指出。
對沖高槓桿,賺多也賠得快
為何在所有游資當中,對沖基金會是加速歐債國家搖搖欲墜的幕後黑手呢?對沖基金(Hedge Fund,又稱為避險基金)是私募基金的一種,具有靈活度、隱密性與高槓桿的財務操作特性。例如可以將1億美元通過反覆抵押證券資產的方式,借貸到20倍、甚至40倍。由於高度槓桿,扣除貸款利息後的投資凈利,也往往大於1億美元運作所帶來的收益。
正因為高槓桿財務操作,所以單一對沖基金的規模都不大,台新投顧經理王凱民分析,根據全球有登錄的對沖基金規模來看,10億美元以上的只占了2%,多數集中在2000萬~5000萬美元間。而且存活率不高,從2002年至2010年間,對沖基金公司的平均成立時間只有4.7年。
對沖基金好比泡沫,只要壓對寶,一檔獲利就可以吃五年,投資報酬高達數十倍輕而易舉,但風險也高,很容易在一夜間虧損殆盡。最明顯的就是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對沖基金公司應聲倒地,所剩無幾。
即便風險很高,只要有利可圖,熱錢仍一窩蜂追捧高獲利標的。根據全球對沖基金信息研究機構(HFR)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對沖基金規模達到1兆9170億美元,已與2008年第二季最高點1兆9300億美元相差無幾。可見對沖基金復活的速度有多快。
只是,為何對沖基金會成為摧毀歐債國家的幫兇呢?其實,當歐盟決定採用統一貨幣時,已為歐元區埋下隱憂。2002年1月歐元開始流通於市面,統一貨幣固然讓歐元區成員國關係更緊密,卻輕忽了歐元區各國迥異的經濟及財政問題,將每個國家都當作資優生,種下被禿鷹攻擊的禍端。
以希臘為例,原本可透過貨幣貶值振興市場,偏偏貨幣操控權在歐洲央行手裡,加上財政困窘,最重要的兩項工具都使不上力,自然成為禿鷹覬覦的肥肉。
兩狙擊法:買CDS、放空公債 既沒有貨幣工具又債築高台,放眼全球市場,還有什麼比歐元區更令禿鷹興奮的標的呢?對沖基金通常會透過兩種方式狙擊,第一種是購買信用違約交換(CDS,Credit Default Swap),是放款人或公司債持有人規避信用風險而賣給法人機構的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禿鷹常藉由拉高成本,引起市場恐慌後,再透過放空股市以獲取暴利。
由於法人機構買CDS時,只需繳交部分前置費用,不像買股票要全部交現金。當一國財務危急時,CDS就會往上升,引來媒體關注與報導,進而讓市場信心潰散。但已經事先布局,左手買CDS、右手放空現貨的禿鷹,就在投資人蜂擁殺出時,以較低成本賺進股市的獲利。
第二種方式就是放空歐債國家的公債,由於殖利率與公債面額成反比,當公債不值錢時,殖利率就會飆升,殖利率愈高投資人愈怕。以希臘公債為例,不僅散戶拋售,就連銀行也不得不跟著認賠倒貨,惡性循環下,更墊高了殖利率。
台灣10年期的公債殖利率不過1.3%,希臘2011年12月9日的殖利率就高達35.056%,飆升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令人畏懼。
除了希臘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2011年元月的4%飆高至目前的28%外,葡萄牙的殖利率也從4%成長到12%左右,而正被禿鷹鎖定的義大利殖利率也是從4%左右飆高到11月25日的7.261%,還好在歐洲央行護盤下,目前維持在6至7%左右。
「只要看到一個國家的公債殖利率突然升高,就能推估對沖基金應該進場了,」嘉鼎資本管理公司董事長余凌霄說,「禿鷹就像是城市都更中的蟑螂,扮演關鍵的少數,與債主討價還價,換取巨大利益。」
例如,當某個國家公債乏人問津時,禿鷹只要花20元本金就能買到100元的公債,當國家出面協調債務時,禿鷹可以喊價到70元成交,賺取高達2.5倍的獲利。阿根廷的公債就曾經被美國對沖基金掐助脖子,藉此談判以換取更高的報酬。
可別以為禿鷹都是有勇無謀的投機客,成員可都是一時之選,不僅熟悉各種投資工具,還瞭解各國的財務以及政府的心態。當他們發現葡萄牙與愛爾蘭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到達7%,當地政府就向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央行尋求抒困時,7%的殖利率就變成禿鷹觀察歐元區成員的重要指標。義大利就是被鎖定的國家之一,當2011年11月9日殖利率衝高到7.246%時,歐洲央行真的就展開拯救義大利的行動。
食髓知味的禿鷹不斷將手法複製在高債務比的歐元區各國,從去年以來,對沖基金一路從希臘炒到葡萄牙、愛爾蘭,再到西班牙、義大利,連法國都被點名。一波接一波的動作,引來全球媒體前仆後繼報導,成功醞釀出歐元區問題重重的氛圍,再加上三大信評機構接連調降評等,發揮推波助瀾效果,將歐元區打入18層地獄。
只是,為何希臘與義大利今成為對沖基金鎖定的對象?希臘不僅有財務大黑洞,政局也相當混亂,給了禿鷹可趁之機,基於是第一個出事的歐元區成員,歐洲央行不得不救,而義大利則是「大到不能倒」,就像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時,美國政府非得救AIG的道理一樣。
台新投顧王凱民表示,其實西班牙的債務問題遠比義大利嚴重,但是義大利是歐元區僅次於德國、法國的第三大經濟體,禿鷹摸透歐洲央行的心態,為了救義大利,會大量承接公債,跟著對作,讓義大利公債殖利率不斷創新高。
目前,義大利高達1.9兆歐元的公債,天天有公債到期,讓歐洲央行疲於奔命,遂成為對沖基金的最愛。
而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的債務比高達82.4%,當然也是禿鷹鎖定的目標,元月13日,標準普爾更調降法國的信評,讓各個股市為之震盪,連馬英九連任的穩定利多都擋不住頹勢,「而政治動盪與財政吃緊,都是禿鷹最愛的炒作題材,」嘉鼎資本管理公司余凌霄說。
歐洲壞到年底,2014復甦
近日以來,儘管美國景氣緩步復甦,卻又出現新的隱憂,仍然與歐債有關。因為美國金融機構是投資歐債的投資者提供CDS的主要承保商。根據歐洲方面披露,美國六大銀行光在義大利公債的CDS曝險金額,便高達2000億美元。粗估歐債的相關CDS中,美國的銀行業者便承攬了2∕3。因此各界不禁擔憂,萬一歐債發生系統性違約危機,將讓美國金融業出現第二波的金融海嘯。
看來歐債問題將持續影響全球金融走勢。
剛去比利時參加歐盟會議的台大政治系教授、台灣歐盟研究中心主任蘇宏達指出,眼看著歐元持續貶值,從1歐元兌換1.5美元貶到1.3美元左右,歐洲專家預測2012年底將是最壞的時刻,直到2014年歐洲才會復甦。
根據元月初台灣投信公會的調查也顯示,有超過八成的台灣企業投資長對2012年影響全球市場最大的變數,壓倒性地選出了「歐債危機」為第一名,顯見歐元區前景仍混沌未明。
只要歐債問題一天不解決,禿鷹仍會在歐盟上空盤旋,伺機狙擊獵物!而身在台灣,不管國家、企業或個人,都得謹慎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