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快速時尚的祕密,不只設計快速,物流更是關鍵。
你若詢問一般西班牙人民,多數人會告訴你,ZARA不只是服裝業,它其實很高科技。而這裡的高科技其實指的就是ZARA獨步全球的物流體系。
當ZARA從一間店面,發展成為現今遍布70多個國家,集團店數超過5000間,每家店舖不管多遠,仍能每週進兩次新貨、三週全店更換新貨,正是因為強大的物流系統。
如何做得到?2011年10月初秋,《遠見》繼2006年11月底後,再次前往總部拉克魯尼亞(La Coruña)的阿爾泰修(Arteixo)物流中心。物流體系甚至又更加地精進了。
智慧化物流 採購、行銷靠它
「這根本就是高科技業,」很多參訪ZARA物流體系的人,馬上浮現這個念頭。
首先,當ZARA衣服從附近工廠製作完工後,並不是從大馬路送往物流中心,而是走一條連接工廠、物流中心,綿延十幾公里長的全智慧自動化的「地下通道」。
其次,衣服也不是搭貨車,而是透過地下通道天花板上的滑軌,一路「滑」到物流中心旁的工廠。工作人員接著進行整燙、品檢,確認合格之後,貼上標籤、標價牌、以及全球各個店家下單的條碼。 然後,衣服再度掛上滑軌行進。正當衣服即將和人面對面相撞時,每個節點的掃瞄器主動偵測條碼,衣服因此各自滑進不同的軌道。 這些軌道,一個個代表全球各地不同的店家。
接著,衣服透過機器裝進紙箱,再由工作人員貼上條碼,透過輸送帶送往178個大門口,包裝送上貨車。
每天兩次,貨車再把整櫃衣服36小時內送到歐洲各地巿場,或送到機楊,透過空運,48小時送到歐州以外店舖。
今天,ZARA物流中心一小時可以處理6萬件衣服、一週出貨260萬件衣服。
「速度,是核心競爭力,」INDITEX發言人暨傳播長(Chief Communications Officer)海蘇斯(Jesús Echevarría)分析,即使店面愈開愈多,分散世界各地,但透過不斷精進物流智慧化,速度從不受到影響。
為了速度,INDITEX可是下了許多苦心打造物流中心。
在硬體上,ZARA不惜投入巨資建置。從地下通道、資訊系統、運送滑軌、自動分軌、到自動裝箱,ZARA全都按照本身需求,引進業界最新設備,自行逐步開發完成。
資訊系統扮演重要角色。採購、庫存、生產、配送、行銷、客戶關係管理,全都藉由這個強大的資訊系統即時處理。「這是ZARA整個供應鏈,可以既快速,又很有節奏地運作主因,」《哈佛商業評論》觀察。
西班牙當基地 省下倉儲開銷
現在,隨著INDITEX集團愈來愈大,為了快速,物流中心也從原本一個,增為九個,但全部都位於西班牙境內的西北、中部、東北、及東南方(表)。
其中,阿爾泰修物流中心占地面績最大,約28萬平方公尺,是台北國父紀念館的1.42倍;最小的Onzonilla物流中心,也有4萬平方公尺。
從定位來看,八個物流中心服務INDITEX旗下八個品牌衣服、褲子、配件,而ZARA占最大宗;另外一個,位於西班牙東南方的Elche物流中心,則是專門作為八個品牌的鞋子物流中心。
全球各地工廠生產的衣服,統統必須要先運回西班牙,再透過各個物流中心分配,送往各國。物流中心24小時運作,只有星期天休息。
即使衣服在亞洲生產,最終也要銷往亞洲,但還是得先透過空運送到西班牙,再經過物流中心分配,運到亞洲店舖販賣。 其實,會採行這套作法,是經過精打細算的。
一方面,INDITEX目前營收來自歐洲比例最高,仍占73%,而歐洲地區物流採陸運,運輸成本並不算高。 歐洲以外市場,即使全是空運進出,但因節省在亞洲、或其他地方建置倉庫、物流中心,也省下不少投資、營運費用。
在權衡利弊得失後,INDIDEX發現,現行作法的確最符合經濟效益。儘管INDITEX集團平均一年開設500多家新店,但以西班牙物流中心為基地,無論店舖開在歐洲以外哪個地方,都可透過空運即時送貨。
此外,因為少量多款,ZARA庫存量低,平均每年只有15%產品需要打折出清,但同業比重卻達4、5成,這使得ZARA不需花費太多資本興建大型倉庫。 ZARA打造快速時尚王國,物流中心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