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UNIQLO 專注材質,開發高機能未來服飾

致勝關鍵3〉時尚與快速都是其次

王美珍
user

王美珍

2011-12-08

瀏覽數 28,050+

UNIQLO 專注材質,開發高機能未來服飾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平價時尚特刊

優衣庫社長柳井正日前立下宏願:希望2020年,全球能夠邁向4000家店,打敗ZARA、H&M、GAP,成為世界第一大成衣零售集團。

事實上,ZARA在2010年已有1700多家店,全集團則5000多家。UNIQLO目前只有800多家,全集團則2000多家。ZARA仍以每年500店的速度展店,UNIQLO則以每年300店速度追趕。若論數量與規模,要趕上ZARA,應該是不可能的任務。

那麼,個性保守謹慎、不妄下斷語的柳井正,為何敢誇下海口?他的信心從何而來?

不注重時尚 品質是競爭優勢

事實上,ZARA的產品品質,已經逐漸遭到消費者的挑戰。去年,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檢測到一款大衣含絨量不合格,標稱含50%羽絨,實測含絨量只有40.5%。被網友批評:「買得到款式,買不到質量。」

相對來說,「品質」似乎是UNIQLO有望打敗對手的競爭優勢。去年,UNIQLO加強了時尚產品的開發,反而造成業績下滑。柳井正反省:「我們從錯誤中學習,因此更堅定自己的方向。必須和ZARA、H&M走出不一樣的路。」

只是,「品質」人人都能掛在嘴邊,但如何做到?「UNIQLO是我遇過最龜毛的廠商!」曾經擔任UNIQLO供應商的illori總經理江侑錩說。他曾經承包UNIQLO的商品「刷毛外套」,和UNIQLO交手的經驗令他十分難忘。

有次,日本技術人員來視察工廠。江侑錩演練好參觀路線,沿路打掃得乾乾淨淨。沒想到,技術人員完全不照簡報路線走,主動要求參觀染料間,並馬上詢問:「染料間怎麼沒有空調?」原來,染料都是化學原料,處於恆溫的狀況不易變質。

只是,當時台灣大部份的工廠還沒有這樣的觀念,UNIQLO馬上指正。

此外,看到物品不整齊,技術人員便馬上像警察般拿起相機拍照,回到日本後還把照片寄回台灣,希望改進。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生產完外包,匠團隊盯品質 UNIQLO的生產線完全外包,約85%在中國生產。如何掌控外包工廠,成了品質控管的關鍵。

「真正要踏進生產管理環節,只靠出差是不行的,」柳井正曾說。因此1999年開始,在上海、廣州成立管理事務所,委員常駐,就近督導工廠。

其中,UNIQLO最為人稱道之處,在於擁有技術卓越的「匠團隊」(Takumi Team),由日本紡織工業經驗老道的老師傅組成,直接派駐到合作的加工廠提供指導。因此,與優衣庫合作,不僅帶來訂單,還可提升代工廠的專業技術水準。

柳井正曾在《一勝九敗》中提及,中國的工廠一開始聽聞此制度,曾經想抵觸,總說:「我們自己能夠管好品質,不需要你們多管。」不過,經過了一段時間,他們也看見技術指導帶來的好處。

開發未來服飾,用科技改變世界

當ZARA、H&M以快速複製流行自居,UNIQLO則聲稱自己是更進化的「未來服飾」,致力高機能商品的開發。

的確,過去幾年,UNIQLO最受矚目的商品,就是「高科技保暖衣」(HEATTECH)。該款服飾可吸收身體散發的水蒸氣,轉換為熱能。UNIQLO自豪宣稱:「日本的科技,將改變世界的寒冬。」2010年,HEATTECH商品系列全世界就售出800萬件。 每一次機能商品的開發,都是紡織知識再突破。

以HEATECH系列為例,同時要保暖並且維持乾燥、柔軟是有困難的。

「UNIQLO要求的許多事情,我認為根本不可能做到。所以每次和員工說明時,總覺得很掙扎,」合作廠商東麗(Toray)纖維布料經理Koichi Akae在2010年報表達合作單位的心聲。 對於員工,UNIQLO如同對待其產品的要求一般,也在同樣標準化的規格下嚴格訓練,每個服務皆經過精密計算。

曾到日本受訓的台灣區發言人劉逸珊說,「折衣服每7秒一件,結帳櫃臺,每75秒就要服務完一個客人,最多不能超過90秒。和客人鞠躬的角度有三種:15度一般打招呼,30度是謝謝,60度是道歉。」UNIQLO彷彿另一個豐田汽車,紀律嚴明的日本精神,將再次席捲世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