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郭台強 不只是魏德聖恩人 更是國片新強人

從鴻海到正崴,再到中影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1-09-29

瀏覽數 26,000+

郭台強 不只是魏德聖恩人 更是國片新強人
 

本文出自 2011 / 10月號雜誌 勇闖巴西

9月4日,電影《賽德克.巴萊》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首映,當晚冠蓋雲集,總統馬英九、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皆到場,為這部國片界多年難得一見的史詩鉅片加持人氣。

導演魏德聖踏上紅地毯致詞時,仍急著對當初協助電影順利完成的「天使」們,再一次致謝。

其中有一位,魏德聖尤其感恩。他說:「對於他,我一直都在感謝的。雖然製作過程,大家有過不同的意見,但是現在來看,有這麼多人開始敢對國片下注,都是靠他帶起來,我真的很感恩。」

魏德聖口中的恩人,正是當晚在場低調觀影的中影董事長郭台強。他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大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

去年6月,郭台強在外界一片不看好的聲浪中,決定挹注《賽德克.巴萊》3億5000萬台幣,一舉協助這部製作金額空前龐大的國片,資金到位。

今年中秋假期上映,三天半全台票房即破億,狂破《海角七号》一天1000萬的紀錄。

對郭台強而言,今年可說是相當風光的一年。

《賽德克.巴萊》放映前不過一個月,郭台強還忙著在101大樓,為旗下Studio A旗艦店風光剪綵。

財報佳,股價超越鴻海 

根據正崴集團財報,今年上半年EPS為2.15元,其中正崴轉投資晶實科技旗下的全球60家蘋果專賣通路門市,靠著蘋果產品風潮,灌注公司營收比例高達15%,已成獲利金雞母。

外資巴克萊證券便看好正崴挾著Studio A新勢力,極有希望超越全國電子、燦坤,成為下一代3C通路股王。

相形之下,兄長郭台銘職掌的鴻海集團日前公布財報,每股EPS從去年第三季的2.18元滑落到今年第二季的1.09元,大跌一半,也是2000年以來單季盈餘新低;第二季稅後純益273億,也比去年同期的335億減少18%。多年來被台灣投資人視為重要標的鴻海股價,今年一路下滑至70元附近,更於今年中被正崴超越。

今年,可說是郭台強正式脫離兄長陰影的發光年,無論是充滿時尚感的蘋果科技潮店,還是更軟性的電影文創產業,郭台強經營起來,似乎愈來愈順手,光彩逐漸蓋過哥哥郭台銘奠基已久的硬體代工勢力。

以軟吃硬,也正說明了郭台強長年行事的特色。多年來,郭家兄弟中總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為鎂光燈焦點,率性敢言更是郭董為人熟知的作風。

身型和哥哥郭台銘一樣人高馬大的弟弟郭台強,性格卻溫和謙虛,大多時候習慣隱身在幕後,默默打拚。

親和力強,授權給專業人才 

中影旗下果子電影公關徐榕澤表示,即便投資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在坎城、威尼斯等重要國際影展頻獲好評,在台灣更是氣勢如虹,董事長郭台強還是一直認為自己在業界是個新人,不敢居功,自認還沒到可以誇口經營電影策略成功的時候。

事實上,郭台強,早從十多年前,就一心獨立,不想依靠,終於逐漸走上不同的路。

1997年,當時就任鴻海總經理的郭台強,決定離開從大學畢業就進去服務、待了22年的鴻海,轉而到郭台銘高中同學方正創辦的的正崴精密打拚,接任董事長。

郭台強性格親和力強,不喜歡對員工嚴加責罵,也善於授權給專業人才,適時給自己留時間給家人,在在和哥哥親力親為的管理路數大相逕庭。據瞭解,這正是讓他一路從基層幹到總經理,仍想出走的潛在原因。

只是,這不是個容易的決定。頭三年,郭台強有時得亮出和鴻海的關係,才能吸引到訂單。郭台銘也曾透過轉手微軟Xbox零組件訂單給正崴,給予協助。

看對就勇於投資,不要小氣 

好在,郭台強到了正崴後,很快變展現個人才華。比起郭台銘一塊錢都不亂花的精算能耐;郭台強則只要看準方向,就敢投大錢。

1998年,郭台強認為手機將成新趨勢,奮力爭取到摩托羅拉大廠訂單,就此從正崴原來的纜線、精密模具主業,轉型切入手機連接線材,更大膽到大陸投資興建20萬平方公尺廠房。當時,連郭台銘都覺得貿然蓋廠太冒險。

然而,正崴就靠著先成為摩托羅拉最重要的亞洲代工廠商,10年來逐步打入諾基亞、蘋果等重要3C大廠供應鏈,提供手機、iPod所需線材。

挾著行動大軍潮流,正崴從1998年營收23億新台幣,到2010年已為569億新台幣,12年來增加近24倍。充分證明前面積極投資的做法,十分正確。

在投資中影、與電影事業上,郭台強也充分展現了「看對就不要小氣」的精神,為近年來低迷不振的國片環境,注入了一股新氣象。

2007年,郭台強入主原為國民黨黨營事業,後來改制為民營企業的中影。

當時,中影因國內電影事業長期走下坡,虧損高達26億元。郭台強入手時,電影業界人士多以為他只是對中影旗下的地產有興趣,不是真心想經營電影。

移植科技業經驗,搞文創 

不過,2010年起,郭台強就用一連串的實際行動來證實決心。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去年6月,中影宣布投資國片《賽德克.巴萊》,就讓當時遲遲苦尋資金不著的導演魏德聖,破涕為笑。

一名電影業界人士透露,去年魏德聖公開承認缺資金,前去接觸的不在少數,還包括來自海外,擁有多年好萊塢主流電影發行經驗的專業人士。可是當他們一看到拍片還沒完成,已花3億台幣,仍需要填補很大的資金缺口才能殺青,又再看看國片以往票房平均紀錄後,幾乎全部馬上縮手。

因此當郭台強以一個非電影專業經營者,率性挑起資金重擔,不但深深令他佩服,也認為郭台強超越了他以往認為科技業老闆「只會看數字看獲利」的偏見。

導演朱延平則表示,有資金的郭台強和有才華的魏德聖,加起來是一個石破天驚的組合。似乎如他所言,今年國片票房表現,可以說是有郭董加入後,開始石破天驚。去年8月,郭台強領軍成立共10億的文創基金,其中,由他個人拿出的金額達3億,中影5億,國發基金則是2億。有了金援,郭台強就更積極放手把國片規模做大、做精緻。

事實上,中影已是2011年投資國片的最大金主,除了《賽德克.巴萊》,還有《翻滾吧!阿信》與10月才上映的《皮克青春》。其中由李烈監製、彭于晏主演的《翻滾吧!阿信》,僅花3500萬製作成本,至今全台票房已破7000萬,獲利亮眼。

業界人士指出,環顧高槓龜率的全球電影業界,中影投三部已先中兩部的成功率,非常少見,郭台強獨到眼光令人驚豔。

談到電影,郭台強容易流露感性的一面。去年底,當他蒞臨旗下梅花戲院重新翻修開張活動,就帶著夫人羅玉珍一同剪綵。當天他感性的致詞說到,看電影是老婆和他年輕時一直很喜歡的嗜好,就因為這個單純的機緣,引領他倆如今投入電影事業。他還半開玩笑地指出,做電影像在搞慈善,不能一直想獲利。

可是,擁有豐富科技業代工經驗的郭台強,對於電影產業的經營,卻也懂得在感性之外,加入理性思惟。

一條龍模式,提升電影工業 

今年初,在中影和魏德聖宣布合組新公司的記者會上,郭台強就嚴正指出,台灣電影要提升到工業水準,就要比照科技業,導入「一條龍」的生產模式。

所謂「一條龍」,就是垂直整合模式,把一個產品各階段的組裝、製造流程的專業知識,都掌握得清清楚楚,一手包辦,才能從一開始就配合客戶需求。

這對台灣科技業來說,毫不稀奇,郭台強執掌的正崴,也是強在從零組件生產到通路銷售,都可用一條龍模式完成。

可是,若要台灣電影產業也走向這條路,就必須大量培養擁有職業水準,且能常態性任職的美術、編劇、製作人力,以在各階段都有人發揮專業做到最好,即是美國好萊塢長期秉持的片廠制度。背後需要培育的人才,以及耗費資源之大,絕非以往國片製作訴諸熱情的雜牌軍可比擬。

這一點,郭台強也早有打算,去年即宣布和台藝大成立「中影台藝大電影產學研發中心」,未來每年將合作拍攝兩部國片,藉由這樣的方式,把台藝大電影所學生逐步培養成專精團隊。

皮克斯動畫創辦人拉薩特(John Lasseter)曾說,當初,皮克斯由幾個對動畫有熱情的嬉皮組成,毫無商業概念。

直到和迪士尼合作,對方派來了資深製片,每天拿著擴音器,對著每個人狂吼工作進度,拉薩特才恍然大悟「這就是好萊塢啊」,之後果然效率變好。

這故事說明,即便皮克斯擁有出類拔萃的動畫藝術家,還是需要專業經營。郭台強,是否能以類似模式,改造不重商業經營的國片環境呢?

長期效果仍待觀察,不過,在中影旗下國片成績斐然後,似乎說明了,性格軟中帶硬的郭台強,正是台灣電影業期待已久的新型人才。不僅擁有資金,同時有能力讓電影產業更有效率。

郭台強 旗下事業現況

●正崴精密集團

成立:1986年,1997年郭台強接任董事長

2010年營收:569億新台幣

主要產品:通訊用連接線、連接器

員工人數:全球約有7萬2947人

●晶實科技

成立:2007年,2009年被正崴集團購併

主要業務:擁有全球蘋果專賣通路Studio A、Super A、AAR(Apple Premium Reseller)等共60家門市,主要分布在兩岸三地與韓國。

營收:2011年1至7月破50億元,占正崴集團上半年營收約15%

●中影

成立:1954年,2007年郭台強個人持股入主

2011年出品電影:

《翻滾吧!阿信》:8/12上映,至9/13票房約7234萬元新台幣

《賽德克.巴萊》:9/9上映太陽旗,至9/20票房2.3億

《皮克青春》:由張克帆主演,陳大樸導演,預計10/28上映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