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魏茲曼科學院 以色列創新研發大腦

阿拉伯世界最想摧毀的目標

徐仁全
user

徐仁全

2011-07-28

瀏覽數 26,200+

魏茲曼科學院 以色列創新研發大腦
 

本文出自 2011 / 8月號雜誌 《遠見雜誌》8月號 第302期遠見雜誌

在1.1平方公里的院區中,聚集2600位研究人員,共申請出1400件專利,商轉42家企業。這就是以色列科技研發的大腦,魏茲曼科學院。

車子開進以色列科學研究重鎮,綠草如茵的魏茲曼科學院就在眼前。

這裡是科學家及研究人員的天堂,他們成天想的就是「純科學」事務,沒有壓力、沒有負擔,就像活在科學天堂裡一樣。

1949年11月2日,曾任以色列第一任總統,也是當時著名化學家的Chaim Weizmann宣誓成立魏茲曼(Weizmann)科學院,而它的前身是1943年由英國資助成立的Daniel Sieff 研究機構。隨後由以色列政府出資,成為全球著名的科研中心,與台灣的中研院性質十分雷同、地位也相當。

以阿戰爭名列優先摧毀目標

《時代》雜誌早在1968年就形容:「連阿拉伯人都已知道它的重要性。」在1967年的以、阿六日戰爭中,開羅廣播電台就曾宣稱,魏茲曼科學院將是首先被「摧毀」的重要目標之一。雖然事後沒有任何飛機飛到魏茲曼的上空,但也間接說明它對以色列舉足輕重的地位。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三位得主之一的Ada Yonath就來自這裡。投入一輩子從事核醣體結構研究的她,獲得諾貝爾獎肯定後,仍與往常般的進出實驗室,「唯一的改變可能只有換了一台開了10幾年的車吧!」陪同參觀院區的Greenman透露。

在這1.1平方公里大的院區裡,有超過100棟的建築物,容納了2600名的研究人員及職員。

分為5大領域、50個中心

在研究領域方面,主要分五大領域:數學與電腦計算、物理、化學、生化與生物等。同時也有50個研究中心。

除了一般研究之外,魏茲曼科學院也有教學功能,來自全球各地的研究生,在此修習碩、博士課程,其中不少來自大陸。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要養這群龐大的研究人員,肯定花不少錢?每年約3億美元的經費,早期大半由政府補助,近年已減為1∕3來自政府,2∕3則由捐款及國外、企業贊助,當然也包括一部分的授權、技轉權利金。

「政府全力的支持,讓科學家可以無憂無慮的做研究,沒有地方比這裡更棒!」在魏茲曼進出實驗室超過30年、今年65歲的奈米科學大師Reshef Tenne一頭白髮,十足科學家造型的他,談起常年浸淫的奈米管(nanotubes)研究,神采馬上飛揚了起來。

Tenne在1992年就發現以二硫化鎢實驗做出無機奈米管,雖與有機的奈米碳管有些不同,但在當時發現此驚人的奈米結構,實屬不易,也讓他奠定了國際級奈米大師的地位。

後來證實,奈米管有很強的韌性,不易斷裂,未來可適用在防彈衣或需要抗拉扯功能的產品上。

曾到過瑞士、日本等大學當客座教授的Tenne,從沒有想過到其他的研究單位,還是鍾情於魏茲曼科學院,「這裡思想自由、研究自由,」Tenne說,從來沒人告訴他該做什麼研究,或不該做什麼研究,他就做他喜歡、有興趣的,「沒有人會干涉!」他說。

由於這樣自由的研究環境,魏茲曼科學院在超過一甲子的歲月中開發出許多傲人成果,例如現今獨霸全球、在沙漠中使用的滴灌技術;還有1954年就率先開發出一台大型電腦WEIZAC,完全不讓以美國為主的資訊工業專美於前。

帶動以色列產業發展的引擎

對於替代能源及潔淨科技,魏茲曼也從沒忽略過。從早期以缺水、缺石化能源的先天不足條件來看,發展替代能源或潔淨能源早就是以色列當務之急。目前,開發出更有效率的太陽能電池、海藻提煉出生質能源、或以細菌來加速分解垃圾,以解決垃圾廢棄物等技術,都是因應以色列環境而衍生出來的研發方向。

在魏茲曼科學院中,雖然科學家不用擔負起商品化的責任,也不必找計畫經費。但卻有絡繹不絕的企業及個人,抱著大筆鈔票上門,指名要買這裡的智財權(IP)。因為魏茲曼的品牌,讓業者認定絕對是有利可圖的。

1959年,也就是在魏茲曼科學院成立後10年,Yeda技轉公司正式成立,專門負責將研發成果技轉或授權的工作。「科學家負責研發,技轉等賺錢的事就交給別人去做吧!」Tenne強調這個好處是「研究不會被牽著鼻子走。」

成立至今,Yeda已申請出1400件專利,同時也簽了169件的合約授權,其中間接商轉產生出42家新創公司。2009年共取得授權金1000萬美元,占整體收入3.6%,這項成果也說明魏茲曼科學院對以色列經濟產業上的貢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