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主計處公布4月份全國失業率為4.29%,創下31個月以來新低水準,但是各縣市民眾對縣市長經濟與就業的施政還是不太領情,創下八項施政平均最低的紀錄41.2%。
不僅22縣市全數不及格,經濟就業施政滿意度第1名的苗栗縣也只拿到55.9%,分居2、3名的新竹市、新竹縣為47.9、47.2%。除墊底的基隆市外(24.1%),各縣市的差距都不大。
這五年多來,苗栗縣積極開發科技園區,已成功吸引超過5000億的投資金額,共有120餘件投資上億的科技大廠進駐,新設工廠為350餘家,縣內的工業用地已不敷使用,正積極辦理崎頂科技園區、通苑工業園區等可行性評估作業。
其實,苗栗的休閒農業也做得有聲有色。去年農委會休閒農業區評鑑,全國4個「大良」的獎項,苗栗就囊括3個,今年全國8處核心發展重鎮休閒農業區,苗栗再拿下2處。另外,全縣推廣有機栽培面積也達到380公頃,通過認證有機農戶為120家。
雖然新竹縣、市因同時擁有台灣第一座科學園區而拿下好成績,但畢竟就業族群多元,仍必須顧及各個面向,新竹市長許明財曾擔任過新竹市政府勞工局長,更是點滴在心頭。
竹市招商,協助失業與身障
他先從招商引資做起,創造就業機會。推出在地關懷服務,提供市場行銷、財務融通、技術扎根、勞工就業等諮詢和服務,每日電訪12通,外訪13家,企業如需協助,立即會請各局處解決,目前已有品晶科技預計投資20餘億元,興建會展中心與摩天輪五星級希爾頓大飯店;遠東集團繼標下風城購物中心後,再投資了20多億整修,預計年底開幕,將是東南亞最大型的購物中心。
許明財還特別加強對身障與失業者的協助,除失業者職業訓練外,逐年都補助長期雇用身障者的企業,今年將有2200名身障者受惠;去年已委託5家身障機構團體提供145名身障者服務,並成功推介65名就業,今年至少可推介60名身障者就業。
去年新竹市總計辦理12場大型就業博覽會,吸引2萬8000人參與,平均勞動參與率為60.8%,居全國之冠。許明財表示,預計年底世博台灣館開幕後,要讓新竹轉型為低碳、健康城市。
經濟滿意度第3名的新竹縣長邱鏡淳,則特別檢視地方特色與資源條件,訂出綠能光電、生技醫療、文化創意、觀光旅遊、精緻農業五大產業發展主軸。去年已引進元晶科技投資百億設立全球最大太陽能單一廠,預估產值500億;而國際綠能智慧園區、新竹生物醫學園區都將於近期開始運作,預計生醫園區將引進50家研發型廠商,計畫10年內創造500億產值,帶動5萬個就業機會。
針對地方的特色產業與中小企業,新竹縣也著手特色產業微型園區的規劃,去年已執行湖口水芋香米、五峰賽夏生態旅遊園區特色文創產業的輔導,與北埔、峨眉、寶山的整合型補助。
同時配合農委會小地主大佃農計畫,獎勵休耕農田復耕,出租給大佃農,達到活化休耕地與提升農田栽培成效。去年已完成25農戶申請,擴大承租面積達353公頃,今年目標為150公頃,已達成75%,預估9月前即可完成。
桃園增就業,重勞工健康
滿意度第5名的桃園縣同樣推出小地主大佃農計畫,原本農委會核定去年目標為200公頃,桃園實際達成率高達212%,並輔導40位大佃農參加計畫。
在招商方面,桃園縣的成果更為豐碩,累計今年前3月大型投資金額達365億元,潛在投資計畫預估為86億元,約可增加8846個就業機會。目前10大工業區土地已售罄,但是投資金額仍不斷成長,每年吸引2萬名人口移入。去年失業率從6.05%縮小為5.3%,勞資爭議協調也降了36.8%。
桃園縣長吳志揚相當重視勞工工作條件,去年辦理496次工作條件檢查,稽核高科技業、人力派遣、醫療院所等高度勞力密集場所,並針對100人以下中小企業進行勞工安全衛生現場輔導,以確保勞工身心健康。
在前任台南縣長蘇煥智、與前台南市長許添財的招商基礎下,台南市永康工業區、柳營工業區一二期、樹谷園區都有具體的招商成果,其中柳營工業區一期土地出售率為100%。
事實上台南最具優勢的產業就屬蘭花,今年3月4日,新任市長賴清德持續辦理為期10天的台灣國際蘭展,計有34個國家參與,外賓與買家約3200人,吸引24萬人潮參觀,13日還創下單日7萬7799位參觀人次的最高紀錄。尤其在景氣復甦帶動以及外貿協會大力協助下,今年出口訂單高達70億元。
相較治安所帶來的低氣壓,台中市的經濟滿意度雖排名18,卻憑藉實際招商成果扳回一城,這同時也是市長胡志強最滿意的政績之一。
中科成績斐然,去年累計核准廠商112家進駐,投資額2兆387億元,員工數2萬3329人,較前年增加17.56%;總營收3626億元,較同期成長50.33%,高居三大科學園區之冠,今年將挑戰4500億元新高。
其中台積電12吋廠去年7月興建,預計今年第4季28奈米將量產,較原訂時間提前一季,總金額超過3000億,將為中台灣帶來8000個工作機會。
外商部分,除美商好市多COSTCO外,全球第二大運動用品零售通路商法商迪卡儂去年12月與台中市政府完成簽約,台中營運總部與首家旗艦店隨即動工作業。「是去年底5都選後,第一家表態進駐台中投資、甚至設立台灣營運總部的大型外商企業,極具指標意義,」胡志強說。
台中縣市合併後,人口變成277萬為全國第三大城市,而且農業人口變多了,胡志強於升格後即成立台中市就業服務處,建置大台中人力資源網,協助勞資媒合。合併不到五個月,已辦理4場聯合徵才與96場個別企業徵才,初步媒合2529人次。5月14日舉辦的大型就業博覽會,有54家企業提供5000個職缺,後續將再辦理3場,至少可提供1萬個工作機會。去年即便合計台中縣的勞動力參與率,大台中市仍有59.6%的成績,為五都之冠。
多管齊下後,胡志強有信心再創大台中經濟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