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電音三太子 很台也能上國際

會跳《天鵝湖》的台灣神祇

彭漣漪
user

彭漣漪

2011-05-30

瀏覽數 33,000+

電音三太子 很台也能上國際
 

本文出自 2011 / 6月號雜誌 看見台灣 進步100

無論哪種宗教,神祇多半是神聖空靈、遠在天邊的。然而,台灣民間信仰中的哪叱三太子卻相當親和,不僅跟著電子音樂跳起街舞,甚至「時髦」到登上國際舞台,堪稱舉世僅見。

電音三太子第一次受到萬眾矚目是在2009年的高雄世運會開幕典禮上,對著上萬名海內外貴賓的表演。現在它更已成為台式文化揚名國際的新代表。

2010年9月4日,在美國洛杉磯道奇球場,三尊「電音三太子」神偶和六名辣妹,隨著皇后合唱團的〈We will Rock You〉、女神卡卡的〈Bad Romance〉熱鬧進場飆舞,並為比賽開球。「會跳舞的神祇」,霎時間讓老外大開眼界。

電音三太子的表演,近來頻頻出現在各種國際級場合,包括上海的世界博覽會、台北的聽障奧運、台北花博、高雄的世運及澳洲墨爾本的台灣節。新加坡今年春節活動中,內閣資政李光耀也欣賞了從台灣來的電音三太子表演。

甚至還有老外將這題材寫進論文。英國倫敦大學人類學博士生古翊飛(Fabian),發現新加坡從台灣引進電音三太子後,信眾人數大增,今年初特地來台灣做田野調查,從人類學的角度,研究這項獨特的台灣文化。

「傳統文化必須不斷創新才能流傳,」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分析,三太子源自佛教,兼具世俗性和神聖性,因為是小孩子,因此可以跳電音街舞、騎摩托車、耍棍棒。但媽祖和王爺則很威嚴,不能如此。

現在,電音三太子正到處流行,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廟會活動,不管是公司尾牙、新產品發表、公益活動、宴會餘興……,到處看得到;國台語流行歌、美日韓流行歌、音樂劇《天鵝湖》,三太子什麼音樂都能配。據瞭解,台灣目前已有上百個電音三太子表演團體,主要團體則有雲林的「北港太子聯誼會」、嘉義的「朴子電音三太子」及高雄的「保庇三太子團」。

2011年4月21日,北港朝天宮舉行媽祖遶境,近50個「陣頭」,繞著北港的大街小巷一路敲鑼打鼓放鞭炮,整整三小時。電音三太子自然不缺席。「北港太子聯誼會」的陣頭人氣很旺,派出五、六尊三太子神偶全程跳舞、遊行,不時停下來和路邊觀賞大人和小孩互動,握手拍照,偶爾也共舞,不少新舊團員隨行在側。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進三太子團體 改變火暴少年

回顧歷史,以往廟會裡的三太子表演,跟其他陣頭表演其實沒兩樣。但因為表演者都是青少年、年輕人,有的愛聽流行音樂、跳街舞,十多年前就出現會跳搖滾樂的三太子表演,只是流於隨興,因而十分凌亂。直到有人認真思考轉型、創新,三太子開始有了一致、正式的舞步,而且愈來愈講究。

屬於電音三太子先鋒團體的「朴子電音三太子」團長張啟原表示,之前團員中有高中啦啦隊,開始懂得跳排舞,就由團員間互教。後來請到「打狗亂」樂團的專業伴舞者來教了兩年,並協助編舞步,使表演愈來愈正式。讓三太子甚至跳愛爾蘭的踢踏舞。

就這樣團隊不斷求新求變,跟著新的流行樂編舞。2005年在台南鹽水蜂砲活動中,張啟原派出十尊神偶表演排舞,場面壯觀,有位美國人全程錄影,並上傳至當時YouTube上,點閱率很高,當時就讓電音三太子從國際紅回台灣。2006年,歌手伍佰、張震嶽等藝人發起台灣首屆「台客搖滾嘉年華」,為尋找YouTube上的表演團體,透過《蘋果日報》刊出「協尋電音三太子」的廣告。後來《綜藝大哥大》《黃金夜總會》等五、六個綜藝節目先後邀請「朴子電音三太子」上過節目。

2006年,也是先鋒團體之一的雲林「北港太子聯誼會」,由團長游忠斌領軍,也在台客搖滾嘉年華表演台客戰鬥舞,當時三太子神偶戴眼鏡、吃奶嘴熱舞,相當受歡迎,被選為「最佳台客陣頭」。

游忠斌表示,其實早在十多年前,他們的團就開始隨著流行音樂表演了。只是一開始踢到傳統勢力巨大的鐵板,敢邀約表演的並不多。「反應很兩極,年輕人喜歡,但老一輩的完全不能接受,覺得褻瀆了神明,」游忠斌談起過去,剛開始一整年表演邀請還不到十場,非常辛苦,他和團員得到處打工,支撐太子團運作。

過去一般人對這類表演的印象其實也不是很好,常被認定是一群中輟生參與的「八家將」團體,帶著異樣眼光。然而,現在的電音三太子被許多年輕人視為正當活動。

將傳統陣頭轉型提升,的確能達到多重功能。今年48歲的游忠斌,16歲就加入陣頭團體至今,見證過不少街頭暴力。「電音三太子轉型創新,讓年輕人容易接近,學習民俗,並且尋根,」他說,希望青少年別在街頭逞兇、鬥狠,而能在傳承傳統的民俗文化同時,還能當作事業。現在他的表演邀約狀況不錯,淡季一個月有四、五場,旺季有20場。他更從沒有想過,「電音三太子竟然可以在美國表演,讓老外看到台灣的文化,」游忠斌感慨地表示。

其實類似電音三太子這樣的台式文化,在台灣創意不斷的環境下,應該還會不斷有新形式的創新出現。可能以後紅的主角會變成別的表演文化,大家且拭目以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