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九、十月以後的台灣股市,無視於景氣領先指標,已連續下降六個月;而景氣對策信號亦已出現綠燈下限的事實,在成交量方面,仍然處於所謂「選舉行情」之中。投資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是:量是價的先行指標。
進二退一漲速慢
本月初,成交量創下了一八九七億的次天量以後,一般投資人所期待的是:新的天價何時出現?從技術面觀察;本月初的大勢已經攻入歷史性的最大壓力區一0五一八~一0八四三點之內。可惜,未能畢其功於一役,以致再度陷入盤整的局面。
但上漲的技術指標並未轉弱,創新天價的可能性仍然很高。而應注意的是:在股價推高的過程中,上檔的壓力逐漸增強,所以在進兩步、退一步的方式下,推升的步調相對緩慢。
在緩慢推升的過程中,由於時間拖長,最容易引入其他變數的干擾,而使股價的上升受阻。今年以來,台灣股價出現長期攀升的趨勢,但是,常因政府的政策宣布或措施改變而使行情受挫。亦即出現了股價做多,政府偏空的糾結,形成政策面主導行情的現象。
而所謂「選舉行情」是因大多數的投資人推測,執政黨不再輕易宣布政策或措施變更的重大消息,儘量採取一動不如一靜的策略,保持中立,不偏多、亦不偏空,以免背負打壓股市的指責,而使執政黨候選人的避票流失。
選舉期間不「利空」
選舉有一定的期間,政府的政策或措施卻不能長期停頓。
對於若干「利空」的政策,政府有意無意之間,似乎是採取推、拖、拉的技巧,尤其是證券交易稅稅率,漲跌幅度放寬為一0%等重大利空政策,都已儘可能延到十二月以後討論。 那時選舉已過,選舉結果已成定局,執政黨當可毫無顧忌的推出「利空」措施,藉以一勞永逸地穩定股市,消除社會投機風氣。
而這些利空措施越是遲遲不敢在此時推出,則可推斷利空的程度越高。投資人心知肚明,後市的陰影越長,上漲的壓力越重。
股價的長期上漲,絕對須有實質經濟的「利多」因素作為支撐。台灣的經濟則與美國的經濟息息相關。而在出口方面,也與海峽對岸的中共情勢發生某種程度的關連。
美國股市發生十月黑色星期五的重挫雖已反彈,但是,反彈的程度只有跌幅的一半。
其中的關鍵在於:美國的經濟前景仍未十分明朗,所謂經濟景氣「安全著陸」,其安全程度究有多高,經濟衰退是否真的不會捲土重來,仍然讓人疑信參半。
目前,美國的經濟指標呈現了弱勢,英國則已加速接近衰退的邊緣。所以,英國股價的跌勢最為明顯。
不擔憂、不忽視
我國的經濟景氣前景則誠如經建會錢復主委本月六日在總統府的財經座談會所稱:「在審慎樂觀之餘,對短期景氣趨緩現象,雖不必擔憂,但也不宜忽視。」
另一影響台灣出口興衰的因素之一,就是大陸的情勢。自今年六月四日大陸發生天安門事變以來,海峽兩岸轉口貿易的成長率就已出現急遽降低的態勢。
最近,中共當局又在廣州的秋季交易會上宣布有關進出口的新規定,更嚴厲地執行緊縮性的控制政策。此對台灣紡織、玩具及製鞋等廠商的大陸市場受創最大。
而在金融情勢方面,目前銀行體系仍然寬鬆,本月份銀行體系準備部位的淨額仍達一四三五億元,且在本月份將有一二00億元的央行票券到期,扣除回存央行之八成以後,約有四00億元將再流入銀行體系,這些均有助於利率的降低,以刺激生產。
但應注意的是,上月份的物價指數再創高點。也就是十月份台灣地區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月份增加五.九%,此為民國七十一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注意金融政策動向
而且,台灣九、十兩個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經連續超過五%以上,顯然物價安定已經發生動搖的跡象。所以,決策當局很可能須堅持「穩定重於成長」的原則,而採長期性的金融緊縮措施。
如此一來,股市的萬點行情就會成為歷史,故金融政策的動向,將會成為下一個階段主傅股市的力量。
假如,金融政策繼續保持中立,證券交易稅的稅率也能訂在合理的水準,同時實質的經濟成長率確保六~七%以上的目標,則就當前技術指標的搭配來看,仍有可為。
從線路圖形來看,短、中、長期的平均線出現多頭排列,代表月線的二十六日平均線上揚,都對股價發生穩定及助漲的效果。
上月十日,一0五八四點的股價疑似「左肩」形態,所以,大勢的反彈如能突破此點,線形就有可能扭轉上升。
但應注意的是,即使突破一0八四三點的天價,突破的幅度必須超過三%,才算有效突破而予確認,否則仍有出現所謂騙線的假突破之可能。
所以,大勢必先站穩一0八四三點之上三%,亦即站穩一一000點以上,才有可能看到一二000點的新高價位。
反之,如果所出現的是假突破,亦即不能突破天價的三%,則有可能出現一0%以上的回檔。然後出現反彈,形成「右肩」,開始走上主跌段的命運。
逢高減量
總之,投入股市心理建設最為重要,不能絕對看空但也不能絕對看多。注意基本分析,謹慎選股;注意技術分析,掌握買賣時機;逢高減量的經營才是上策。
(白俊男為太平洋證券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