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2010年來台旅客,共計556萬7277人,創60年來新高。觀光休閒產業需求增加、成長快速,遊憩與運動學群相關科系學生的出路,也將水漲船高。「現在是餐旅業的黃金時期,」東海大學餐旅管理學系主任朱惠玲表示,中國大陸崛起,許多台灣的餐飲服務業在大陸找到市場與舞台;而台灣也成為大陸餐飲市場試水溫的地方,許多想進軍大陸的國際餐飲業,都先到台灣試點。
【教學新發展】
觀光學類 ﹥行銷、企劃、操作都很重要
廣義的觀光學,包括觀光、餐旅、休閒事業管理等領域。有些大學將三者獨立成系,有些則一系多組,也有大學採取一、二年級不分系的學院制。例如銘傳大學觀光學院下設觀光事業學系、休閒遊憩管理學系、餐旅管理學系,以院為入學單位,一、二年級修習共同必修與部分專業基礎課程,大二下學期再依學生整體成績和志願決定就讀科系。
世新大學觀光系自民國100學年度分餐旅經營管理組、旅遊暨休閒管理組、規劃暨資源管理組三組,分別以旅館經營及餐飲管理、旅遊事業經營管理、觀光遊憩區規劃與管理為課程主軸。
國內觀光學系多為私立院校,除了銘傳、世新,還包括靜宜、義守、文化、真理等校,其中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系創立於1968年,是全國最早成立的觀光系。國立大學方面,目前有東華與暨南大學成立相關科系。
2008年成立的暨南大學休閒學與觀光管理學系,目標是培養觀光休閒產業管理人才,因此該系特別重視管理課程,約占畢業學分三成。系主任鄭健雄表示:「我們強調學生的行銷、業務與企劃能力,不單只注重操作面。」翻開課程表,基礎的管理學、財務、行銷管理,都是必修課程,還有旅運管理、顧客關係管理、觀光心理學等選修課程。
觀光學系很重視實務應用,各系皆訂定畢業實習制度。以世新觀光系為例,餐旅事業管理組學生要到學校附設的世新會館,進行300小時以上的實務實習。至於暨大休閒學與觀光管理學系,學生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必修400小時企業見習,四年級再選修為期六個月的專業實習。鄭健雄說,學生可以藉由實習,觀察哪一個工作領域和位置最適合自己,「這是最快融入職場的方式。」
休閒管理學類 ﹥產學合作,強調實務訓練
從觀光事業學類分出來的休閒管理學類,課程核心為遊憩產業的經營管理。目前大葉、義守、實踐、開南、立德等校皆有開設相關科系。
義守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以休閒活動管理與事業經營為課程主軸,前者包括如何規劃、行銷與執行活動;後者則結合市場分析、人力資源管理與公司營運策略。系主任趙仁方表示,系上也與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文化局合作,鼓勵一年級學生去政府部門當志工,瞭解政府相關政策方向。
義大所屬的義聯集團旗下有兩家飯店、一家主題樂園、一家購物廣場,也成為學生實務學習的場合。趙仁方曾要求學生參與觀察,探討義大遊樂世界舉辦跨年活動的動機與經營模式,並觀察遊客反應。他笑著說:「出校門過一條馬路就是遊樂園,我們校外教學十分方便。」
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則強調休閒活動辦理的訓練,加強學生的規劃能力。大葉強調90個小時的志工服務實習、舉辦營隊的休閒活動實習,以及跑步2公里、游泳200公尺、腳踏車20公里的休閒運動實習,培養學生行動力與實務經驗。
相關學程還有中興大學景觀與遊憩學士學位學程,結合中興園藝學系、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水土保持學系、森林學系、農村規劃研究所、應用經濟學系,及社科院行銷學系相關教師及教學資源,是跨院系的整合學程。
餐旅管理學類 ﹥國際化趨勢 送學生海外實習
「餐旅」顧名思義,指住宿與餐飲業。餐旅管理學系強調學生實作、語文能力,和服務精神的培養。目前開設餐旅系的私立大學有東海、輔仁、稻江、真理、實踐、明道、義守等校,2010年成立的暨南大學餐旅管理系,是唯一開設相關學系的國立大學。
東海餐旅管理學系主任朱惠玲指出,餐旅服務要做到傑出,不光是動作純熟,還必須讓顧客覺得感動。因此東海餐旅系很重視餐旅服務涵養,學生可以修習餐旅空間美學、餐旅美學詮釋等課程,從古典文學中,討論當時反映的餐旅思惟與生活模式。
隨著餐旅國際化的趨勢,各系也加強語文能力的訓練,例如東海必修英、日文16學分,銘傳也開設英、日、法文課程。東海餐旅系也送學生去峇里島、關島等地實習,培養語文力和國際觀。
餐旅系也和觀光、休管系一樣,重視實務學習。例如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就把校內聖心學苑規劃為教學旅館,讓學生實際演練行銷宣傳、訂房確認、迎賓待客、房務服務及清潔整理;另外還讓學生營運校內露天飲料吧,將課程所學應用於實務中。
東海餐旅系有家長日、畢業餐會的傳統活動,主題企劃、菜單設計、布置、採購、烹調、外場,全由一個年級學生團隊合作完成。朱惠玲說:「學生剛來我們系,連蔥和蒜都分不清,現在可以出一桌好菜,家長都很感動。」
體育學類 ﹥加入運動管理與行銷元素
過去以教職為主要出路的體育學系,面對流浪教師愈來愈多的衝擊,開始轉型。許多體育系走向專業分組,加入運動管理與行銷的元素。
輔仁大學體育學系分成「體育學組」「運動競技組」「運動健康管理組」招生,學生可跨組選課。系主任陳鴻雁解釋,體育學組以培養各校體育教師為主,競技組培育未來的運動選手,運管組則偏推動社會體育,包含運動企劃與經營、運動行銷學等課程。
今年暑假後,進入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的學生,就要學習全新的課程。師大體育系主任程紹同表示,少子化讓體育老師的市場縮小,系上勢必要調整方向,幫助學生面對就業競爭。一年級不分組,二年級學生將在「體育師資組」「運動健康組」「運動產業休閒組」等三組中,選擇兩組課程修習。
另外,系上也增加街舞、瑜珈等精進課程,培養學生其他專長。程紹同要告訴體育系的學生:「不是念體育系就沒有發展,你們未來機會其實很多。」
運動保健學類 ﹥運動結合醫學 促進人類健康
「Exercise is medicine.(運動就是良方。)」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主任郭藍遠表示,沒有一種藥物可以同時治療糖尿病、高血壓或憂鬱症,但是運動,具有多重良效。運動保健學類也就是運動與醫學的結合,橫跨遊憩與運動、醫藥衛生學群。相關科系有休閒保健學系、運動健康科學系、運動保健學系、運動醫學系。
2003年創立的高醫運動醫學系,開設的課程包括運動傷害評估學、運動貼紮、運動按摩學、運動處方,以及體適能評估與測試等。目前國內僅有兩所大學設立運動醫學系,另一所為中國醫藥大學。
國立體育大學運動保健系則特別強調專業考照和臨床應用,學生大三上學期依興趣和志向選擇體適能指導組、運動傷害防護組,修習進階課程。以運動傷害防護組為例,學生將從事800小時臨床實務學習,學期間並取得高級急救證與初級救護技術員證,畢業後即具備參加行政院體委會運動傷害防護員檢定考試資格。
郭藍遠指出,相關科系學生的就業出路包括健診中心、體適能、減重門診,或擔任運動傷害防護員。全民運動風氣漸盛,運動保健可以促進健康,也減少健保資源的浪費,出路看好。
【畢業後出路】
遊憩與運動學群相關產業具有國際化的趨勢,朱惠玲就鼓勵學生,不僅以台灣市場為目標,大陸甚至世界各國都可以成為他們揮灑的舞台。
相對而言,在台灣,也會遇到來自各地的觀光客。因此觀光與餐旅業很重視外語能力。
相較於技職院校,大學體系的遊憩與運動學群在基礎的實作和語言能力上,特別強調管理面向。鄭健雄說:「這麼好的學生,如果只會鋪床、端盤子太可惜了。」畢業生的出路除了旅館業、觀光旅遊業、餐飲業等專業人員,更可以瞄準管理、企劃、行銷工作,甚至自行創業。
體育系畢業生則面臨就業市場的全新挑戰,過去以教育界為主,現在逐漸轉向運動產業,體育用品或行銷公司、運動中心、俱樂部等都是出路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