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為什麼要把錢捐出去?我說,為什麼不呢?有句話說得好:「壽衣是不做口袋的。」財富生帶不來,死帶不去。而且,許多人都會來告訴你,這樣、那樣的事情需要你捐錢;所以,你只要有錢,不愁不知道怎麼用它。而且不管你喜不喜歡,傳給你的遺產反正就在那兒。
從小,我就對花時間賺錢毫無興趣;倒也不是反對賺錢,而是我擁有的錢總是超過我的需要,而且我還有別的興趣。家父總是以為我也該像他一樣喜歡做生意,我費了不少口舌向他解釋,我們是不同的人,做生意是他的生命,不是我的。再說,我老忙著做有趣的事,實在沒空做生意。
交給他,就不要干涉他
不過我辦公益事業和家父做生意的原則是一樣的,不論是那一種事業,一定先找一個最合適的好手,把一切交給他,不要去干涉他。
從安德普.美能基金會一成立,我就堅持絕不干預它的運作。常有人跑來對我了什麼、什麼,而我總是回答,這與我無關;我絕不會寫信給基金會的人,說我認為某個意見很好,第一,我不喜歡做這種事;第二,我知道因為我姓美能,我在基金會裏的發言可能會比別人更有力。
我這一生所做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公益事業、商業或人際關係,都是發自內心的直覺,並沒有經過什麼深思熟慮。譬如我喜歡畫,希望隨時可以看到它們,因此我就買來收藏;而我又希望這些畫能夠放在一個地方,讓別人也能欣賞,因此我成立了耶魯大學的英國藝術中心。我很幸運,凡是我想做的事,總能找到專業人才幫我完成。
我辦公益事業並沒有受什麼訓練,事實上,恐怕也不可能有這種訓練。雖然家父他並不是專門從事公益事業的人,可是他為各種不同目的捐了不少錢,而且他是國家晝廊的發起人和主要捐助人。
不想花冤枉錢
可惜現在我很少收集藝術品了,因為樣樣東西都貴得離譜,我不想花這種冤枉錢。藝術品的飆漲也害得藝術性公益事業越來越難做;譬如說,大約四、五年前,國家畫廊開始募集一筆五十萬元的基金,現在我們募到了六十萬元,可是今天六十萬元已經派不上多大用場了。
(取材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