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回到1999年10月的南京東路,不減今日的車水馬龍,六福皇宮風光開幕,財經媒體大篇幅報導如此寫著:「六福皇宮點燃五星級飯店市場新戰火,美國威斯汀(Westin)飯店集團在台試金石。」
六福皇宮的出現,承接了1990年代國際五星級飯店進駐台灣的鼎盛時期。當時曾有幾家知名飯店先後開幕,包括凱悅(現君悅飯店)、麗晶酒店(現晶華酒店)、西華飯店與遠東香格里拉大飯店等。
但當時誰也沒料想到,在那之後,卻是台灣飯店業沉寂的十年。問起台灣飯店業的風雲史,不管是本土或國際飯店業者無不嘆息,「這波(六福皇宮)以後,停滯了很久,已經十年沒再出現新酒店。」
如今,隨著開放大陸旅客來台,民間消費復甦,國際觀光客來台人數不斷創新高,加上開放陸客自由行預計6月實施,久未傳出新消息的台灣飯店市場,終於風華再現。
國際奢華飯店集團插旗台灣
不動則已,一鳴驚人。近兩年內,台北一口氣開出北投日勝生加賀屋溫泉度假酒店、寒舍艾美酒店、台北W飯店,以及預計明年4月開幕的文華東方酒店等四家國際級觀光飯店。
本來不在觀光產業內的台灣企業集團,也不斷找機會投資興建旅館飯店,不願放棄這塊大餅。眼看新競爭對手來勢洶洶,老牌飯店也開始改裝因應。
老飯店新飯店同場較勁,使得這場飯店大戰風雲密布,火藥味十足。
「現在好不容易來了個大題目、大時代,誰都不願意置身事外,」去年購入麗晶酒店(Regent)品牌的晶華酒店集團執行長薛雅萍觀察。
根據觀光局統計,光是2008年到2012年,即將營運與完工的新建及改建旅館,總投資額大約是1500億~1600億。
空前的盛況,也讓一路從基層做起,也是交通部首位女局長的觀光局局長賴瑟珍接受採訪時,興奮地表示,「真的是前所未有!」
戰況有多激烈?光看急欲進場插旗設點的參賽者來頭,即可窺知一二。
據說,四季酒店(Four Season)、麗池卡登(Ritz Calton)、半島酒店以及阿曼(Amman)等國際奢華飯店集團,都有意揮軍台灣飯店市場。
「最近的Hotel Chain(國際連鎖飯店),都搶著進來台灣,」從中學時期就開始在飯店提行李,今年已屆64歲的本土老牌連鎖飯店福華總裁廖東漢如此觀察。
今非昔比,台灣飯店地位大升
廖東漢說,回想台北福華飯店成立的1980年代,早期國際連鎖飯店品牌高高在上,把台灣飯店業者掐得死死的,除了賺的錢全都被老外拿走,台灣業主連多久換一次飯店地毯這種小事,都無法插手,簡直是「不平等條約」。但最近這一波談判,主場的台灣業主已取得主導權,「既然你(國際連鎖飯店品牌)保證能做得這麼好,那該分給我(台灣業主)的錢,現在就先拿,」最近廖東漢不時聽到飯店業界有這樣的傳聞。
不到30歲就接班的華泰大飯店集團副董事長陳炯福也有類似的觀察。
去年他因為在台北南京東路商圈創立了設計精品旅館Hotel Quote,市場定位特殊,成績表現亮眼,受邀到香港飯店投資研討會演講。
會後,歐美與亞洲國際連鎖飯店品牌的代表圍著他拚命提問,「當時W飯店即將開幕,又有Hotel Quote出現,他們開始對台北產生興趣。」
也就在兩年前,來自新加坡的亞洲第一大國際連鎖飯店業者豐隆集團,決定接受午陽集團委託,經營台中日月千禧酒店。簽約儀式上,豐隆集團旗下千禧國敦酒店集團副總裁吳子天對台灣觀光旅遊發展相當看好。
他指出,和亞洲其他都市相比,台北的飯店和客房數明顯偏低,新加坡三星至五星級飯店加起來約有4.1萬間房間、吉隆坡有2萬間、曼谷有3.2萬間,台北市卻不到1.5萬間。
此外,新加坡一年有超過1100萬人次的外籍旅客造訪,而去年創新高的台灣,不過500多萬人次,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台灣在亞太觀光市場的地位,被忽略太久,」吳子天精確點出這波國際飯店品牌爭相來台的最大原因,也就是台灣被低估,成長空間才會大。
台灣是下個香港,大集團猛跨飯店業
特別是當鄰近的香港與新加坡已經相繼成功導入陸客,創造出驚人消費之後,國際連鎖飯店品牌都看好台灣是下一個香港。
「你看香港LV店外面,還要圍起來限制人數,法國也是,到處都是大陸人排隊在買,」薛雅萍補充,台灣的房價與消費相對合理,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做優勢。
午陽的進場,也代表了另一個趨勢,就是過去與觀光休閒八竿子打不著的財團,近幾年也熱中跨足飯店、商場、遊樂園的投資。
特別是營建業,像是鄉林、遠雄、國揚、麗寶、樺福、力麒、豐邑、日勝生、太子、午陽等集團,都積極布局,大舉興建觀光飯店或規劃遊樂園區。
其他行業跨入飯店業的也不少,包括誠品書局、旺旺集團、寶成集團、海霸王等,旗下都投資有飯店、商場等事業。
「建商主要是為了避開景氣循環及政策影響,爭取更多固定營業收入,」一位飯店大老分析,這一波搶進飯店業的建商,尤以麗寶建設最積極。
早在2005年,麗寶建設董事長吳寶田就看準日漸繁盛的國旅,即斥資150億,打算五年內構建完成本土連鎖飯店王國。誰想到,又碰到陸客開放,熱鬧滾滾。
從2007年到2010年,從北到南,吳寶田已經開幕十家飯店,預定今年還有兩家要開幕,堪稱是拓點速度最快、最密集的本土飯店集團。
在營建為本業的福容大飯店,總監龐妤家是第一位有飯店經驗的從業人員,「自從2005年加入之後,幾乎每隔一、兩個月,老闆就進來辦公室說,不好意思,我們又多了一家新飯店,」她生動地描述,「不知道老闆以後還會怎樣Surprise我們?」
本土飯店大改裝和到處搶地拓點
眼看知名國際酒店品牌紛紛來台投石問路,國內新競爭對手又來勢洶洶,等著大賺觀光財,舊飯店也不得不陸續重整旗鼓備戰。
獨霸信義區20年之久的君悅飯店,首先感受到壓力,從去年開始就陸續改裝,除斥資上億改裝的健身中心,飯店內部九家餐廳、酒吧也即將有新風貌,接下來客房也將除舊布新。
觀光股王晶華酒店集團今年雖以鞏固海外麗晶事業體為重,但改裝腳步同樣刻不容緩。
配合地下樓層的麗晶精品收回自營,晶華也將斥資2億為台北本館裝修。薛雅萍表示,飯店絕對是平台的概念,要把最好的品牌放進來。
就連日客最愛的40年老字號飯店華泰王子也罕見有改裝計畫。
有鑑於老爺酒店前製作業兩年三個月就整修完畢的超強效率,陳炯福兩年前就開始構思,如何在明年以10億為老飯店換上新裝,為的不外乎是陸客自由行後的龐大商機,「想要提高平均房價,還是動一下比較好。」
除了改裝因應外,更積極的飯店業者更卯足全力到處搶地拓點,擴大飯店版圖。
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的信義計畫區,全成了國際連鎖飯店品牌的囊中物。
但高級戰場外的煙硝味更是濃厚,由於市場被炒熱,租金水漲船高,房東姿態完全不一樣,這讓本土飯店業者們傷透腦筋,業者不是頂下後難賺回,就是搶不到好地點。
陳炯福不得已,上任後只好在集團內成立新事業部門,部門同仁每天的工作,就是出門找地點,「我不要今天別人開了一間餐廳或飯店,華泰從來沒有評估過。」
除頂級飯店外,平價商務旅館也夯
搶地不稀奇,不少本土飯店集團還把腦筋動到政府身上。
去年六福集團才標下由交通部觀光局主導的台東三仙台觀光旅館BOT案,現在仍處於環評階段,將投資9.7億元興建六福莊度假旅館,預計三年後完工。
「之所以拿下這個地方,主因是陸客首選的必遊景點之一,」六福旅遊集團行銷協理劉春豪說。
今年3月下旬,華泰飯店集團也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宣布取得墾丁蔣公行館的委外經營案,將投資5億翻新舊有建築物,變身為亞洲頂級度假飯店。
前一天,國賓飯店集團也才宣布,取得松山車站多功能大樓BOT案,新飯店將以Lifestyle為定位,走平價奢華風。其實平價奢華旅館是幾家五星級飯店外,另一股更大規模的投資潮最早起步的是旗下擁有喜瑞、丹迪、新驛、新尚等品牌的台北旅店。董事長戴紀彰2004年回到台灣後,開始承租50年左右的老飯店,改裝後,提供平價且精緻的服務。
從那時起,台北旅店每年拓點2到3家,目前在台北擁有9家分店,一共500個房間,住房率至少九成,以港澳、東南亞的客人居多。
「年平均住房率一定要維持在九成以上,才有可能在五年內回收投資,」感性的戴彰紀在天母丹迪開幕記者會說,台北旅店最大的不同是,在每間旅館空間注入新的靈魂。
陸續跟進的還包括晶華飯店的捷絲旅、福華飯店的福泰桔子、瑞石商旅、新幹線花園酒店、快捷假日酒店等,光去年下半年,就有十多家平價旅館開幕,都是承租交通便捷的老旅社、舊大樓,再改頭換面成為新穎旅店的經營模式。
飯店品牌特色鮮明,市場區隔強
不過,有競爭才會帶來進步。不管價位如何,這波飯店投資潮,對台灣飯店最大的改變是,個別特色愈來愈明顯。
薛雅萍觀察,這波進駐的國際連鎖飯店,品牌個性鮮明,市場分隔也更細緻。比如W飯店走設計潮流風,寒舍艾美打出藝文質感,「以前的五星級飯店幾乎都是氣派典雅,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但現在飯店市場愈來愈分眾,」薛雅萍分析,對消費者而言,選擇性更多,眼界也會不一樣。
婚宴老手、以台北典華與台中僑園闖出名號的林園餐飲集團一手打造的中悅飯店,市場區隔也是相當明顯。主導的林園餐飲集團執行長林協建說,中悅飯店光找地就花了十年,好不容易才決定落戶在台中七期。
每年固定走訪五、六次拉斯維加斯的林協建認為,服務業的最高境界就是旅館,因此他打算斥資30億,以鮮明活潑的賭場風格,打造台灣首見的複合式婚旅飯店。
主要客層除了本地客,還有來台辦結婚及度假的外國旅客,新人可在飯店內辦完結婚的所有事,包括拍婚紗、請客以及度假,「應該五到六成都會是自由行的陸客,」林協建預估。
經過十年的蟄伏,台灣飯店業這一躍,已經登上國際舞台。軟硬體都將展現更多元的風貌。
福容飯店投資者∕麗寶董事長 吳寶田
看好觀光旅遊,9年內全台要蓋16間飯店
在2008年金融海嘯,有誰能連續開出兩間飯店,並持續擴點?大概只有福容連鎖大飯店了。
問近幾年台灣觀光業,誰的擴點速度最快、布點最密集、投資金額最大?大家議論紛紛的,也會是福容。
去年初,總統馬英九治國週記的主題談台灣觀光起飛,僅邀請兩家企業,一家是觀光客必遊的台北101,另一家就是福容。
福容大飯店由台灣營建龍頭麗寶集團跨業投資。2005年麗寶董事長吳寶田宣布投入觀光產業,而且要在五年內,建立台灣連鎖飯店王國。
當時,即便麗寶的本業相當成功,也僅有一間中壢「麗寶商務客棧」,「好好的幹嘛跑去開飯店呢?」所有的飯店與營建業者都在看好戲。
同業從笑他轉成怕他
2006年,麗寶首先接手月眉育樂世界;緊接著在2007年,三鶯與桃園的飯店正式營業;爾後,台北、淡水溫泉會館、 墾丁、林口、深坑、福隆、高雄,到2010年底花蓮的飯店均逐一開幕。四年總計蓋了十間飯店。
今年底前,福容預計再開出淡水漁人碼頭以及月眉的渡假飯店。等到月眉飯店開幕,麗寶在台灣的北、中、南都有據點了。福容總營業額從2007年的3.6億,四年成長5.6倍,2010年達到20億,終於損益兩平。
吳寶田以實際行動印證當年發下的豪語,彼時「笑他」的飯店業者,此時都「怕他。」
一位國內飯店大老觀察,麗寶從第五間墾丁福容開始介入現成飯店的經營管理,不再局限於投資營建資產,爾後又投標淡水漁人碼頭,「好像嗅到大陸客來了,生意一定會好,表現非常積極。」
原來,2001年「周休二日」的政策開放後,吳寶田就感覺到「休閒旅遊」正在台灣興起。他後來告訴員工,「休閒旅遊會是台灣未來很大的市場,等到觀光發達了才投資,就來不及了,」也因此,當多數業者還在觀望,他已投資500億,大力挺進。
挑選飯店地點有一套
不僅挺進,還求快、求多、求密,要的就是日後「全島串連」。 乍看之下,福容飯店的落點很少在市中心等一級戰場。其實,最擅長看地、買地的吳寶田,對於投資飯店的地段也有獨到的眼光。
福容大飯店連鎖集團總監龐妤家轉述,吳寶田擴點,一定選在高速公路交流道下、離市中心20分鐘內車程。土地取得成本低,自然能提供較便宜的房價吸客。以深坑福容來說,幾乎一半的房客都是陸客,因為飯店離台北101只要10分鐘。
每個點又各自鎖定不同客層,例如,三鶯店因客房數多、價錢便宜,以韓國旅客為大宗;墾丁旅客以國旅為主;林口的日本客人占八成,而且業績太好,半年即達損益兩平,麗寶已決定要開林口二店。 面對即將開放的自由行,龐妤家分析,未來是直接面對消費者,因此福容已積極與大陸航空公司和旅遊網站合作。
福容未來四年還將繼續擴展,陸續開設包括埔里、林口二店、墾丁二店與福隆二店。看來,吳寶田離完成全島「9年蓋16間飯店」的心願,又不遠了。(王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