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強勢三大類股, 台股萬點可期

十二五後的台股行情

范榮靖
user

范榮靖

2011-04-12

瀏覽數 21,450+

強勢三大類股, 台股萬點可期
 

本文出自中國十二五關鍵報告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正夯,連帶台股也吹起一陣十二五概念股旋風。

3月17日,日本強震過後第六天,台股終場小跌0.5%,但中概內需股潤泰全、潤泰新股價,卻逆勢上揚4%;其餘,麗嬰房、遠百、藍天、永彰、櫻花、南僑等個股,也均表現不俗。

中國大陸概念,加上新能源題材,表現同樣不俗,尤其受到日本核電廠幅射外洩影響,相關個股反倒表現亮眼。

富櫃50指數成分股之中,只要搭上太陽能與節能議題個股,股價不僅沒跌,更是上漲。

今年截至3月16日為止,漲幅前五名依序為,中美晶、合晶、越峰、茂迪、英格爾,甚至中美晶上揚42.01%。

「陸股今年以來表現強勢,連動性高的台股,也受到正面影響,」寶來投顧副總經理王兆立分析,在亞洲股巿中,陸股去年已提早修正,今年因此領先上漲。

日震影響有限,上萬點可期

即使台股大盤指數近期受到日本強震影響,中長期還是看好。甚至,「台股今年上看1萬1000點目標不需更動,」高盛證券強調,台灣同時受惠中、美兩大經濟體復甦,加上陸客自由行將開放,沒有理由不好。

不只內需、七大新興產業相關族群,包括大陸政策主導下的高耗能產業整併,例如石化、鋼鐵、水泥,都是十二五概念股的選股方向。

「對投資者及相關行業而言,十二五規劃相當重要,」富達亞洲(不含日本)投資總監凱瑟琳.楊恩(Catherine Yeung)分析,尤其大陸新領導政權將於2012年上任,十二五將會發揮影響力。

陸內需成長,全球消費亮點

內需,被視為一大重點。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基金經理人游金智分析,隨著大陸政府立下每年調漲15%基本工資的政策,帶動經濟大轉型,內需消費也將步入黃金起飛期。

「四倍的成長潛力,不容小覷,」瑞士信貸預估,大陸占全球消費市場比重,從2010年5.8%,增至2020年 23.1%(見頁188表2),超越美國。

其中,食品、通路表現最為突出。KGI凱基投顧總經理朱晏民分析,隨著所得提升,在外用餐比重大幅上揚,並已成為最主要食品支出項目,尤其烘焙市場規模更有跳躍性的成長。

去年11月22日,回台上市的KY美食(85度C),因此受惠。雖然,目前股價239元,外資法人持續看好85度C在大陸的展店計畫,甚至將其視為大陸的星巴克。

今年,將是85度C重要一年。去年年底,已有149家分店,而今年,董事長吳政學預計要在大陸展店100家,六年內更要將直營店增至1000家。

量販通路、百貨、航運看好

在通路方面,量販店成長潛力很大。從已開發國家經驗來看,發展分為三大階段:群雄並起,同地區競爭有限;客源開始重疊,競爭趨於激烈;以及購併及退出市場情形增加。

而現況,一線城巿進入第二階段,但三線仍在第一階段。「量販店仍有極大成長空間,可容納空間還有2100多家,」日盛投顧預估。

潤泰全因為轉投資大潤發及歐尚中國,備受看好。大潤發近來加速在二、三線城巿展店,早已是大陸第一大量販店。

去年,已達145家店,今年目標至200家店;同時,為了IPO,今年將和歐尚中國整合,預估今年合計店數將達240家以上。

連鎖百貨業、通路代理商與IT賣場,在大陸成長空間同樣很大。

散裝航運業者益航,在大陸轉投資的大洋百貨就是一例。目前,共有15家店,今年預期將新開3至4家店。大洋從2002年起,開始進入大陸,鎖定二、三線城市,避開競爭激烈、成本高昂的一線城市,各分店轉虧為盈的速度相對較快。

服飾、房設備、汽車、觀光夯

服飾、住房設備和汽車方面也有受惠。例如登陸已18年的麗嬰房,穩定成長。2009年大規模興建江蘇太倉物流中心及上海營運總部大樓,同時布建內地銷售通路,預計2012年前分店數,將從現有1500多家,突破2000家。

台南企業在大陸以自有男裝品牌TONY WEAR,走的是中高價位,打出名聲,現又推出女裝品牌EMELY。

去年在大陸直營∕加盟店數將近890家,營收將近台幣24億元,占公司整體營收獲利約四成;今年,「調整開店策略和地區,加速往二、三線城市發展,可望重現成長動能,」日盛投顧預估。

想掌握趨勢與新知?趁週年慶入手遠見,讓閱讀成為你最好的投資>>

在住房設備上,永大轉投資的上海永大電梯成長動能強勁。上海永大已是大陸第五大電梯廠,市場以二、三線城市為主,加上價格有競爭力,利於取得經濟適用房訂單。今年業績,「預期不受到打房措施的影響,確定度相當高,」日盛投顧分析。

汽車方面,雖然大陸銷售量將會趨緩,但成長規模仍將居世界最大,加上保有量持續大幅增加,代表售後服務,以及相關配套的零組件廠商也會受惠,例如東陽、同致、胡連、大億等公司。

大陸人民收入豐富同時,也增加出國旅遊機會,台灣觀光業也是法人看好的潛力類股。

大華投顧指出,今年開放陸客自由行後,可望複製香港的經驗,三年內高檔飯店的房價及住房率可望大幅提升80%、15%以上;2012年前,陸客每日來台人數可望由初期3000人激增至萬人,尤其看好晶華與國賓的後勢。

七大新產業,台灣應用端強

內需之外,七大新興產業則是另個重點。 「一壓一拉的方向是不同的,」花旗(中國)零 售銀行財富管理部研究與投資分析主管邱思甥分析,十一五重點在淘汰產能落後的產業,而十二五則是在扶植新的產業。

其中,「台灣強項表現在應用端,」元大投顧副總經理鄭宗祺舉例,包括新能源、生物科技、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至於屬於基礎研究的新材料、及高端裝備製造相對較弱。

受此影響,通訊相關類股,例如宏達電、大立光、嘉聯益、毅嘉、百一、啟碁、中磊、明泰、友訊等,都是可以關注的標的。

2009年8月,中國移動便找上了宏達電,共同開發多款採用TD- SCDMA系統的3G手機;隔年7月,宏達電正式宣布智慧型手機進入大陸巿場,一口氣推出四款新產品。

其次,在生物科技方面,從醫療服務、醫療器材、到藥品研發,都是不能忽略。受惠廠商包括,佳醫、太醫、聯合骨科、以及東洋、中天等。

以佳醫為例,已與國藥集團簽約合資進軍大陸洗腎市場,規模約為台灣數十倍大,並投資眼科醫院及代理醫美儀器,極具成長潛力。

其三,在新能源方面,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台商也有機會。尤其日本近期發生核電幅射外洩問題,更讓人驚覺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按照大陸政府的規劃,到了2020 年,國內清潔能源占總發電的比例,將由2010年的8.3%提高到15%。其中,太陽能裝置預期2012年達到1GW、2020年到達20GW。

鋁導電漿業者碩禾、太陽能電池大廠茂迪、矽晶圓廠商綠能與中美晶、太陽能逆變器廠商科風、以及太陽能模組背板大廠台虹,備受關注。

在風力發電部份,大陸仍將持續成長。KGI凱基投顧預估,2015年,大陸將完成100GW的風電裝機目標;2020年則達180GW。

相關個股包含,整機組裝業東元、葉片樹脂供應商上緯。日盛投顧分析,東元以馬達技術為基礎,在開發風力發電機進度,居台灣之首;而上緯生產風力發電機葉片的樹脂材料,大陸前十大風電廠都是上緯客戶,市占率估計接近兩成。

其四,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台商也有不錯成績。

元大鄭宗祺分析,台灣因為具有領先全球的IT產業,在電機、電控系統和電能管理技術,以及相關零組件方面較具相對優勢。

從整車開發的裕隆、鋰電池芯的能元及必翔、鋰電池模組的新普、動力馬達及動力系統整合的富田、電力電子控制器及電池管理系統的台達電,都是實力堅強的廠商。

其五,在能環保部分,LED照明是台灣優勢。

日盛投顧指出,大陸較缺乏LED磊晶技術,台灣磊晶廠進軍大陸,可望獲得當地市場的份額與政策補助。

其中,晶電、璨圓、新世紀皆已於大陸設置磊晶廠,有機會接獲大陸本土訂單,尤其以新世紀與昆山市政府合作,機會更大。

高耗能產業整併是未來趨勢

七大新興產業之外,大陸十二五政策主導下的高耗能產業進行整併,也是關注焦點。

節能減排仍是十二五重心。國務院明確指示,按照哥本哈根會議協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 年下降40%至45%。

「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傳統製造業,勢必調整,」工研院IKE中心主任蘇孟宗分析,淘汰落後產能企業,加快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朝大者恆大發展將是政策走向。

台塑集團因此受惠。日盛投顧分析,由於台塑已經設立數個2000萬噸級的煉油基地,全國煉廠平均規模超過600萬噸∕年,乙烯平均規模達60萬噸∕年以上,產能穩定增長。

台泥也因規模夠大,成長可期。去年,台泥營收突破1000億元新台幣,今年因為大陸水泥景氣持續看好,營收可望再創新高。

台泥董事長辜成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大陸積極推動「十二五規劃」,把節能減排列入重點策略,加上水泥產業大者恆大的趨勢明顯,台泥將會透過自行擴產、購併,加速在大陸的產能規模。

時序才剛進入十二五第一年,展望未來,從內需、七大新興產業、到高耗能產業整併,十二五概念股這股旋風,將會愈吹愈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