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沼氣報仇,二十億年不晚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89-10-15

瀏覽數 11,950+

沼氣報仇,二十億年不晚
 

本文出自 1989 / 11月號雜誌 第041期遠見雜誌

牛、水田常勾起人們的鄉土情懷,然而它們所釋放出來的沼氣使地球變暖,卻鮮為人知。

溫室效應的主角

毫無疑問地,沼氣將一躍成為地球溫室效應的主角。美國國立大氣科學研究中心的大氣化學家拉爾夫.西塞隆博士是全世界研究沼氣的第一人。他說:「沼氣增加的原因,可能與人類的活動有關。」在他所列的黑名單中,濕地是沼氣的最大發生源,其次是水田。

地球上的沼澤當然不可能一直增加,那究竟哪來的濕地?答案就在人工的濕地--水田。許多歐美科學家相信,近五十年間,地球上的水田面積增加了一.七倍,是沼氣增加的最大原因。

這對以米為主食的東方人來說,其是心有千千結;水田怎麼能不灌水呢?最近,在中國大陸進行的測定中,發現沼氣產生量確實比歐美多,更使自古以來代表豐衣足食的水田,在環保形象上蒙上一層陰影。

除了水田之外,牛所產生的沼氣也很可觀。根據德國科學家的計算,一頭牛吃下的草經由細菌在腸中加以分解,其中的三~一0%會變成沼氣排放出來,每天約排出兩百公克。現在全世界約有十三億頭牛,是四十年前的兩倍,這些牛一年可以製造出一億噸左右的沼氣。當然,印度這個水田多、牛也多的國家,很有可能是世界最大的沼氣製造國。

科學家還發現白蟻也是沼氣的製造源。別看白蟻只是小小的昆蟲,據估計約有兩百五十兆隻分布在全球三分之二的土地上,啃掉三分之一的植物,每年放出一億五千萬噸的沼氣。

水田、牛、白蟻之外,目前大氣中的沼氣約二0%左右是很久以前就有的,像天然氣輸送管漏氣或開礦時自地下冒出;不過,最令人擔憂的是,原本被封閉在海底地層或永久凍土裏的沼氣。溫室效應造成的氣溫上升,使得加拿大、阿拉斯加、西伯利亞的冰封地帶開始融解。溫度愈高,釋放出的沼氣愈多;沼氣愈多,臭氧層破的更大,天氣就更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沼氣開始復仇

沼氣本來是一種很難生成的氣體,非靠細菌的幫忙不可。二十億年前,當地球的大氣層還是無氧狀態時,製造沼氣的細菌真是不可一世。然而一旦氧氣開始充塞天地之間,沼氣只好跟著細菌躲到氧氣較少的沼澤、或動物體內。二十億年以後的今天,它們開始復仇。

人類似乎註定是輸家。因為能源消耗的愈多,二氧化碳就愈多;糧食的需求擴大,更多的土地被開發成耕地,沼氣也就更多;到頭來,人類為了使自己活下去所做的努力,卻使自己難以生存。

(取材自「AERA」)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