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淘汰機制,破除大鍋飯心態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這次高普考錄取人員傳出基礎訓練不合格者達六位,為何會有這情形發生?這些不合格要如何處理?
蔡璧煌答(以下簡稱答):
高普考錄取人員分配到各單位四個月內要接受基礎訓練,回到單位再接受一個月的實務訓練。過去只發生過實務訓練成績不及格者,從未出現基礎訓練不及格,外界一直對此現象頗有批評。
因此今年嚴格執行後,第一批受訓人員中就有六名不及格,第二批也有五名不及格。所謂不及格就是沒有通過期末測驗。未通過者還要再接受一次基礎訓練,且要自費。如果還是沒通過,就有可能失去公務人員資格。
啟動淘汰機制的用意,是為了破除考上高普考後,許多人即使受訓上課也不在乎,應付應付就可以了的心態,要知道,公務人員不能用混的了。
問:實務訓練也會淘汰人嗎?
答:還是有可能。最近有一位分發到民航局的,負責塔台的航管工作。結果實務訓練不及格,差點發生航機相撞的意外,馬上被單位主管認定不適任。如果確定不適任該職,可能要調其他單位,或也有可能失去資格。
問:所以,不是考上就等於是公務人員,還要通過哪些訓練?
答:沒錯,通過高普考只是第一關,還要通過基礎訓練及實務訓練。如基礎訓練有上「本質特性」的課程,如採購法、行政程序、行政中立及刑法等課程,這都是很實際在工作上需要的,特別是技術類考上的公務人員,要懂這些法規,否則很容易吃上官司。
問:除了推動新官訓練外,未來公務人員升遷是否也有新措施?
答:不算是新措施,但會朝此方向去做,就是過去以考試為依據,各級升遷考升等考試,未來會採訓練為主,不再只是考試了。
就像目前委任要升薦任,有一半是訓練,另一半是靠考試,仍採兩軌並行,但未來全都改為訓練。
我們會用「評鑑中心法」來測驗,以瞭解適不適合升遷。那些不足的職能,安排培訓來補足,如此才更符合個別的需求,而不是只靠考試來決定。
問:高階文官又有那些做法?
答:高階文官要發揮火車頭的功能,帶領全國公務員向前努力,更是培訓的重點。未來,簡任十職等的文官要經過培訓管理發展課程,合格後始能升任到12職等。12職等須參加領導發展訓練合格者,始得以升任到13職等。任14職等職務者,需參加決策發展訓練,如此訓用合一的帶狀訓練,並導入職能評鑑,找到職能缺口,針對缺口設計客製化的課程,以提升訓練成效。
引公務培訓系統、數位學習平台
問:何謂職能評鑑?誰來評鑑?
答:這是新引進公務培訓系統的方法,就是360度來評量你,全面做一盤查。同事,上司及部屬都可以來評鑑你,看職能上有沒有落差,有那些職能不足之處,就是職能缺口。找到缺口後可以設計課程,補足缺口,就更準確,不會浪費。
未來我們還要建立數位學習平台,像一個購物中心,提供不同的課程,供公務員點選。按各自需要各自選課,不再是制式的課程,大家都上一樣的。
問:是否也包括出國培訓計劃?如何辦理?
答:的確,擬派優秀的高階文官到法國、英國及德國等地上課,台灣上五週,出國上二週,再回來上一週,如此才完整培訓。 預計今年花費1700萬經費,送出80位高階文官出國,以學習國外思惟管理模式,讓公務人員更有國際視野。這1700萬也是我們努力在立法院爭取來的。立委院原本要刪這筆經費,經過很多努力後才終於過關。
問:相較於其他國家的做法,台灣文官培訓有不足之處嗎?
答:台灣文官素質本就很高,但培訓是文官一輩子的事,持續做才有效果。
只是礙於經費,政府投資在公務人員身上的培訓,還是太少。
以大陸為例,每位公務人員一年有1.4萬元人民幣的培訓費,且預算全編列,只是看你用不用。
新加坡也有300精英計畫,就是選定300位精英,從高中二年級開始培養,給獎學金及生活費安心讀書,更不惜送出國讀大學。這都比台灣還大手筆,台灣努力的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