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三個榮耀.三種華人典範

2010華人企業領袖贈獎〉施振榮、周俊吉、張亞勤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0-12-14

瀏覽數 19,350+

三個榮耀.三種華人典範
 

本文出自2010華人峰會專刊

得獎,是一種肯定,而在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上得獎,則是一種對於經營智慧的肯定。

2010年10月19日,本屆盛會的重頭戲,華人企業領袖終身成就獎、傑出領袖獎、遠見獎逐一頒出,由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連戰頒獎,得獎人接著發表得獎感言,將現場氣氛帶到高潮。

從連戰手中接下終身成就獎獎座的,是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

發明「微笑曲線」理論,推動台灣產業升級不遺餘力的施振榮,把自己的名字鐫刻在台灣科技業發展的里程碑,既廣受兩岸三地華人尊敬,也為時代留下典範。獲得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

2010傑出領袖獎,則是授予了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

能獲得傑出領袖獎,有幾項必要條件,首先須是行業龍頭,其次是產品或管理的創新成績十分突出,再者是重視企業社會責任。

信義房屋目前是台灣房仲業第一品牌,周俊吉以「信義立業,止於至善」為理念,致力於創新,開發出全台第一台iPhone看屋軟體,為了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曾推出「社區一家」計畫,贊助社區改造。成就自己的同時,周俊吉也成就了社會。獲此殊榮當之無愧。

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獲頒2010遠見獎,這是來自北京的張亞勤,第一次在台灣得獎。

遠見獎代表的是「遠見、影響、進步」,歷屆得獎者不僅學識淵博、見解深刻,並且積極推動社會進步,既有成功者的成就和地位,也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從小被稱為「神童」的張亞勤,12歲就上大學,23歲成為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史上第一位論文滿分的博士。30歲,年紀輕輕便成為微軟全球副總裁的他,除了領軍微軟開拓亞洲市場,更積極推動中美科技與文化的交流。

領獎的那一刻,總是交織著喜悅、感謝和台下的掌聲,在掌聲的背後,是累積了多少的汗水和智慧。以下為三位得獎者所發表的得獎感言。

2010‧終身成就獎

施振榮 智融集團董事長

今天非常榮幸得到這個獎,不過我在想,得「終身成就」這個獎是要我休息了嗎?但我還不想休息,得到這個獎後,我還希望做出更多貢獻。

今天,當然要分享我為什麼受獎的理由。首先,人都會問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覺得這很簡單,就是要創造價值。 我發現我們未來發展最大的瓶頸,可能是來自傳統的文化。像是師傅不留一手、分散式的管理、傳賢不傳子,這些都是傳統文化必須突破的。因為事實上是師父都會留一手,管理最後都會集中等。如果這些傳統文化能夠突破的話,人才的潛能就能有效發揮。

做這些有點像革命,但這是個寧靜的革命,須經過長時間演進。我也常叮嚀自己絕對不可以「不成功便成仁」,因為我不能不成功、也不能成仁。

做這些事情,最關鍵的是人性,我只好反向思考。像人都想掌權,我就得不斷逼自己享受大權旁落——現在我的確是享受大權旁落,但這需要培養,不是天生的。

又像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都會積極為自己追求名利,但我發現利己最好的方法,是利他,利他是最好的利己。我也知道我很貪,可是因為利他是最好的利己,所以我不敢貪,因為不貪,才能貪到你最想要的。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我得有長期抗戰的準備,因此我對很多事情先有「不打輸不起的仗」的心理,但也培養自己「認輸才會贏」。

提出微笑曲線 業界傳頌20年

另外一個得獎的原因,是「微笑曲線」。當年,有很多高利潤的高科技產業,突然變成低利潤,我就去分析,發現很多在中游做裝配的,幾乎沒有產出附加價值,只有研發、通路、品牌比較有價值。

為了讓台灣產業轉型,我從1992年提出微笑曲線,到現在快20年了還在談。

轉型,第一個要面對的是政治,當時我提出把裝配產業從台灣拿到海外,可說是讓產業空洞化,這是多大的政治問題?

但我拿出去的,都是不值得做的,到全球40幾個國家就近裝配電腦。因為把低附加價值的產業移出國內,才有更多機會和能量集中在高附加價值的項目裡。我又很早就決定要品牌全球化,提出「全球品牌、結合地緣」(global brand; local touch)的模式。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後來我持續關切微笑曲線這個概念後續發展和傳遞情形。很高興很多人都引用過,但也出現一些誤解,認為不該做製造、製造價值太低。不過如果企業已走到全球化,雖然單價利潤低,但加總就能產生夠大的利潤規模。更重要的是,要往微笑曲線兩邊走、創造更多附加價值的話,就需要有個載具,這也是發展知識經濟很重要的一環。 市場是創新的龍頭,兩岸合作後,有很廣大的市場,華人的創新應該會變成世界的主流。山寨是個過程,如果大家有心要起步、要模仿,就得要求自己走「不侵權的山寨精神」。你的產品功能更好、更便宜,市場沒理由不歡迎你。

2004年我正式退休,現在人生才過了一半,但因為有很多人幫我賺錢,像王振堂董事長和李焜耀董事長,我就有多的時間關切長期問題,比如「品牌」「華企」。因此,我將成立「微笑品牌學堂」「王道全球華人企業家信傳班」,希望能繼續做貢獻。

最後我要感謝我背後兩個女人:我媽媽和我太太。當我提出上述觀念時,要是家裡人不支持,路是走不下去的。尤其我太太是公司共同創辦人,我習慣當好人,她只好當壞人,當找碴的人,謝謝她,也謝謝大家。

2010‧傑出領袖獎

周俊吉 信義房屋董事長

我拿著獎座,感覺它不是很大、也不是很重,但這對全體信義人的意義卻很重大。就像信義房屋,規模不大、營收不高,但我們自己期許的責任和道路,卻任重道遠。

1980年,我剛從軍中退伍,工作兩個月後就決定創業。那時房仲業亂象頻起,但「住」是每個人所需要的、住的交易這麼重要,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好好做?但我還是大膽地在沒有錢、沒有人、沒有技術,自己經驗也不夠的狀況下創業。創業首要先找一個好名字,最後決定的是「信義」。

義是對消費者、同仁、社會環境有哪些該做的事情;信,是把這些事情說到做到。

就這樣,我們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虧損卻不改其志,因為我們講求先義後利的想法,使我們虧損的時間比別人長。 在1980年代那個經濟起飛的年代,每個人都賺很多錢,只有我們沒賺錢,反而投入人力財力製作不動產說明書,把這棟房子好的、不好、漏水、海砂屋等種種問題,都用文字寫清楚,以向買主負責。

剛開始我們大吃苦頭,去調查房子的優缺點時,屋主抵死不從,業務同仁因此很抱怨,但我們還是很認真做。

地政士、買主來參觀,看到這份文件就問;「你這成本多高?」我實話說是5000塊。但不是每棟房子都賣得掉,大概要出到四份才賣得掉一棟,成本等於2萬元。當時賣一棟房子只能賺10萬到20萬,等於我用營收的10%以上去做這件事情。連同業也覺得我們腦袋有點問題。因為屋主不肯讓我們調查,房子賣得比較慢,買方看到房子有缺點,也常常就不買了,但我們還是很認真去做。

企業不能以贖罪心態做CSR

這類事情我們做很多。後來到了1990年,台股從1萬2000多點跌到2000多點,所有同業都虧損,只有我們成長超過50%,因為我們讓消費者認為,在最不景氣的時候找信義買就對了。

到了1994年,我們終於成為這個行業的第一,2002年時,再訂出2012年達到「服務新典範、信義新成長」的目標,成為服務業典範。

不過台灣動輒都是幾千億的公司,要做到典範談何容易?但我想典範談的不應該是營收或獲利,而是在營運過程中是否有善待利害關係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我們一面製造污染,一面捐助環保團體,不就只是在買贖罪券嗎?

因此我們鼓勵員工做顧客服務、照顧社區、保護環境,積極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都得到政府和各界給的鼓勵和獎項。最後,我不是學施先生,我也要感謝我的內人,她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進來,在公司穩定的時候離開回到家庭,也非常感謝薛(健平)總經理帶領的所有信義同仁,謝謝各位。

2010‧遠見獎

張亞勤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

謝謝連戰主席、高希均教授、王發行人和《遠見》雜誌,得到這個獎我感到十分榮耀、十分高興,也讓我很慚愧,特別是和施先生、周先生一起得獎。

這個獎對我是一種鼓勵、激勵、也是一種鞭策,是一種責任、也是我第一次在台灣得獎,我以後會更經常來台灣的。特別是我非常尊敬的連戰主席頒發給我的,我感到特別的特殊、特別有紀念意義。

21世紀有兩大現象,第一個是科技,特別是IT成為社會經濟的主要軍力。第二是中華民族空前的團結,民族的復興、崛起,讓我感到十分榮幸,生活在這個歷史最佳的時空裡。

孫中山先生講過,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的確,中華民族在全球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格局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相信科技的力量、華人的力量、人性的力量,將會創造更美好的世界,謝謝大家。

(整理∕洪綾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